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林业营造林技术要点方法
2020-12-23杨丽
杨丽
【摘 要】 现代化社会中,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了较大破坏。对此,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许多地方为了最大程度恢复森林资源,纷纷开展了林业营造林工作计划,并逐渐加大了造林力度。基于此,本文便针对林业营造林的技术要点和管理保护方法等展开探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 林业营造林;技术要点;管理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S7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1073(2020)12-0087-88
[Abstract] In the modern society, due to the excessive exploitation and use of forest resourc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greatly damaged. To this end, with the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many local governments have carried out afforestation work plans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recovery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gradually increased afforestation effort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technical points and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methods of afforestation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forestry; afforestation; key technical points;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在强调环境友好型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林业造林工作成为各地生态建设的重点环节,并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环境都具有极大的改善作用。而各地在推进林业造林计划时,还应掌握营造林的技术要点和管理保护方法,以扩大林业资源规模并为林业产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与生态价值,推动其持续发展。
1 林业营造林技术要点分析
1.1 造林前期准备工作
1.1.1 要科学进行林地规划 在开展造林工作前,应秉持经济学、林学、生态学及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造林地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根据土壤成分、水源、光照、气候等条件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等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从而保障并提高林木的存活率。例如东北地区会选择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进行造林,如落叶松、油松、杨树等。同时,所选树种应具备良好的速生性、丰产性、材质优良及如强抗寒性和抗病虫害性能等强抗性等特点,以扩大营造林规模。另外,营造林场地应尽量选在地形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水源便捷且充足的地方,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后期种植和管理难度并减少资金投入。
1.1.2 要清理营造林场地 选好营造林场地和造林树种后,还应做好林地的清理工作。将其中的植被枯枝残根、石子石块、杂草等杂物清理干净,同时还要清除林地周边的灌木丛和垃圾杂物等,具体的清理程度根据营造林种植要求来定[1]。在工作中,可结合实际的工作量选择人工或机械的方式进行清理,且可以借助药物喷洒方式清除杂草,以满足造林工作的需要。
1.1.3 要做好整地工作 整地是林业营造林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林地的地势等因素进行翻耕处理,翻耕厚度控制在30-40cm,且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块状或带状的整地方式,以扩大地表光照面积、强化林地土壤含水性能。平整地面后要进行适当施肥,以改善造林地的基本条件,提高树种的成活率。
1.1.4 要確定造林时间和造林密度 时间的选择要考虑多种因素,一方面造林人员要结合所选树种的生长习性和规律来确定,如生长周期从长短等,以免影响树种的发芽率;通常会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另一方面,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并根据气候变化把握种植的最佳时机。密度的确定需结合树种特性、种植条件和造林计划等,例如在土地较为贫瘠的种植地应当适当减小种植密度,以免出现受狂风暴雨影响导致林木倒伏等现象。
1.2 林业营造林种植技术与方法
