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改革与创新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调查
2020-12-23刘芹吕仙利
刘芹 吕仙利
[摘 要]本文在对传统田径运动会的开展现状及其存在不足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为目标,以“竞赛项目改革”为途径,对校运会进行改革,将原有单一田径类项目调整为田径类、体质健康测试类、体育技能类、趣味团体类四大类,并通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以期为其他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运动会 田径 改革 田径运动会
课题:安康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安康学院田径运动会的改革与创新》(课题编号:ZB201704)。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9JK0017)。
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竞赛活动同属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内容日趋多元化,球类、舞蹈类等项目蓬勃开展,深受学生喜爱,而传统的田径类教学内容却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不断弱化,这就致使了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和大学体育教学实际相脱节,不利于吸引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到体育竞赛中,享受体育的乐趣,发挥体育竞赛的育人作用。因而,对传统田径运动会实施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高校田径运动会开展现状及现存问题分析
1.项目设置偏离学生体育学习实际,且过于偏重竞技能力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文规定,要求各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田径运动会因其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竞技性等优势,仍然是目前我国多数学校的传统体育赛事活动。多年来,各校田径运动会基本沿袭传统项目设置,内容几乎没有大的变动,如径赛项目包括男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和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田赛项目由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组成。
然而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新兴项目的兴起,很多田径运动项目已逐渐淡出学生体育学习选择范畴。田径运动会也逐渐演变为一小部分具有田径竞技特长学生的竞技展示专场,而对广大学生而言是力不能及,甚至很多竞赛项目学生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比如:铁饼、标枪、三级跳远等这些技术难度较大的项目,很多学生闻所未闻,往往是被迫报名,参赛的时候无法完成,且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故,这对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展、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均是有所阻碍的。
2.报名参赛办法死板,致使参赛人数少,不利于全員参与体育
田径运动会的组织参赛办法一般都是以二级学院(系)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体育专业则多以年级为单位组织报名参赛),个人单项项目每队一般限报2~3名运动员。每人限报2个单项,接力项目除外。这样的参赛办法规定下,各参赛代表队都是选派田径基础较好的学生参加,而绝大多数学生被拒之于赛场以外,形成“几人竞赛,千人在看”的局面,大大影响了大部分学生参赛的积极性,甚至于举办的田径运动会期间成为了大多数学生的放假休息时间,这与学校所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筹备校运会的初衷相悖,收效甚微。
3.开幕式程序过于行政化,形式内容单一
传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程序多为运动员入场、领导讲话、裁判员、运动员代表讲话以及团体表演,其列队入场耗时较长,且多数表演形式几年不变,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激起参与体育运动会的热情。
4.参赛形式多是个人竞技,不利于团队合作、集体荣誉感培养
传统田径运动会中,除4×100米接力和4×400米接力之外,其余项目均为个人单项,虽然每个学生也都是代表所在集体参赛的,他的竞技表现也直接关系到全队的团体积分排名情况,然而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是由运动员独立实施完成的,而非团队成员以互动形式同心协力完成的,所以很难调动集体中每个成员的积极能动性,不利于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及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高校田径运动会改革与创新实践途径
1.明确运动会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必须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具有生命力和发挥作用,否则就违背了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原则,无法充分发挥体育竞赛的教育功能,所以在对传统田径运动会的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体育的本质功能,使其健身娱乐功能得以充分体现。要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体育教学项目开展情况、学生现实体育学习需求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为目标,以“竞赛项目改革”为途径,打破原有单一的田径运动会模式,构建紧密贴合教学改革实际的综合运动会竞赛体系制度,使运动会成为大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校运动会的主角,令其乐于参加并能体现自身价值,享受运动竞赛的愉悦。
2.优化开幕式程序,增设形式多样的团体操表演内容
取消原有单调、缺乏新意的入场式,运动员直接以学院代表队为单位在比赛场地集合列队参加开幕式,完成简化后的开幕式行政程序后,即进入第一单元的学生团体操展示比赛。此单元比赛对展示内容不做限定,但对参赛人数有规定,要求每个代表队不少于80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运动会,感受竞赛的氛围。在表演内容方面,各代表队可自由结合相关体育活动内容进行创编展示,并将展示评分结果计入团体总分,借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营造新颖热烈的体育竞赛氛围,激发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
3.调整项目设置,使学生可以充分各展其才
在竞赛项目设置上,删减普及度低、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竞技类项目,如800米以上的竞赛项目和掷铁饼、标枪、三级跳远等项目,增设趣味项目、集体项目、体质测试项目、体育技能类项目等。
其中田径类项目主要包括: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跳高、跳远、铅球。体质测试项目主要包括: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四项全能(50米、男子引体向上、女子1分钟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体育技能类项目包括:篮球运球投篮、篮球定点投篮、足球1分钟颠球、足球运球绕杆、乒乓球连续攻球、排球1分钟自垫球、羽毛球发球比赛等。趣味体能类项目包括:100米滚铁环、1分钟跳绳、呼啦圈赛跑、80米单脚跳等。学生男女混合集体项目包括:学生团体操展示、100米集体迎面接力、能量传递、同心鼓、大脚板竞速、八人九足、8人单脚火车跑等。
通过两年的实践检验,我们发现改革后的运动会不仅对整体学生而言是有利的,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竞赛,尽显其能,而且也有利于学校通过校运会选拔运动员参加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
4.细化各项目报名参赛要求,给学生创造更多参赛机会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运动会比赛,除了增设很多集体项目之外,还对每个项目的参赛人数进行了适当修改,如:学生团体操展示由50人调整为每队不少于80人、100米集体迎面接力由20人调整为每队30人,在能量传递、同心鼓、大脚板竞速等男女混合项目上明确规定男女学生人数,确保男女生均有同场竞技的权利。从两年的实践来看,学生参与竞赛的人数大幅提升,有的代表队一届参加竞赛的人数多达200余人,综合体育盛会的局面已初步形成。
5.细化各新增项目竞赛规则、计分办法,确保公平竞赛
通过征求各专业教师的意见,对新增项目的竞赛规则进行研讨修订,确保比赛的规范有效运行。在计分管理办法方面,更加侧重于集体项目,集体项目(团体操展示除外)按照个人单项的双倍计分计算,录取前8名,奖励前3名;团体操展示项目则采用百分制评分,比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各代表队团体操展示所得分数(百分制)直接计入团体总分(体育专业除外)。
由于改革后运动会的比赛项目设置更趋于多样化、分布广、重学生全员参与。各代表队若想要获得团体积分第一名,就必须注重学生均衡发展,广泛动员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这种变革也改变了以往仅仅依靠部分体育特长学生就可稳居团体积分榜首的现象。通过运动会项目设置变革以及计分方法的变革导向,盡量为各参赛代表队提供公平、公正严明的竞赛平台。
结 语
对传统田径运动会实施改革与创新,有利于贯彻“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全校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亲自去体验体育竞赛所蕴含的竞技、娱乐、趣味、文化,从中感悟体育的魅力所在。广大体育工作者在工作中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立足于实际,不断思考、大胆创新,努力把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办成集健身、娱乐、竞技和生活于一体的综合体育竞赛实践活动,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不断推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郑婕、吕广宇:《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的改革》,《体育学刊》2010年第2期。
[2]周广仁:《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探索》,《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3]钱俊伟:《北京市高校校运会模式的现状调查和新模式的构建》,《运动》2014年第2期。
[4]雷鸣:《探究高校传统校运会改革对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科技信息》2010年第36期。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 陕西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