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2020-12-23张玉
张玉
【摘要】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依赖于小学生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为很多小学生这一能力尚未发展完全,所以出现了一大批“学困生”,这些学生对待数学的态度就是破罐子破摔,如何转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态度,成为了我们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要深思的问题。从小学数学教师、学生自身及家庭教育方面入手,旨在探寻如何实现这些“学困”学生的身份转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困生 学习习惯 学习态度
一、小学数学教师方面
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小学生学习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很多小学生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成为了数学知识的“学困生”,不管是学习数学知识的态度还是方法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实现从“学困”到“学优”的转变。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助力于这些学生的身份转变。
1.实现“学困生”兴趣的正向迁移
为了转变这些小学生的身份,教师首先就是要发现这些学生的兴趣,将他们的兴趣迁移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来,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是对自己的学生足够了解的,对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兴趣是了然于胸的。比如,有的小学生对美术特别擅长,但因为对数学知识不感兴趣,所以甚少主动去做笔记,不管是教材还是笔记本都是一片空白,在了解这些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他们对色彩和美术的兴趣,实现兴趣的正向迁移。利用他们对色彩敏感和喜欢绘画的特点,教师就可以“对症下药”,引导他们用不同颜色的笔去做笔记,如红黑蓝或者更多的颜色,其中可以用红色记录重点的内容,黑色是自己比较难理解的内容,蓝色则表示比较简单的数学知识点,并结合他们喜欢绘画的特点,让他们对一些知识点去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来补充解释这些知识点。
通过兴趣的正向迁移,可以使这些小学生重拾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能够与自己擅长的和喜欢的同路而行,从而不断提升其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在抽象的知识天空中自由愉快地翱翔。
2.完善教師的授课风格
在小学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中,有不少学生都觉得学习数学知识的枯燥乏味的,加上部分数学教师授课方式大都以传输知识为主,上课的过程中语言表达的方式也比较无趣,课堂氛围不活跃,课堂上死气沉沉的,这样的课堂很容易让小学生对数学课堂失去兴趣,也容易对这个数学教师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数学教师是应该不断学学习,完善自己的授课方式,在对小学生教授数学知识时,数学教师应该以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教师在数学习题的讲授过程中,应该将习题置入生活化的场景中进行讲解,构建一些故事化的场景,如通过动画短片的演示,加上教师幽默地讲解,带着孩子们一起“逛商场”,妈妈要买一件外套,小姨想买裙子,这样孩子们就会有价格的概念,知道不同数字所代表的涵义。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教学的“趣味性”,数学知识中的核心——数字,虽然看上去单调乏味且枯燥,但如果将这些知识点引入到丰富的故事场景中,便能很容易吸引这些小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低年级的“学困生”,更需要一些趣味化、故事化的场景,帮助他们学学习数字、运算,对于高年级的这些学生而言,则需要更贴近生活的场景,通过故事化的数学知识讲述,来领悟抽象逻辑思维的美。
3.构建“学困生”数学知识的感情形象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这些“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小学生的思维和心理都在成长期,若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长期处于“困境”中,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比较笨,在心理上更容易陷入到对数学知识的死角中去。因此,数学教师应该让这些学生有情感寄托,如可以是一些卡通形象,让他们觉得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有一些小伙伴在陪伴他们,并且不会笑话他们,这些卡通形象的设计一定是一些看起来傻傻的,但很可爱的形象,如可以是羽毛像雪球一样洁白的熊,不止看起来憨憨的,而且雪一样洁白的肤色和球一样圆滚滚的身体,看起来就像“雪球”一样,期待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一样,能够像滚雪球一样,越学越好。
不管是在讲课还是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都可以在多媒体中对这些卡通形象进行播放,让这些学生觉得自己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并不是“笨”的,这些卡通人物可能比自己要“笨”得多,在这种感情寄托中,能够达到增强这些学生自信心的目的,也能让这些小学生在对这些卡通人物感兴趣的同时,能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4.讲解数学知识,增强自信心
小学数学教师在对这些“学困生”施行了以上各种措施之后,还要鼓励其保持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上课的时候,教师应该重点关注这些学生,确保他们的听课质量;并知道这些小学生能够在课程结束之后,及时复习,而复习除了传统的复习方法之外,数学教师还可以创新更多的复习方法。比如,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鼓励这些学生在学习了相应的数学知识之后,可以要求他们再次讲解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点,讲解的对象可以是自己的父母或者同班同学,让他们以教师的角色去讲解知识点,不仅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知识并不是他们心理上所想的那么无趣,反而是有趣的,还能达到巩固数学知识点的目的。通过这种比较新颖的温习知识点方式,不仅可以查漏补缺,还可以提高他们做题的效率和质量,从根本上转变他们“学困生”的身份。
