APP下载

延安大学免费医学定向生毕业去向分析

2020-12-23李佳赵雯史海燕艾庆燕赵豫凤

医学信息 2020年22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人才培养

李佳 赵雯 史海燕 艾庆燕 赵豫凤

摘要:目的  調查自2010年以来延安大学免费医学定向生毕业去向及满意度,对目前免费医学定向生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方法  于2018年6~10月自编《免费医学定向生毕业去向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我校免费医学定向毕业生展开调查,分析其毕业去向及影响因素。结果  免费医学定向生男女比例较为均等,非独生子女较多;选择医学定向生的学生多因外界因素,自主选择入学的很少;多数人认为定向生制度在专业限制、毕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调查对象中毕业后违约率高达26.45%,违约同学发展广泛,履约同学对政策限制有所不满;多因素分析显示,入学动机、专业了解、发展限制是学生违约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另外,毕业生中大多数希望回到基层乡镇医院发展时,能够改善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职业发展的倾斜。结论  免费医学定向生从政策计划到学生落实,目前制度仍有诸多方面需要完善改进,建议从加强宣传、改善就业环境、完善机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免费医学定向生;履约意愿;职业规划;人才培养;基层医疗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0.22.035

文章编号:1006-1959(2020)22-0123-04

Analysis of Graduation Destination of Free Medical Orientation Students in Yan 'an University

LI Jia,ZHAO Wen,SHI Hai-yan,AI Qing-yan,ZHAO Yu-feng

(Medical Collage,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Shann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graduation destina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free medical orientationstudents at Yan'an University since 2010, and evaluate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free medical orientationstudents policy.Methods  From June to October 2018, the "Free Medical Oriented Students Graduation Destination and Satisfaction Survey Questionnaire" was compiled to investigate the free medical orientation graduates of our school and analyze their graduation destinati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Results  The ratio of free medical orientation students to men and women was relatively equal, and there were more non-only children; the students who choose medical orientation students were mostly due to external factors, and few chose to enroll on their own; most people thought that the orientation system has many problems in professional restrictions and graduation development. The default rate of the survey respondents after graduation was as high as 26.45%. The defaulting students had developed extensively, and the performing students were dissatisfied with the policy restrictions; multi-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admission motivation, professional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ment restrictions were independent factors that affected students' default or not;most of the graduates hoped to improve their wages and benefits,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when they returned to basic-level township hospitals. Conclusion  From the policy plan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ree medical orientation students, the current system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 in many aspects. It is recommended to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strengthening publicity, improving the employment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Key words:Free medical orientation students;Willingness to perform contract;Career planning; Talent training;Primary medical care

国家卫生部2015年发布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 年末,我国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仅占7.8%,初级职称占85.6%;年龄、学历和技术职称结构相当不合理,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存在差距[1]。我国基础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基层卫生机构发展的瓶颈[2]。当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落后,人才资源稀缺、职业素质低下、人才流失现象严峻等。将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作为重点,建立更加完善的、公立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势在必行。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于2010年3月联合印发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3],计划用10年时间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逐步形成一支高质量、结构完整、能够全面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缓解“看病难”问题的人力支持要求。同时,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4]。延安大学医学院于2010年开设了临床医学免费医学定向生班级,每年培养50名免费医学定向生,截至2018年已有四届共计200名学子毕业。本研究调查了自2010年以来所有已经延安大学免费医学定向生的毕业去向及满意程度,从而对目前免费医学定向生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对现存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于2018年6~10月纳入延安大学医学院培养的免费医学定向毕业生,凡非延安大学医学院所培养的2015~2018届同学均予以排除。

1.2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使用自编的《免费医学定向生毕业去向及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分4板块:个人基本信息、履约情况、现状调查、满意程度等,发放问卷并回收做统计分析,采用追踪普查的方式进入各个临床规培点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针对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就读原因、政策了解、履约结果、相关反馈五大数据特征加以整理分析,另外对个别毕业生进行沟通访谈,综合以上完成分析建议。

1.3統计学处理  对于所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归纳,使用SPSS 25.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等归纳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字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免费医学定向生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1份,有效回收率为60.50%。其中已毕业学生男女比例较为均等,其中非独生子女占大多数,见表1。

2.2选择就读免费医学定向的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已毕业的免费医学定向生中,多数是出于父母期望和高考分数、理想学校等因素限制的原因,而自身热爱医学事业学生较少,还有少部分学生是听从老师建议选择此专业。其选择免费医学定向认为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工作有分配,而根据自己志向选择此专业的占比最小,见表2。

