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双循环 EDA技术突破正当时
2020-12-23王礼宾
王礼宾
EDA工具在电子产业发展中至关重要,芯华章致力于发展独立自主的EDA技术软件和系统,以应对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
芯华章创立于2020年3月,我们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研究独立自主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芯片、集成电路都是通过EDA设计出来的。
新基建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新基建发展过程中,集成电路是新基建的基础,新基建的“新”建立在大量集成电路的应用基础上,如5G基站、基站芯片、光通信芯片、传感器芯片、控制芯片、人工智能、云计算,而这些技术都离不开GPU、CPU。充电桩、高铁也会用到电源管理芯片。因此,集成电路是新基建的基础。
作为芯片产业的命脉,从芯片设计到电子产品,EDA在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虽然EDA市场只有110亿元的规模,却撬动了5000亿元的芯片市场,进而撬动上万亿元的电子产品市场。
EDA技术并不是新的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70年代进入了CAD时代,工程师可以用计算机来辅助设计一些简单的电路。而如今,摩尔定律持续推动半导体的发展,也推动了集成电路复杂度的提升和EDA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EDA已经远远不是单纯为集成电路设计服务的工具,而是成为了信息产业离不开的工业软件。这个产业的尖端技术目前仍然掌握在世界三大巨头synopsys、Cadence、menbr手中,他们在中国市场的领先优势明显。
EDA在中国发展布局不平衡,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领域,我们尚未掌握一些关键技术。但一些公司已经在这些领域做出了探索:华大九天在模拟芯片深耕多年,比较成熟;国科集团把数据起步领域作为他们的主战场。除此以外数据验证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集成电路的设计离不开验证。芯华章将会专注于数字验证领域,与其他公司形成优势互补,促进我们国家数据产业全流程的覆盖。
随着半导体工艺不斷发展,芯片规模不断增加,投入成本越来越高,我们的验证工具需要既快又准,并且覆盖全面以保证芯片成功率,保证庞大投资的效能。因此,芯片验证是决定芯片成败的关键环节,甚至决定了一个芯片公司的存亡。
芯华章作为EDA行业的后来者,具有后发优势,我们是一个站在高起点的、重人才的新型EDA公司。如今新的算法、机器架构、云计算这些新技术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构建底层逻辑架构,大大提高了研发质量,缩短了研发时间,提供了后期积累。芯华章有多年研发经验,不断聚合国内EDA、人工智能、互联网的尖端人才,吸引了世界级的EDA科学家加入,大大加强了芯华章的技术实力。深厚的技术积累帮助我们把产品做得更高、更精、更快,以实现现代技术和传统EDA的深度融合。
从大的产品布局上看,我们进行同步的硬件产品开发,包括智能验证、国际仿真、全方位覆盖等芯片研究,已有产品覆盖所有标准,并预留标准接口,以融入当今芯片设计流程为第一要务,支持参与国标建设,为指令集、数据格式预留接口。
前不久芯华章正式推出了开源EDA社区,并且发布了开源的创新EDA产品,旨在引导各方人才参与EDA的研究和开发,加快我国在EDA技术上的研究、探索,降低EDA的使用门槛。2020年9月,我们开发了EDA领域首个开源系统,在软件质量和调试能力上也有了极大的提高。芯华章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开源形式验证工具,它采用了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自动调动引擎等技术,降低了企业用户的使用门槛和研发投入。
我们的验证云平台目前是中国领先的验证云平台,它能够帮助设计公司提高扩张性、灵活性,让中小企业用较小的代价使用这些昂贵的设备、协同分散在各地的工程师,最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集成电路从设计到制造拥有多个环节,交叉学科无数,是制造和芯片不可或缺的核心软件。而这一领域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2020年9月,集成电路被定为一级学科,这是这一领域的重大利好,代表了集成电路在师资引进、招生、经费等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针对现在巨大的机遇和人才缺口,芯华章和国内知名大学、集成电路融合平台达成了共识,联合产学研力量,共同培养EDA尖端人才。由于国内没有EDA专业,我们联合开发了EDA课程,为EDA储备优秀的新生代技术力量,将EDA和相关理论用于更多人才培养和实践,培养集成电路产业梯队。我们还组建了精英支持和服务团队,团队成员曾经深度参与了国家里程碑式的芯片设计工作,这些成员的能力得到了很多芯片设计公司的认可。芯华章将用丰富经验、雄厚实力为中国客户提供可靠的行政策略和专家级服务。
EDA的完善离不开5个方面因素的支撑:人才和团队、技术和产品、市场和生态、资金与政策、法律与规范。多年以来,政府主导、资本市场助力,发挥了产学研集成效应,带动了集成电路领域的发展。
芯华章与国内生态伙伴通力协作,即将推出市场上首款支持国产计算机架构的EDA仿真。我们将采用全新的系统架构,进一步提高芯片设计效率。
(根据演讲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