5.有效疏通及时辅导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成为这些小学生的好朋友,经常聆听他们的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心声,在掌握他们问题所在的基础上,能够及时疏通他们对待数学的心理问题,及时排解他们对待数学知识的负面情绪,争取把他们的这些负面情绪转化为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在解决了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之后,数学教师还应该解决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在批阅作业时,就应该将这些学生遇到的问题一一记录,并在课前、课间或课后对这些学生逐一进行辅导,教师也可以建立辅导小组,让小组长给自己的组员进行相对应的辅导。
通过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情感教育,让这些小学生能够在班级的学习中得到充分的人格尊重,让他们觉得自己与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是无差别的,大家都是平等地存在。这样,更容易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学困生”自身方面
1.转变对数学的认识
小学数学以数字、简单的运算为主,经过数学教师对自己兴趣的正向迁移,这些学生首先要从心理上克服对数学科目的偏见,转变对数学科目的片面认识,克服心理上对数学知识的恐惧,从根本上转变学习数学知识的态度,在数学教师指導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轨道上来。比如,若自己特别喜欢阅读,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这些数学题目变成自己阅读中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一点一滴地去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之后,学习数学知识才不至于那么艰难。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是这些“学困生”最缺乏和最难掌握的,而如何去钻研和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就是要多问多请教,请教自己的数学教师,请教同班的优秀学生。在请教时,不要觉得“丢人或者没面子”,孔老夫子虽然学识渊博,但也觉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不耻下问”,更何况是在学习中出现问题时,更应该去多问,在不断的向老师和同学的请教过程中,不但可以解决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还能学习到科学的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才不至于落于人后,才能不被贴上“学困生”的标签。
3.自觉自主学习
很多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困境在于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和被动学习,不管是在听课过程中还是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从不主动思考问题,不主动学习,要数学教师在后面追着赶着才去学习,这种被动的模式,很容易使他们觉得学习数学知识太麻烦,从而更加被动,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去思考课堂上数学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去发现自己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严格要求自己,为自己定制一定的目标,按照自己的学习状况,将目标细化并分解,确保每日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是一定完成了的,并能够自觉去完成。只有这样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才能不断获得成就和喜悦,从而彻底转化自己的“学困”身份。
三、家庭教育方面
1.父母的日陪伴计划
在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因此,作为“学困生”的父母,要想彻底转变自己孩子的身份,就必须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父母必须为孩子制定相应的日陪伴计划,每日陪伴孩子完成作业,每日检查孩子的数学作业,每日解答孩子的数学问题,每日讲解孩子错误的题目,在陪伴孩子学习数学知识期间,不可做其他娱乐事情,而一定是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相关的事情。
2.以鼓励教育为主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面对自己孩子学习数学的困境时,不应该去批评打击他们,若父母为了孩子的数学成绩低,而一味地打击他们,那给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且更容易让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想要转化“学困”的境地和被贴在身上的标签就愈发不可能。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多去鼓励他们,耐心地指导他们,在指导他们时要注意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如在学习减法时,可以用吃苹果为例,来引导他们真正地认识减法的运算规律,结合生活实际中比较有趣的事情,可以让这些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即使这些孩子在数学学习中每次取得的进步家长都应该去肯定和表扬他们,即便学习又出现了退步,也要告诉自己的孩子没关系。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困生”身份的转变,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不仅如此,家长也应该与数学教师时刻保持联系,从以上各个方面入手,转变这些学生的“学困”身份。
参考文献:
[1]刘晋苏.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现状、原因及转化策略[J].好家长,2017,(39).
[2]王志文.培优补差在小学数学复习中的功效[J].考试周刊,2013,(15).
[3]王文龙.让每一片花瓣都散发芬芳——辅导、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研究与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