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绩效预算角度对规范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

2020-12-23岳方彤郝兆国

时代经贸 2020年21期
关键词:管理

岳方彤 郝兆国

【摘 要】当前,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规范的行为,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对农业科研院所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对财政资源配置的质量以及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制约。绩效预算是对科研经费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展开探讨,并从绩效预算的角度提出对策。

【关键词】绩效预算;规范科研经费;管理

近年以来,我国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投入了大量的支持力度,因此,农业科研院所用于科研的经费也随之大大增多。然而,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以及一些违规行为的出现,对当前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所以,为了使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科学合理且稳定的向前发展,将绩效预算的方式融入其中,以此来取得更好的科研经费管理的效果。

一、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的原因

结合近几年的审计情况以及各项财务检查、专项检查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看出,科研经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有多种因素构成的,具体有以下几种分析:

(一)科研人员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从现在实行的科研管理体制来看,科研经费通常情况下都是由课题组来进行主要支配,但是因为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自身带有较强的政策性、专业性,这就使得科研人员以及一些管理者很难系统、全面的熟悉了解有关科研经费使用的规定制度,甚至有一些科研人员对于财务管理的意识十分淡薄,自以为是的认为这些钱都是靠自己争取来的,自己有支配权,这种思想意识对其自身发展以及科研经费的正常使用都会造成一定的制约作用。只有科研人员能够对自身提高警惕,清醒的认识到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带来的严重后果,不断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管理才能够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二)预算编制质量有待提高

因为科研工作存在一些较为特殊的规律、特点,这就会造成科研经费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无法预见性,再加上科研项目的种类多,并且在经费管理和规定要求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对科研人员全面细致的了解这些相关规定制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从而导致对预算编制的认识以及重视度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使得预算编制质量普遍降低,对实际工作中的贯彻执行造成阻碍。此外,在进行科研项目立项的时候,不同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联系,很难做到连贯系统化,使得同一科研项目得到多种渠道的支持,出现重复支持的现象,然而,对于预算执行的进度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当到了时间节点就容易出现突击花钱的行为,这是一种严重浪费科研经费的现象,并且也会滋生各种违法乱纪行为。

(三)科研经费监管的力度不够

對于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仅仅表现在预算执行、决算,审计以及各项财务检查等工作上,而在预算编制这一环节上缺乏重视,监督管理不到位,实际执行中没有把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等等,这些不足之处都会对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以及正常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现在社会各界对于主动规范科研活动的意识缺乏长期有效的机制管理,部分科研人员诚信素质低,这就使得违规行为的风险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行为的出现。

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的存在,使得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在各个科研单位不同程度的出现,进而成为农业科研院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推进绩效预算管理工作,并从这个角度探索科研经费规范管理使用的措施,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热点。

二、绩效预算对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作用

(一)绩效预算的基本内涵

绩效预算强调政府的全部经济支出必须同时满足预算、绩、效三个要求,通过采取绩效评价的方式,有效规避预算浪费的风险,避免违规行为的出现,进而达到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目的。其能够把增加的资源分配与提高绩效相结合起来,依据公共财政的相关效率理论知识以及方法,并运用预算绩效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统一的绩效目标的设定。与以往传统的模式相比而言,绩效预算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是“向预算要绩效”的重要体现。

(二)绩效预算是财政改革发展的必要选择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一些西方国家就陆陆续续出台了有关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管理的政策,极大的提高了公共资金的使用效果,使政府运行绩效的效果得到了改进优化,同时,这也为其他各国脱离财政危机提供了很多帮助与扶持,进而使得财政预算管理上升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绩效预算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我国,伴随着公共财政体制不断的改革发展,绩效预算也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

(三)加强绩效预算是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手段

根据绩效预算的理念来看,其应该包括预算绩效目标的设定、实施、评价与反馈等等环节。首先,预算编制就是绩效目标的设定;预算执行是对预算绩效目标的实施,对于预算绩效的管理水平起着重要作用;绩效评价的主要作用是对预算绩效目标实施的结果进行一定的监管和考察,是核心的一步;而结果的反馈可以为接下来预算编制的改进提供依据,以期实现更好的效果。这几个环节相辅相成,紧紧依靠,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通过这个体系的正常运作实现对科研经费更好的规范管理,进而达到更高的层次。

三、强化绩效预算的管理,规范使用科研经费的有效措施

(一)加大绩效预算理念的宣传力度

将绩效预算逐渐取代传统预算的地位是财政理念上的一次重要改革,涉及到多个部门、单位以及科研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需要相关工作者在思想理念上做到先行认识。《预算法》的出台实行、有关科研单位财务制度的修订、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颁布以及各种禁止违规违法行为法则的出现等等,都使得绩效预算的理念越来越凸显,在此背景下,要积极采取各种宣传方式方法对绩效预算理念进行大力的宣传倡导,促进相关科研人员实现意识上的转变,争取赢得更多部门的支持与关注,为绩效预算、科研经费规范使用提供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从2014年开始,我国不少农业科研院所组织筹划开展了一系列财政管理制度知识的培训以及科研经费管理的宣传,强化了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这就为绩效预算理念的宣传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二)不断实现科研经费预算编制质量的提升

可以将科研项目的绩效目标逐步分化成可以量化的、以绩效为主体的体系,并结合在实际开展农业科研活动的时候对于科研经费的真实需求,进行合理分配,实现经费预算与科研活动最大限度的吻合。其次,在进行申报课题的时候,要严格遵循科研经费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功能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计算,在需要提供帮助的时候可以向财务部门申请相关服务,以此来保障预算编制是能够达到合理且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在既能够满足国家有关财政规定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实现财政资源配置,能够合理有效地支持科研活动的开展。

(三)切实加强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一,要切实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在新的法律法规出台以及相关制度实行的强大背景下,要继续加大对科研人员科研经费管理知识讲解与培训的力度,进一步将监督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法人上。第二,不断推进信息公开透明化的制度,让科研经费能够在阳光下使用。第三,要将内部审计、监督管理的工作逐渐强化,积极主动的将科研经费管理的工作链条延伸到各处,让内部审计工作的强大功能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并要将风险预警、防控体系逐步建立健全,让風险管理成为核心的工作思想,形成核心为收支审计,覆盖面为执行审计、责任审计、专项审计以及绩效审计的内部审计系统,制定充分科学的监督管理制度,对风险预警给予更高的关注度,尽力将隐患消除。第四,全面检查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妥之处,找出漏洞,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控,形成更加完善的体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理好科研经费是一项非常重要且严谨的工作。绩效预算对农业科研经费的充分利用及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经费利用的规范性,是促进经费健康、合规、科学使用的有利保障。在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中,绩效预算制度必将更加完善且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参考文献:

[1]张川,张涛.预算控制系统对科研经费支出绩效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9,40(04).

[2]陈水胜.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J].中国农业会计,2018(11).

[3]彭凯宁,孙万刚.农业科研经费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7(08).

[4]孙杨,陆学文.农业科研院所视角下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精细化管理[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08).

[5]涂小丽.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对策探索[J]. 时代经贸. 2016(22).

猜你喜欢

管理
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5S管理在QC实验室中的应用
项目式学习应加强学校的统筹管理
GWMA(环球财富管理师·2017/2018)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