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忽视了这件事 差点导致器官衰竭

2020-12-23刘璐梅玫

保健与生活 2020年23期
关键词:咽痛粒细胞李女士

刘璐 梅玫

近日,李女士误把发热、咽痛当成流感治疗,致血液中粒细胞缺乏,全身失去抵抗病原体侵犯的能力,险酿大祸。

原来,54岁的李女士不久前感觉自己得了流感,除了高热39.5℃,还出现了咽痛、右脚大拇指甲沟处疼痛等症状。在诊所打消炎针治疗5天后,咽痛、大拇指甲沟处疼痛明显改善,虽然还有反复发热,但李女士并未在意。

上周,李女士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常规复查,检查结果让她大吃一惊:血常规显示,李女士白细胞极度减少,粒细胞基本处于缺乏状态,意味着她身体没有抵抗病毒、细菌、真菌等外界病原体侵犯的能力,如果不及时治疗,感染控制不住,可能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有生命危险。

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黄德斌诊断李女士为粒细胞缺乏症,并将她紧急收治住院治疗。

经询问病史,原来40天前,李女士曾因胸闷、气促症状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医生为她开了甲巯咪唑进行抗甲亢治疗。

服用药物1周之后,复查见各项指标都正常,李女士自认为没什么事了,便没有再遵医嘱继续复诊。这一懈怠就是1个多月,于是就出现了上述的咽痛、甲沟疼痛等抗甲亢药物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的症状。

经过升白细胞、抗感染等治疗1周后,李女士的白细胞才慢悠悠地升起来,持续了2周的发热情况逐渐缓解。

黄德斌解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由甲状腺腺体合成和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导致身體代谢活动加快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可以影响全身多个系统多个器官。患者通常表现为怕热多汗、心悸手抖、性情急躁、食欲亢进等。

黄德斌介绍,甲亢患者除了要注意低碘饮食、护眼、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等日常保健外,还要规律用药,不可擅自停药,并且警惕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甲亢药物治疗周期通常为1年半到2年,有些患者不能坚持规律用药,殊不知这样可能会出现病情加重、治疗周期延长或治愈后复发等情况。

黄德斌提醒,即使在全疗程治疗后,患者在停药后尤其是停药1年内仍然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抗甲亢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肝损伤、白细胞减少、过敏性皮疹等。黄德斌表示,药物的不良反应常跟药物剂量相关,初次治疗的患者前期可能存在药物剂量大的情况,因此医生会建议患者在前1个月的用药期间,至少每周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等,若出现咽痛、发热或其他感染的情况,还需及时去医院完善血常规检查,明确有无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情况,避免造成器质性损伤。

猜你喜欢

咽痛粒细胞李女士
把被骗的21万元“骗”回来了
万万没想到,你的身体也用84消毒液杀菌
7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
擦玻璃
网上购物被"客服"骗2.8万元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男子出轨后满怀愧疚 事后发现妻子红杏也出墙
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在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