2.3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及基层就业意向  多数人均知道定向生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受调查的同学中,对免费医学定向生毕业后发展存在不同的看法,见表3;其中大多数认为限制个人发展、限制自由,此外有6人对其限制完全不了解,综合分析发现此6人均是履约者。

2.4履约情况及各自发展现状  毕业同学中,履约者占比73.55%,违约者占比26.45%。所有违约者均是出于不满足于基层工作的原因,没有其他因素。违约的同学中9.38%的报考大学前便产生违约想法,65.63%的是在大学期间,还有25.00%的毕业后产生此想法。违约后的毕业生主要有4个方面去向:考研深造、自己找工作、创业、改从其他行业等,其中选择继续考研深造的人数最多,见表4。调查中了解到,若让违约的毕业生重新选择,仍有84.38%的人继续选择违约。履约的同学中,在乡镇卫生院工作6年后主要有4个方面去向,即选择继续留在乡镇、到上级医院找工作、继续学业深造、准备转行或者还未确定。另外,履约同学中70%~80%的人普遍扎根乡镇卫生院,对工资不高、接触病种少、学习受限、医疗器材匮乏等感到不满;有60.67%的人对被迫定向到外县感到不满。

2.5免费医学定向生履约意愿的单因素分析  在调查免费医学定向生中,毕业后有89名(73.55%)学生选择履约,32名(26.45%)学生选择违约。单因素分析显示,非自主性入学动机履约率高于自主性入学动机履约率,专业认知度高的履约率高于模模糊糊的履约率,认同限制发展的履约率高于不认同限制发展的履约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的履约意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免费医学定向生履约意愿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免费医学定向生履约意愿影响因素,将免费医学定向生履约意愿作为二分类变量,分为履约和违约,以履约意愿(0=违约,1=履约)为因变量,以单因素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入学动机(1=非自主,2=自主)、专业认知度(将十分了解与比较了解归为了解,模模糊糊归为不了解,1=不了解,2=了解)、限制未来发展认同度(1=不认同,2=认同)等因素作为自变量,采取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主性入学动机[OR=28.6,95%CI(3.392~241.139)]是履约率的重要促进因素,了解专业[OR=0.561,95%CI(0.054~5.789)]和认同限制发展[OR=0.077,95%CI(0.004~1.561)]两个因素均为履约率的阻碍因素,见表6。

2.7问卷结果对相关政策的反馈信息  对于“免费医学定向生需同定向单位签订协议,毕业后需到乡镇卫生院至少工作六年”这一问题的看法的调查结果显示,45.45%的人认为六年时间较长但勉强可以接受,18.18%的人认为时间太长无法接受,仅有5.79%的人立志扎根基层服务六年,其余人或觉尚可,或要视单位再定。另外毕业生中有大多数人觉得定向對自己组建家庭产生了影响,其中59.51%的人认为有很大影响;46.28%的人认为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会给自己带来自豪感,69.42%的人觉得免费医学定向生在录取前有必要增加面试环节。毕业生中大多数人希望回到基层乡镇医院发展时,能够改善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职业发展的倾斜,如晋职称、进修、继续教育等,还有少部分人的人觉得一次性资金补助也需要改善。

3讨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其中基础医疗体系完善,全科医疗人才培养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环节,而免费医学定向生是完成此目标很好的政策方案,如果能够更好的落实实施,对于基层医疗而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调查发现,选择免费医学定向生的原因中,认为可以减轻家里负担、拥有分配工作方便的共占据62.81%。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就读免费医学直接回到基层工作,可缓解医学生就业期望值高,不愿意回到基层就业的矛盾,一定意义上达到了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医学人才的目的,缓解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的现状。

据调查可知,78.51%的同学都是在非个人兴趣等因素影响下选择了就读免费医学,而且大多数人对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均较低,而且被调查者中投身基层医疗事业的动机并不充足,动机是激发、维持人的行动,并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5],学生产生的专业认同度和学习态度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会不同。“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疗专业是知识与实践的结晶, 需要严谨的心理与伦理准备,因此选择医学的原因对医学新力量的培养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6]。

