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逆反心理与心智化发展缺损关系论述
2020-12-23郝赫
郝赫
【摘要】近年来,一些学校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主要针对目标也指向初中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这与青少年存在逆反心理密切相关。严重的逆反心理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和处理,进而容易引发青少年群体多种病态人格的产生,以及厌学等不良表现,甚至形成攻击行为。以往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与人际关系中换位思考能力有关,而换位思考能力则是青少年心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换位思考能力意味着心智化发展缺损。
【关键词】初中生 逆反心理 心智化
一、逆反心理的定义
逆反心理(Psychological reactance)又称为逆向心理或对抗心理。在本研究中,逆反心理的基本定义为:当个体的自由或自主受到威胁或剥夺,从而对逆反对象产生的不顺从状态的动机或内在心理倾向,主要表现为对立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理论基础
对于逆反心理产生的内部心理机制,尚没有比较明晰系统的解释,但是有研究者将其指向以下几个理论:
1.依恋理论
逆反心理在青春期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非常态”现象,不安全的依恋对于逆反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依恋理论,父母强加自己的想法、感受、行为于孩子,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控制,极有可能使孩子形成不安全依恋。父母对于孩子的心理控制影响了孩子自主方面的发展,并且通过对孩子自主性的控制,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已有研究证明,青少年在家庭中的自主程度越低,其外在的逆反表现就越强烈。
2.心理逆反理论
心理逆反理论倾向于将逆反心理的存在解释为,个体为了恢复自主感知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适应性意义。个体对于自己现在或即将发生的行为,具有绝对的自由意志。若个体感知自己的行为遭受阻止,则其自由意志受到威胁,个体内部会唤起一种动机状态来阻碍自由丧失,即被唤起“心理逆反”的动机状态。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于自主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3.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提出,个体对于自身具有自主控制的权力意识,此意识受到剥夺的威胁时,个体会感受到丧失自主控制,从而会致力于对思想、感觉以及行为上的自由进行控制感的恢复,这是一种内部恢复性动机驱动下的外化努力,可以通过许多途径表现出来,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也就是说,当自由和自主愿望无法满足时,个体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或与成人对抗、不顺从的逆反行为,陷入情绪动荡的风险,并出现抵制父母权利和参与规则破坏的现象。结合部分文献综述总结,逆反心理的危害有很多:逆反心理容易给青少年造成心理压力,严重的会造成心理障碍,出现反社会行为和对立违抗问题。
三、逆反心理的表现
初中生是儿童向成年人迈进的过度阶段,也是出现逆反心理的高发时期,并且存在逆反心理的个体会与成熟个体在认知、情绪和行为等心理状態具体表现均有不同。通过对初中生在课堂情景下的具体行为观察,结合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初中生的逆反表现如下:
1.认知方面
初中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是个体从认知上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并且容易受到非理性认识的影响。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看问题不够全面,思维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存在“自我中心”主导性的认知,他们认为父母过度干涉和插足自己的自由与生活,并且存在心理等同模式,认为自己的所思所想即在客观上是正确无疑的,对于完全的放松和自由存在高度的预期和渴望,更容易对抚养者和教育者产生负性认知,从而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行为处事。
2.情绪方面
初中生逆反心理情绪方面的特点表现在他们的情感比较脆弱,难以区分主观标准和客观现实,极容易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当下的情绪状态判断人和事,情绪时常有波动、易激惹,常处于不稳定的失控状态;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站在他人角度换位思考的理解能力,同时也缺乏共情能力。
3.行为方面
初中生逆反心理在很多情况下存在。如在校扰乱课堂、挑战老师的外显行为,更有甚者,存在拒绝完成学习任务或厌学、甚至逃学现象;在家里,与父母在态度和行为上存在对立,并且拒绝良性的积极沟通;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也会存在人际冲突,如公开挑衅、顶撞,甚至攻击行为。
缺乏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以及情绪不稳定,是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特征,该时期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从具体到抽象过渡阶段,具有很大程度的局限性,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缺少客观判断、界限不清,无法正确感知和觉察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亦无法通过其他人的“第三方”立场审视自己的心理状态,普遍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正确的,不能换位思考、理解别人,并且经常会出现愤怒的情绪,无法合理进行情绪管理、情绪调节能力差,这些表现都与心智化发展缺损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心智化的概念
