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封王”,万钱一食
2020-12-23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35期
现在,黄瓜算是中国人的“主菜”之一了,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但要聊起关于它的掌故,可能还真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地方。
《光绪顺天府志》记载:“胡瓜即黄瓜。”《北平风俗类徵》记述:“今南人皆呼王瓜,北人皆名黄瓜。”由此可见,百年前,黄瓜有多个名字。在各种瓜类里,每年黄瓜最早长成,是为瓜中之长,因而得名“王瓜”。
不过,黄瓜“封王”,确实不易,归根结底是因为它是一种采用特殊方法种植出来的“洞子货”。
《光绪顺天府志》揭开了其中奥秘:“其实火迫而生耳。”所谓“火迫而生”,就是说,此物乃是用“洞子”种植出来的。所谓“洞子”,是用木头架子搭成的一长溜暖房,其實就是温室,人为制造适合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使黄瓜、扁豆、茄子等夏季蔬菜“反季节生长”。
我国古代农业科技非常发达,汉代就能“冬生葱韭菜菇,尽夜蕴火,待温春乃生”,到明代,北京的“洞子货”已经名扬天下。万历年间的学者王世懋在《学圃余疏》中记载:“王瓜,出燕京者最佳,种之火室中,逼花生叶,二月初即结小实。”这样种出来的黄瓜,因为珍贵,价格极其惊人,《京都竹枝词》中写道:“黄瓜初见比人参,小小如簪值数金。微物不能增寿命,万钱一食亦何心?”
民国以后,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大棚温室的推广,“洞子货”黄瓜“渐不值钱”。(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