由于工作环境处于基层单位,导致待遇可能不高,基层单位所在地地处偏僻,生活不便利,生活服务水平较低,免费医学定向生就业后的成家都可能会受到影响。就业环境存在的问题使广大农村免费医学定向生对将来的基层工作充满忧虑,也成为影响毕业生去留及基层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

从免费医学定向生对相关政策的反馈信息中发现,大多数人觉得该政策限制了读研的继续发展,大部分毕业生均希望回到基层乡镇医院发展时,能够改善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职业发展的倾斜,如晋职称、进修、继续教育及一次性资金补助等。国内也有很多相关研究得到类似结果[7],如吴一玲等[8]对定向生入学动机的调查中发现,当地定向生入学动机复杂,以外部动机为主,并提出提高认知度、加强政策学习等建议。郭玉琼等人[9]对定向生的调查提出相关政策制定要充分考虑个人因素、个人职业规划、提高榜样作用。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相似,并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4建议

4.1完善农村免费医学定向生政策并积极宣传  完善机制,确保落实,加强约束,在针对免费医学定向生的编制、待遇、职称晋升、毕业后教育等相关问题时,要加强对地方卫生部门的监督[10]。相关部门要制定符合本省实际的农村免费医学定向生下基层的实施方案,解决好他们的编制、待遇问题,建立起公平合理的流动、任用、提拔机制[11]。

4.2改善基层全科医生职业环境、提供在职读研的条件  免费医学定向生优惠政策应在工资待遇上予以一定程度的倾斜,设立专项津贴,缩小乡镇与县/区级医疗机构的待遇差距[12]。在毕业后教育方面, 建议让免费医学定向生参加3~4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建立免费医学定向生的毕业后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机制。在职业发展方面, 政府要完善配套的激励政策,对免费医学定向生的未来发展负责[13]。

4.3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培训和培养的长效机制,提高基层全科医生的行业自信  对即将到岗的全科医学生,有关部门应致力于建立健全全科医学定向生的培训和培养机制,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和培训任务,建立导师制度,快速有效地提升新入岗定向医学生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强全科医学定向生对基层工作的认同度和行业自豪感,坚定服务基层的意愿[14]。

4.4相关教育部门与学校需加强对学生的筛选及基层就业思想的教育  建议学校招生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定向生资格的审查考核,引入面试环节,从生源上严格把关,筛选出真正志愿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学生。组织免费医学定向生赴基层开展义诊、卫生调查,增强基层职业认同度。

总之,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面临重大挑战,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是我国为鼓励和培养大批优秀医学人才服务基层、扎根基层,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一项重大举措,如果能够更加完善彻底的执行,对于改善基层医疗环境,提高国民医疗水平,促进公共卫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芳.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9.

[2]唐超.定向生赴基层难关求解[J].中国医院院长,2015(12):38-39.

[3]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EB/OL].(2010-06-24)[2012-12-08].http://www.scwst.gov.cn/index.php/zcwj/2206-2010-06-2401-29-01.

[4]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EB/OL].(2010-06-08)[2012-12-08].http://www.gov.cn/zwgk/2010-06/08/content_1623025.htm.

[5]刘芳,蔡鹏飞,唐雁.加强医学定向生专业思想教育探究[J].医学与法学,2015,7(5):75-77.

[6]谢清平,段华庆,黄林邦,等.免费医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5,35(6):991-994.

[7]黄星,左延莉,潘小炎,等.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6)456-457,462.

[8]吴一玲.237名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学员入学动机调查[J].社区医志,2012,10(7):20-22.

[9]郭玉琼.安徽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本科生服务基层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1):25-27.

[10]方晏红,张扬,李航,等.毕业后医学教育的现状和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4):85-87.

[11]陈希娟,乔梁,李梦凡,等.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基层就业的SWOT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0,40(4):261-264.

[12]苏衡,李倩雯.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提升策略[J].管理观察,2020(3):122-123.

[13]李伟明,赵鑫,舒群琴,等.云南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8,35(2):126-129.

[14]温俊娜,杨永宏,杨旭东,等.宁夏全科医学定向生服务基层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8,35(1):28-30.

收稿日期:2020-06-26;修回日期:2020-08-01

编辑/王朵梅

基金项目:延安大学第三批资政育人调研项目(编号:YDZZYB18-149)

作者简介:李佳(2000.4-),男,陕西渭南人,本科

通讯作者:赵豫凤(1963.2-),女,河南沁阳人,本科,教授,主要从事组胚教学与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人才培养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改革研究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浅析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发展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