心智化(mentalization/mentalizing),国内文献也翻译为心理化,是一种富有想象和推理成分的心理活动,可以定义为:觉察、感知以及理解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由此解释人们产生特定行为的原因。此后,Fonagy及其同事对心智化概念的定义以及涵盖范围进行不断地修正、丰富和完善,心智化即指个体通过对于自己或他人在预期、需要、情绪情感、信念和动机的感知基础上,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为其赋予一定的意义,可以是内隐的、无意识的,也可以是外显的、有意识的心理过程,可以概括为,通过自己的立场看别人,通过别人的角度看自己。
Fonagy认为,心智化是一个整合概念,其中包括:共情(Empathy)、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等相关概念。心智化通过对于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解释去理解自己、他人的认知和情绪,从而更好地理解心理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心智化是个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保护性因素。心智化能力具有推论性质,能帮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找到适合的模式,帮助个体通过提高对自己在认知和情绪等方面的能力来提高人际关系质量。
五、心智化的产生
心智化是在依恋的背景下产生的:孩子会通过父母对待自己的行为和方式来理解父母的心理状态,并且感知和习得,从而发展心智化水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会形成对孩子的“镜像”,安全型依恋的父母对于孩子心智化的高水平具有预测作用。也就是说,安全依恋对心智化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正向支持,主要抚养者向孩子传递了一种体验,即自己的心理状态可以被他人感知和理解,這种自己被理解的体验反过来又帮助个体获得理解他人的能力,这种对于他人的理解能力在人际关系的发展中特别重要。儿童早期与照料者之间,通过互动形成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儿童未来对于人际关系处理的内部工作模式。
六、心智化与逆反
基于对逆反心理的定义和表现,我们得出逆反的典型特征是认知具有主观性,对于内部与外部现实的区分界限不明晰,情绪和行为的调控受影响。有研究表明,心智化发展缺损的个体由于不安全依恋的影响,心智化水平低下,在解释自己和他人情绪方面及认知加工过程存在缺陷,有明显的情绪失控表现。心智化概念涵盖了逆反的各个维度,Fonagy认为,心智化对个体自我的认知水平和情绪调节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另外,心智化发展缺损的原始模型与精神分析中的防御理论有关。Bateman认为,心智化发展缺损时产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体验是为了保护自我免受各种伤害,也包括心理上的伤害。这点对于逆反的研究上,有相同的意义:逆反心理是一种主要的自我防御和自我保护的手段。
国外很多文献中已表明,初中生存在逆反心理可以显著预测攻击行为,男性主要存在主动攻击以及外化行为攻击,女性主要表现为反应性攻击以及言语攻击。国内也有研究表明,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就是与父母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匮乏。心智化能力对于安全的依恋关系起到促进和维系作用,同时可以帮助增进人际中的沟通和交流。心智化可以帮助青少年避免暴力和攻击,促进其心理灵活性。
综上所述,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心智化能力水平发展不足,由于认知水平受限,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不足,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提升心智化能力来降低逆反心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曹钧,董爱民,张宁.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相关因素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8,(2) :86.
[2]韩梅,谷传华,王慧,薛雨康.初中生逆反心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人格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6,(05):53.
[3]廖红梅.父母心智化、家庭动力特征和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
[4]邱雯婷.中学生逆反心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
[5]任苇,刘丹.心智化视角下儿童依恋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5) :29.
[6]王倩,杨蕴萍.心智化能力测评技术简介及其应用研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2011,(27):192.
[7]张军红.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策略[D].河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