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

2020-12-23王小芳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弘扬中华中华民族

王小芳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智慧的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社会居于统领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行为准则,起到引领中华民族发展道路的价值作用。 本文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坚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提供智慧源泉和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赓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爱国情怀、人文理念是新时代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和源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

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历史洗礼,传承者中华民族千年的民族精神、文化涵养、道德品质等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充分融入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效的继承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并且充分的发挥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德”文化深刻内涵,同时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文化内涵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社会核心价值观需要长时间逐渐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当代社会发展时代性,经过时间的洗礼凝聚而成,形成的这种社会主义价值观不仅渗透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还具备鲜活的时代影响力。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与核心内容的一种体现,根据现代文明的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明确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向与核心内容。新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价值观形成的根源,社会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美德的一种途径,不断完善、丰富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容可以有效提升人们的行为准则自觉性。

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从古至今,我国历代仁人志士都十分重视做人要怀德。前有古人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忍辱负重保气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今有焦裕禄、孔繁森好干部为人民鞠躬尽瘁,当下抗击疫情英雄江学庆、人民解放军等。这些人民的英雄壮举皆可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的自我修养。《论语·里仁》中表明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做人怀德是君子之所为,人的一生无非就是以德律己,以法束己,做人怀德者为人的正道。而做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却多怨恨是小人之所为。所以《大学》里说“君子先胜乎德。”弘扬古圣先贤、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让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传统的道德价值,激发了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有助于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不断的丰富滋养。我们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赋予中华传统美德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力量。

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爱国理念的形成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经久不衰,始终是激励我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励着众多爱国志士忠贞为国、前赴后继。古书《礼记·儒行》中曾提及到苟利国家,不求富贵;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丈夫矢志,为复国兴”的杨靖宇、“忍辱淡生死,负重卫家邦”的赵尚志、“我死国生,从容去,国殇民恸”的张自忠……这种宁为身死也不投降的爱国情怀是轰轰烈烈的,当代社会虽然不提倡以身殉国,但是依然需要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能够促使人们自觉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发展相连,以国家振兴为己任,从而激发人们心中的民族自尊心。新时期,爱国主义需要伟大民族凝聚力,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当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无论是前线白衣天使,还是后勤工作人员以及全国人们救援物资等方面,无一不体现出中国人民强大的凝聚力及责任担当。习书记提出“凝聚56个民族13亿多人的力量,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共同奋斗、共同培养民族精神是中国的理想信念。一旦确定理想、信念,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力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这种理念至今依然具有闪耀的光芒,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保持长久团结的主要原因,这种中华民族气节正是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奋进新时代,必须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追梦人”的爱国初心。

4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人伦、尚礼仪,其实就是主张人际关系和谐、诚信、友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为人处世原则,大多包含了古人的智慧,这也是当代社会人们建设精神文明的基石,形成良好的精神文明有利于构建社会和谐风气。中华传统文化比较注重自身素质修养,良好的素质不仅可以彰显此人为人处世能力,同时也是古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依据。古人圣贤对人际关系的和谐问题非常注重,观看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处世能力,例如“礼之用,和为贵”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倡导的为人处事的一个基本原则,孔子认为不管是治国理政,还是为人处事都要追求和谐。与人应严于律律己,宽于待人,不能求全责备,不能要求别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这也是孔子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不能把自己的意见、价值观强加于他人,这是人生一辈子应该奉行的一条重要处事原则。这种仁者爱人、讲信修睦的传统思想,产生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实践追求构建了社会和谐风气,促使人们在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中体验轻松愉悦的氛围。自然与人、社会与人应当和谐统一共同发展,强调社会、自然的整体性、统一性,这些都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转换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升华、完善,充分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感染力、号召力,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

综上所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之间是一脉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源泉、奠定了思想基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在实践中不断超越,促使中华儿女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积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需要对中华文化高度认识和传承,结合时代發展特点以及需求深入挖掘,积极探索,从中汲取优秀的营养,提炼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文化精髓,并赋予其时代内涵,与时俱进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共如皋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弘扬中华中华民族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做人美德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季札挂剑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