1.2.1育苗和移栽技术 育苗是林业营造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技术的专业性要求高。因此,在实施育苗技术时,需要由专业知识丰富且有一定经验的人员执行,选择良种壮苗进行培育,并结合苗木培育环境和条件等优化育苗流程,为提高苗木成活率做好准备。例如,当前在林业营造林中较为常用的容器育苗技术,樟子松等树种均可采用该技术进行育苗。育苗结束后,便可将之移栽至营林地中。此过程需注意做好苗木根部保护工作,使其携带的土球保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还应秉持“随取随用”的移栽原则,避免影响苗木的存活率。
1.2.2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是现代化林业营造林项目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流程简约的特点。即将选好的适宜当地种植的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中,随后再用土覆盖便可。具体播种方式可结合造林计划等选择撒播、条播或穴播。该技术可有效减少育苗时间,并降低一定的育苗费用,常应用于大面积的林业营造林种植中。在选择播种造林时,还应充分调查和了解造林地的土壤成分和条件,确保适宜种子生存。例如,对于种子数量多、颗粒大、发芽率高的种子便可选用该方法进行种植。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不足,如种子易被鸟类吃掉或被风吹走、苗木存活率下降等,严重影响着播种实效,还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加强管理。
1.2.3 植苗造林法 顾名思义,植苗造林法是选择适宜的苗木直接种植在造林地中,是目前林业发展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具有苗木成活率高、适应能力强、对生长相关条件要求不高等特点和优势。在应用该技术方法时,首先,应提前做好造林地的地形、环境勘察工作,依据综合勘察结果尽量选用1-2年生且根系完整、苗木粗壮、无损伤、无病虫害、木质化质量高且出芽较为饱满的苗木,避免影响后期的生长状态[2]。其次,栽植人员应事先完成清理土地、整地挖穴等基本造林工作。同时在运、栽时应注意保障苗木完整性和质量。最后,采用穴植的方式,将苗木根部埋于穴坑的中间段,再用土进行覆盖。穴的宽度和深度可控制在50-55cm,苗木之间的间距即密度依据苗种而定。在实际的栽植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人工或机械种植的方法完成规模化的营造。
1.2.4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亦可叫做“分生造林”,它是将苗木母株部分当作造林载体,主要是指利用一些较为优质的树种或其营养器官如枝条、枝根等与原树种相结合,通过扦插、分蘖等方法培育出新树种用于造林。该技术方法操作较为便捷,且具有种植成本低、成活率高等优势,由于在培育时期其幼苗对土壤、养分等方面的要求较高,是以常应用于面积较小的营造林中。
1.3 混交林的营造技术
从实施、调整和管理方便以及追求经济价值角度考虑,林业一般常会选择单层林作为造林的主要方向,但这在带来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弊端,如树木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能力下降、不利于改善造林地土壤条件等。基于此,可营造由两种树种以上组成的混交林来改良土壤,并增强林木的抗性、提高成林率。例如,马尾松和云杉便可通过混交种植的方式进行造林。此外,对于种植面积较大的营造林场地,可根据造林需求等采取条状或块状混交种植的方式。
2 林业营造林管理保护方法
2.1 加强造林后的管理保护
坚持“三分造林七分管”的原则加强对营造林的管理与保护。首先,加强日常管理。应结合树种的生长特性及林地的气候条件等定期、按时做好相应的除草、灌溉、补种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如生物、物理等病虫害防治方法等。其次,需根据已种植苗木的长势情况适时科学调整其密度,加强质量管控来增强其抵抗能力。而后,加强防范自然灾害,避免营造林受狂风暴雨、冰冻、霜雪等灾害的侵袭。最后,对于萌芽性能强、但失水快的树木要及时采取截杆处理,以缓解水分流失,对于树冠大、枝繁叶茂的树木要及时进行科学修剪,同时及时剪掉带病虫害树木的枝条,切断病源,以免影响树木继续生长[3]。例如,在树干部位刷上白灰来避免其被冻伤、晒伤,并发挥杀菌防虫的作用。
2.2 优化营造林技术改革
若想做好林业营造林工作,还应不断优化营造林技术改革和营造林模式,合理分配资金投入,积极融入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健全自動监控系统,提升林间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以全面监督和掌握林木生长情况,有效预防自然灾害、病虫害等现象,以推动林业的进步与发展。此外,还应确保营林人员具备高水平的造林技术和管理技能,提升其综合能力和素质。
3 总结
植树造林是一项长期性、技术性的工作,因此,我国在积极推动林业营造林时,首先应结合造林地各方面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其次应深入其技术和方法研究,以有效提升造林质量并丰富林业资源。最后要提升林区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以实现优质造林,从而发挥其生态和商用等功能为林业创造更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房彦绪.林业营造林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家参 谋,2020(13):113.
[2] 徐明智.林业营造林技术要点方法解析[J].现代园艺,2019(12): 18-19.
[3] 薛灵芝.对现代造林技术与营林措施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 2020,40(11):98-99.
(编辑:赫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