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修养
2020-12-23陈平原
陈平原
今天我们越来越看重实际利益,越来越看重物质需求,越来越看重欲望,但是精神生活越来越少。
每天睁开眼睛,打开电视、网络,或者上街,都会被塞入一大堆广告。大部分的文字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的读书人比以前来说,选择的眼界和自我的阅读的定力、还有批判的眼光,会更加需要。
我知道阅读形势在变化。今天你不一定捧着一本书在读,你也可以读电子书,但书和网上的报道、新闻、娱乐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它更加需要一种投入,和前人、古人、外人、不熟悉的人对话。
古人读经,一个月,一年,集中在一点对一部经书,不断地对话,一个字一个字斟酌。现在不行了,学生的思维会不断地跳跃,好处是具有活跃性,坏处是无法集中精力在一段时间里做一件事情。
我们以前必须要记忆很多东西,所谓读书破万卷。北大中文系有很多传奇性的老学者,你说一句话他能马上告诉你在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特了不起。
但是,这种记忆力已经很少见了,大家遇到问题习惯性地上网找答案,很少再选择查书。阅读被检索取代是一个很可怕的问题。
我们以前总是想拼命地记住某些东西,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动力了——“没关系,我的电脑里有”,年轻人则是“我的手机里有”。
有一天,手机丢了,电脑丢了,或者全世界断电了,或者被外星人的病毒攻擊了,人类文明恐怕要倒退几百年。因为人们过分依赖于数据库来记忆和辨析。
我常跟学生说,检索能力是很容易学会的。全世界的图书都在一个“云”里,将来稀缺的是独立思考、批判精神,不依附于前人、古人,不盲从于社会。
知识变得唾手可得之后,读书原有的三个功能——阅读,求知,修养,都受到了影响。现在读书不再被认为是严肃的、认真的、必须面对的事情,阅读不像以前那么执着和要紧,于是,网上就出现了“毕业多少年还读不读书”的问题热议。
我们以前读书,求知和自我的修养是同步的,现在求知这个层面被检索所取代,只要知道一个书名和人名,检索就行了。
而阅读的功能更强调了娱乐功能。原来苦苦追寻、上下求索的状态消失之后,知识有了,但修养没有了。
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了,平常人说的书卷气就出来了。今天我阅读和修养两者不再同步之后,读书对人格,心灵,气质,外在形象的塑造都被切断了。
与我年龄相仿的这一代人处在过渡的时期,我们成长于痴迷读书的时代,同时我们又赶上了数字化的时代,因此两边都能够有理解。可是,后面几代年轻人可能还来不及对上一个时代有了解就进入了数字时代。
但对年轻人来说教训是没有用的,我便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写下来,或许能有一些书引起他们的兴趣,在书里面能够影响到多少人算多少人。
今天信息铺天盖地,要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要让自己的立场、视野和趣味不受周围环境的诱惑,是很难的。
有了大众传媒以后,阅读的同质化太严重了。
其实每个人的阅读是不一样的,一个数学家、一个文学教授,他们的趣味不一样是完全正常的。读书人首先要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和基点,有了那个基点之后再来谈读书。
“开卷有益”这句话经常被提及,影响很深。但我认为,“开卷有益”作为一个口号,是值得推敲的。
为什么开卷?开什么卷?如何开卷?以及效果怎么样?
现在我们知道读书多的人会成功,但很多不读书的人也很成功,有更多的人是读了一辈子的书都不成功,所以读书不一定能成功,或者说“开卷”未必“有益”。
让所有人都能理解“开卷有益”的口号本身是有问题的,因为年龄、职业、心境、阅读目标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你的读书。
古今传诵众多读书的名言,其实大部分是针对特定人群的。针对普通读者、文人、官员、帝王谈读书都是不一样的。比如王国维借宋词来谈读书的“三境界”,更适合于学者,而不适合于其他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真正好的状态是不断总结自己的道路,然后自己做调整。任何一个读书人,他的读书方法基本上只适合于自己。
选自《学者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