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与探索

2020-12-23郑明国

考试周刊 2020年95期
关键词:探索有效策略高中生物

摘 要:高中生物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探索,生物教师们要本着以学生为核心的原则来进行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向的优化和重组。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进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对于辅助教学设备如电子白板、多媒体、计算机等要进行更加科学的运用,从而促进生物教学创新活动的进行,为学生指明学习的道路和方向,引领学生开展更加积极的学习活动。在文章中针对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和探索活动进行研究并且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生物;创新;探索;有效策略

智能化、信息化是“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征,对于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活动而言也是如此。生物科学研究的前沿内容正在逐步地渗透到高中的课堂上,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产生更多的积极作用。教师不再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束缚,只是紧紧地围绕着课本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而是紧跟时代的步伐,突出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的相关原则,来对于自身的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进行研究,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帮助学生进行创新。

一、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活动所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生物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当是学生。生物教师应当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态度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创新活动,不能偏离这一方向,而是应当对于现有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与此同时,对于现有的评价标准和教学标准要进行科学的改进,让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的得以突出,让学生感受“互联网+”的时代要求,感受高中生物教学的魅力所在,才能真正地提高整体的创新效率。因而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来开展创新和探索活动是极为重要的。

(二)科技性原则

科学技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适应了时代发展的。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正在得以普及,并且对于高中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高中生物教师不应当死守教条主义,而是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增添更多的科学技术手段,让同学们认识更加先进的生物教学设备以及生物实验材料,从而培养學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先进的显微镜、操作难度较高的生物实验、复杂的生物知识点都要进行讲解,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对于一些新的技术设备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进行。

(三)创新性原则

高中生物教学活动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进行创新,对于学生的知识预习的方式以及知识巩固的方式进行创新。带领学生进行科学的延伸和探讨,从而使得创新性原则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要避免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束缚。体现更多的创新元素,从“互联网+”的背景下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讨,对于备课方式和备课内容进行创新,寻找更多的创新着力点才是教师所应当思考的内容。

二、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与探究策略

(一)注重运用互联网开展积极的备课活动,以促进教学内容的创新

“不打无准备之仗”应当是高中生物教师所推崇的。生物课堂上如果教师的准备活动充分而有效,那么学生的知识探索和能力培养也会有条不紊,双方之间的沟通互动也会更富有成效。互联网普及和运用为教师的备课活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学网站上的教学PPT和教学视频会充实教师的备课活动,最前沿的生物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唾手可得,这都是“互联网+”时代的“福利”。高中生物教师更应当合理地运用互联网和相应的计算机设备来开展更加积极的备课活动,从而为生物教学活动的创新打下基础。

例如,在对于孟德尔第一定律以及孟德尔第二定律进行备课活动时,生物教师就选择在互联网上寻找和孟德尔有关的视频以及影视作品,将相应的桥段进行准确的迁移,将孟德尔的生平事迹带到课堂上来,让同学们认识孟德尔,认识孟德尔定律,从而进行更加积极的课堂导入活动。教师在对于孟德尔定律进行备课时要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遗传研究成果进行更多的涉猎,准确的选择出合适的素材,完善教学PPT,甚至要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让同学们认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本质,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这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打下基础,同时可以帮助生物教师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完善备课资料获取的途径,使得生物教学探索工作得以顺利推进。教师甚至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遗传定律有关的导学案。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内容的填充和完善,从而做到积极准备,积极应对,合理地运用互联网以及相关的技术设备来提高整体的备课效率。

(二)注重构建生物模型以提高创新教学的整体效率

深度学习以及延伸学习是同学们探讨生物知识、提高生物学习效率的必经之路。很多生物知识理解起来难度很高,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为薄弱,此时要想真正地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就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准备工作,做到积极创新和积极探索,帮助同学们构建生物知识模型,对于所需要学习的生物知识追本溯源,探究背后的思想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和学习思维的创新,重视知识学习的过程,而并非仅仅关注结果。开展思维探究构建思维模型,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如,很多学生对于细胞分裂的过程和内容存在一些疑惑,但是无法合理地运用互联网和相应的技术设备来进行探索活动,从而打消疑惑,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数学教师在帮助同学们构建思维模型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解答如下问题: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特点是什么?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什么?如何理解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这样的新概念和新知识?鼓励同学们运用互联网来搜集相应的定理和定义,对于这些概念知识进行更多的探索,让同学们做思维模型的构建者。教师从网上下载一些和减数分裂有关的动画演示视频,然后运用电子画板来进行模型的构建和演示。教师可以运用红色线条和蓝色线条来标示染色体,并且加以区分。假设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四条,画出不同的图形来模拟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后期,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后期的染色体。同时对于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进行模型的构建活动,鼓励同学们分小组构建模型,对于染色体的形成过程可以有更多的探讨和合作。高中生们会对于减数分裂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染色体模型的构建过程更加的熟悉。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于互联网以及相应的技术设备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教师沟通交流的频率也在不断地得以提高,甚至在构建数学生物模型的过程中互相答疑解惑,共同应对疑难问题,并且排除学习的障碍。

教师也可以运用手机将学生所制作的生物模型拍照或者拍成视频,上传到班级群中依次播放,开展相应的展示活动,引导学生对于减数分裂的特征和内容进行探讨以及共同点评。同时学生要指出构建模型过程中的具体错误,并且分析原因、加以纠正,深化学生对于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变化的理解程度。科学的运用沟通交流的工具和平台从而真正地做到交流方式的创新以及分享方式的创新,让“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三)注重开展教学评价,以提高生物教学创新的效率

高中生物学科有其自身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式,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点的总结以及学习方法的总结,做到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地体现出生物教学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相关特征。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根据实际状况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和知识总结活动,运用更多的信息技术来构建生物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创新打下基础。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合理地运用课后习题和教辅材料来对于现有的评价方式进行创新。鼓励同学们结成评价小组,对于其他人的学习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并且不断地学习和仿效,发现更多的创新点才能提高探索的效率。

例如,在對于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DNA和姐妹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探索时,生物教师注重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总结,运用数据库技术为每个学生都构建了这样的知识评价和巩固图表。根据学生的积累情况进行科学的完善,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规律总结情况开展更多的探讨。对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精细胞染色体数目、DNA数量、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进行规律总结。

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合理地运用相关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工具,搜集更多的教学信息,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巩固情况开展更加多维的评价活动,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同时对于这些信息技术设备进行更加科学的运用,使得生物教学评价创新的特征更加明显。与此同时,生物教师也要鼓励同学们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评价,让教师可以第一时间收集相应的信息,从而为自身教学活动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地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师生之间可以做到共同促进,共同合作,这才是“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创新和探索的本质要求。

三、 结语

总之,“互联网+”时代背景要求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现有的技术设备来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生物教学活动的创新以及教学理念的创新。越来越多的生物教师选择依托现有的技术设备和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解决知识探索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思辨,从而不断地取得更多的学习成果,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现有的一些问题正在逐步地解决,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框架正在逐步地得以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活动会取得更多的成就,为培养具备新思维、新理念、新梦想的现代人才而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碧野.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华夏教师,2019(30).

[2]彭雪莉,王任翔.基于“互联网+”的高中生物混合式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0(1).

[3]李成芳.“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前置性学习运用微课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

作者简介:

郑明国,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厦门市新店中学。

猜你喜欢

探索有效策略高中生物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