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动”岂能替代人际交往
2020-12-23沈栖
沈栖
时下,青壮年是网络世界的主力军,在网络运用能力方面,祖辈逊于孙辈也是普遍的现象。我的13岁外孙玩起电脑得心应手,游戏常更新,网友日渐多。今年暑假碍于疫情,我女儿又给他买了手机,除了游戏,就是发微信。鉴于外孙性格内向,羞于与人交往,我提醒女儿:“别让孩子沉湎于网络,还是要把他推向社会,增进人际交往的能力。‘网络互动毕竟不能替代人际交往。”
毋庸置疑,互联网已深度融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可或缺。据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3月28日,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手机网民规模为8.9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3%。在我国网民群体中,20—39岁占比近半,且有低龄化趋势。
网络的普及,不止是带来了信息的多元化、便捷化,还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无障碍的“快车道”,用一种在线的“中介式”互动来传递声音、宣泄情感、表达思想、寻求支持。但这种貌似“亲密”的新型关系终究是一种虚拟世界,不发声的“对话”,不谋面的“交流”,难免会产生线上和线下身份转换的模糊感、新的时空紧张感和人际关系的焦虑感。恰如美国社会学家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所言:“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人际沟通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使人更焦虑、更孤单。因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沟通的便利性也在降低着互动的价值。”
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升斗小民,总得活在人情世故之中,都会在面对面的交往中学会处理各类矛盾、建立多元情感、培养健康心智。在同样的机遇面前,有人脱颖而出,有人寂寂无名,有人半道折翼,除了天赋、才华、能力的差别以及说不清道不明的运气因素外,我认為一个人能否将自己的人际关系转化为助力至关重要。每个人都不可能在虚拟世界里凭空成长,他总是在自己所构建的人际网络中一点点前行,寻求突破。人际资源的获取、提升和重组,光凭“网络互动”是难以奏效的。
人际交往很注重语境。爱德华·霍尔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了“高低语境”的概念。“高语境”是指,在交往过程中,主要是依靠语言交流的场合而不是语言交流本身。“高语境”交流过程中,表情、动作,乃至眼神都属于交流的内容,值得我们去关注和体悟。而“网络互动”,仅停留在单纯文字、图片的来往传递,有的甚至连真实姓名、性别、职业等都一无所知,就频繁互动起来,这只能是处于“低语境”层面的交往,其结果事半功倍,甚或是虚掷时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网络互动”不能替代人际交往,因为它轻忽了人的心理因素。一般来说,每个人都需要“关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他才能敞开自己,认识和淬炼自己的内心,人的成长不止是生理年龄的增长,更是心理上的成熟,并由此促进自己在社会上关系模式的展开。倘若缺失这一点,那是心智不全的表征。当然,我们也不必高举反技术主义的大旗,只是要降低对“网络互动”的过高期待和过度依赖,更多寻求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保持对他人和群体的真正好奇和关爱,以适应当下电子时代所亟需具备的生存能力。
摘自《新民晚报》2020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