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时代下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评价策略探究
2020-12-23王颖
王颖
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基石,也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课标对四个学段的朗读尤其重视,在阅读部分中率先提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建议部分也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由此可见,朗读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始终,是语文“教”与“学”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合理使用评价是提升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当代社会迅猛发展,网络普及带给朗读教学新的机遇及挑战,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对朗读进行多元多维评价,从而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朗读评价的要求
课标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何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呢?对于这三个要求,很多师生模糊不清,具体的教学和评价无法开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将朗读评价的标准在此基础上细化:
“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朗读的三个梯度,层层递进。“读正确”是朗读的基础,进而做到流利、有感情。“读正确”是要求学生在朗读时能使用普通话,发音清晰响亮,不错字、漏字、填字,不颠倒,不唱读,能够读出轻声和儿化音。“读流利”是要求学生在朗读时读得流畅,不断读,不读破句,不重复。“有感情”是要求学生在朗读时能够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运用不同语调读出不同语气,能合理使用重音和停顿,读出文章节奏,表达作者情感。
二、E时代下朗读评价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评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还能提升教师的“教”,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更能激发、提升学生朗读的兴趣和水平。当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除了教师评价外,学生也可以自评互评。尤其在E时代下孵化出许多辅助朗读的应用程序,使评价更多元、多样、多彩。
1.学生自评,增进自我认知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起主体作用,朗读亦然。想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朗读的“主人”。课堂上,教师不能为了走教学流程将朗读“流程化”,要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容多读多感悟。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想要引导学生充分朗读可以使用课余时间,利用E时代网络平台资源,使“自评”丰富有趣起来。在笔者班级,一直使用“荔枝”手机客户端开展线上朗读活动,鼓励学生注册个人账号,录制朗读音频。学生利用线上软件可以多次录制,反复播放,最终提交自己最满意的录音作品。这样的录制过程,使机械枯燥的重复性朗读变得有趣起來,也使不少学生对下次录制抱有期待,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2.生生互评,增强朗读兴趣
生生互评是我国课改创新下的一种新型评价方式。它不但能够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动性,调动学习热情,同伴间的赞美和称赞还能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内驱力。以笔者班级在线开展的朗读活动为例,每位学生在注册个人账号后都可以“关注他人朗读主页”,以自己的朗读获得关注并“收获粉丝”,同时也能对自己听到的音频进行点赞、评论,这样开放式的平台能让学生随时随地聆听同伴的朗读,并对“声音”做出评价,甚至为自己喜爱的朗读点赞,成为他的粉丝。而时下线上朗读的手机应用开放性强、功能多样、操作方面易于掌握,颇受师生的喜爱,学生参与朗读活动的积极性倍增。
3.师生互评,提升朗读水平
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朗读,对学生而言既新鲜有趣,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还能培养其专注倾听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同学生一起注册个人账号,参与朗读活动,一方面能够起到范读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评价的兴趣,提升自己的朗读素养。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重在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教学智慧,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长效评价,在朗读技巧等方面给予指导,进一步调节学生个人朗读训练的动态节奏,从而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三、师生具备的评价能力
1.学生具备的评价能力
(1)制订评价量规表,学生有依可循。
朗读评价量规表可以帮助师生更科学、准确地对他人的朗读进行评价,这不仅使评价有所依据,也使学生对朗读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如何居家使用在线朗读平台自评?如何为同伴评价?朗读评价量规表就是很好的可参考、可操作的评价标准(见下页表1)。当学生拿到朗读评价量规表后,不仅能够对照表格随时自评,还能够依据表格为同伴朗读打分,使评价更具体、更有效。
(2)规范朗读评价语,学生有话可说。
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会朗读”“会打分”,还应使学生“会评价”。教师对学生客观准确的评价能够促使其不断提升朗读水平,而学生模仿教师使用评价语对同伴朗读进行评价,不仅能提升朗读自信心和积极性,还能提升个人的朗读能力。所以,教师应做好引领,在线上开展朗读活动时要关注、规范自己的评价语。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文中描写桂花的句子时,评价语不应只局限为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读得很好”“读得非常棒”,更要具有指导性,如“读得很好,吐字清晰准确,我能从你朗读的重音中感受到桂花的香气十分诱人”或“读得非常棒,声音洪亮,长句停顿得很到位,抑扬顿挫很有感染力”。这样的评价具体、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并实践,从而使学生学会评价。
(3)掌握朗读技巧,学生学有所得。
朗读教学中,很多学生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想要读好却不知道怎样才能读好。这属于典型的有“心”无“法”。所以,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就尤为重要,如长音及标点的停顿、重音、语调的抑扬顿挫等。但学生年龄尚小,对概念性的内容不容易理解,所以教师在教授朗读方法时应循循善诱、不着痕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引导并反复巩固练习。
2.教师在朗读评价中应注意的技巧
(1)双线共行,营造良好朗读氛围。
课堂是“教”与“学”的阵地。想要让学生扎实训练朗读,教师就要在课堂对学生朗读方面的共性问题加以指导,对朗读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解释说明,所以课堂朗读环节必不可少。反之,因为课堂时间宝贵,朗读指导就不能过于繁杂,大量的朗读练习就需要学生课下自主完成,线上朗读活动丰富有趣,资源众多,时间充分且自由,真实的评价和点赞、关注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朗读的内驱力,促使学生乐读爱练。课堂重点播,课余重练习,线上线下双线共行,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增强学生朗读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2)激励为主,增强朗读自信心。
课标提出:“朗读评价应该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尤其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言行过激或使用批评的话语会使学生丧失朗读自信心,甚至自我否定。当然激励也不能没有标准滥用表扬,教师在使用朗读评价时要把握分寸。除了课堂教学环节的朗读评价,教师还可以利用班级线上朗读活动的开展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播放班级学生优秀录音,展示优秀个人主页,个人现场朗读示范等。朗读评价还可以与班级日常评价相结合,以赚取级币、获得印章、获得积分等形式,将朗读评价作为班级的一项评价内容列入班级总评。根据学生阶段性的朗读情况,教师要定期总结激励,利用奖状、班级超市、学生特权等学生喜欢的激励方式对朗读较好的学生进行表彰。但要注意的是,教師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所以教师在评价和激励时,不仅要表彰朗读较好的学生,同时也要关注到那些进步较大的学生。
(3)评价准确,引导学生爱读乐评。
无论是学生自评、生生互评还是师生互评,都易出现评价语空泛、不够准确的情况,如“你读得真好”“你读得缺乏感情”。学生接收到这样的评价语,对自己朗读时的优点不知所云,对缺点也无从下手,一切浮于表面,只是在走评价的形式而已。那么,怎样的朗读可被称为“好”?“缺乏感情”的朗读又该如何补正呢?这首先要求教师的评价用语准确:“读得好”应具体阐释出“好”在哪,是“吐字清晰”“字正腔圆”还是“停顿恰当”?“缺乏感情”应如何纠正,该“读出重音”还是“注意读好停顿”?这都是教师在指导中应该关注的内容。有了指导,学生才能掌握一些朗读评价的基本方法。“评”才有所“得”,才能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