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年少的心动
2020-12-23珉一白
珉一白
高考结束的那天,我慢慢地走回家,一路欣赏这一年因为忙于高考而错过的风景。
院子里那棵银杏树的叶子是翠绿的,是我见到他时的颜色。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说,年少的时候不要遇见太惊艳的人。
但我觉得,我一点儿都不后悔遇见他。
第一次和陆轩说话,是在高一入学的时候,我埋着头看自己带的书。读到“在那黑压压的眉毛与睫毛底下,眼睛像风吹过的稻草田”这句时,身边有人对我“嗨”了一声。我抬起头来,便撞上了那么一双美丽的眼睛。
“初次见面,你好,我叫陆轩。”他礼貌地说道。
“你好,我叫陆瑾。”我回道。但我心里知道,我们并不是第一次见面。
“好巧,我们是同姓,现在又是同桌,五百年前是一家啊!”他说道。
我笑了一下不知道回什么,准备翻开桌面把书收进去。
“陆轩!你也在这个班!”一个男生突然冒出来,“砰”的一声压在我桌上,要不是我收手快,就被压住了。但我习惯性地忍住了脾气,不想惹事。
这时陆轩不高兴地说:“你差点压到别人手了知道吗?高中了还这么毛毛躁躁!”
我抬头看了陆轩一眼,正好瞟到那个男生看我。他说:“她谁呀?你朋友?”
陆轩说:“陆瑾,我妹妹!”
对方没问他哪里冒出个便宜妹妹,悻悻走了。他笑了一下,说:“他就那性格,别和他计较。”
我摇摇头,说了句没事。
我们真正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他们家搬来不久的时候。
有一天放学,听见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吉他声,我望过去,一个我没见过的男孩坐在银杏树下,弹着我没有听过的歌。他没看我,但我看到了他的眼睛,闪着张扬迷人的光,火烧云在他身后放肆地燃烧。红艳的火烧云,翠绿的银杏树,抱着吉他的男孩子,定格在了我心上。
熟了之后他就老问我为什么看上去不开心。我没觉得自己不开心,只是经历得多点罢了。并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帆风顺的,我这么认为。他看着沉默的我,若有所思。
他在班里特别受欢迎,下课身边围了一圈人,他老是喜欢把我拉进去一起聊天,美其名曰:“你作为班长,要走群众路线。”
有一天,陆轩晚自习下课和我一同回家,摸了半天摸出一个东西塞我手上,说:“生日快乐!”
我定睛一看,是个艾莎的钥匙扣。
他说:“在我看来,你也是个公主,很强大的公主。”
我静静地看着他,认真地说了句谢谢。我没有问他是不是知道了什么事,他也没有一点儿要提的意思,我们就这样默契地回了家,从朋友,变成了好朋友。
我们一直做着同桌,直到高二的一天,他和我说:“陆瑾,我准备出国了。”
我很想记不起那天天空的颜色,那样我就能忘了那天我仰著头,平复自己情绪的样子。
“为什么呢?”我问。
“父母离婚啦,妈妈想带我去姥姥姥爷那边。”他深吸一口气,故作轻松地说。
他走前还请了好多玩得好的朋友一起吃顿饭,我也去了。散伙的时候,他抱了我一把,周围起哄声此起彼伏。
“叫嚷什么!”他佯怒道,“陆轩,陆瑾,五百年前是一家知道不?这我妹妹!以后大家多照顾她点儿,她当班长不容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应着,可我就一直看着他。
他出国前的最后一面见的是我,在那棵银杏树下。
他说:“我要走啦,可我不放心你。”
我挤了个笑容,说:“我可是强大的公主,有什么不放心的?”
“那也是。”他也笑了。
我没有哭,因为妈妈从小就告诉我,生命中遇见的人,都只能陪我走一段路。陆轩只能陪我到这里而已。
他最后说:“我和你一样啦,和你一样的人很多的,没什么大不了。”
我想起小学时,妈妈有一次打电话,哭着说:“陆瑾那么小,班里的那个胖胖的男生老是欺负她。”
那时我们这个小地方思想并不开明,单亲的孩子容易被欺负。可我没有想过妈妈会知道,而且还会因为这个伤心流泪。
后来我就决定我要变得很强大,以后带她离开这里。所以我努力学习,努力当好班干部。只是我没有想过我的人生会遇到一个浓墨重彩的男生,他张扬放肆,但会注意到我差点儿被压到手,会说你是一个强大的公主,会告诉我没什么大不了。
我还是不相信童话,但我带着那个艾莎,走过了紧张煎熬的高三生活。偶尔我会想他,望望那个银杏树,看看天上是不是有火烧云,但我不会哭。
他注定不止在我的人生留下厚重的一笔,他一定会惊艳很多人。他是我年少的心动,也是我年少的欢喜。
心理小贴士:
麻烦别人反而更容易跟对方关系变亲近。(前提是不能真的给对方带来烦心的大麻烦,还有不能借钱!敲黑板!!)
从小父母都是教育我们:“没事不要麻烦别人,自己能完成的事件尽量自己做”,社会上也一直为这种观念为正确的导向。因此很多善良、怕麻烦和不太自信的人,事情都会自己处理,几乎不会请求别人帮忙,认为麻烦别人这件事是错误的。然而,这类“好人”的人际关系,却都不太好。因为,当我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时,跟对方就缺少了建立关系的缘由,没有互相往来的交集,关系当然无法更进一步。美国18世纪的政治家、物理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换句话来说就是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好感,主动开口是没坏处的。因为他本人曾经通过向一个不喜爱他的议员借书,从而关系破冰,最终成为了要好的朋友。这种心理效应被称为富兰克林效应。
列夫·托尔斯泰也曾经写道:“我们并不因为别人对我们的好而爱他们,而是因为自己对他们的好而爱他们。”
这种心理效应不仅在人脉关系上适用,在爱情上也是同理。钱钟书先生在他著名的《围城》那本小说里说:“男女间,一借书,问题就大了。借了是要还的。一借一还,两次接触的借口。”
当然,麻烦别人也需要适度,谁都不喜欢一个麻烦精。最重要的是,“麻烦别人后应该给予适当的回报”。有借有还,才是最合理的相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