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提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20-12-23卢裕文

考试周刊 2020年95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应用高效课堂

摘 要:课堂提问是保障学生学习积极性、专注思考的必要手段之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根据课程教学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适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极具目的性和实践性,是促进教与学的必要策略,借助课堂提问形式的教学互动,在有效的师生沟通中逐步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文章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策略,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应用;高效课堂

一、 引言

课堂提问艺术是教师在教学实践過程中,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课程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积极思考,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就曾提出: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并在不断的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由此可以看出,课堂提问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性意义的。鉴于此,在日常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促使课堂提问与课程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提升传统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 课堂提问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学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与时俱进地发生着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也在逐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课堂提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对传统教学过程中完善与补充,同时也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有效的提问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在主动地参与与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辩证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学习认知特点和课程教学需要出发,科学化设计课堂提问问题,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综合学习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 课堂提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要贴近生活实际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生活和学习中随处可见课程教学内容的渗透。在日常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设计课程教学思路,借助学生们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内容,设计教学问题,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在这样熟悉的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指导学生根据生活以及学习经验进行主动的分析,有效促进教学问题的深入,从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学生参与程度,为教学互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凝聚价值追求》这一章节的内容学习过程中,其中一个知识点就是要通过教学互动的开展,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激发和鼓励学生参与本章节内容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港珠澳大桥”建成时的场面,并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在新闻图片中面对港珠澳大桥,民众们都在欢呼雀跃的庆祝,这样的场面是既是国家的大事,同时又是时事政治考试考查的考点素材。在学生积极交流感想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课堂提问的形式引发学生更进一步地思考:“港珠澳大桥建成依靠什么呢?”在教师教学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都能够积极地参与思考和讨论中去,在教师的点拨下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传承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不仅培养了学生爱思考、会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在学生心中埋下了关系国家大事的意识,升华了课程教学的质量。

(二)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要富有趣味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对富有趣味性的学习内容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本身是一门相对较为枯燥和乏味的内容,单一的依据课本知识进行照本宣科的讲授很难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这一实际教学情况,在应用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融合课堂教学的内容,赋以趣味性的问题设计,丰富课堂提问的形式与内容,借助案例素材、新颖的问题形式等手段,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丰富学习体验,进而诱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思考和探究。例如,在讲解《凝聚法治意识》这一部分知识时,如果只是单一地照本宣科讲授公民的责任和法治政府等相关内容,学生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更不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影响知识的吸收和内化。此时在课堂提问的环节,教师就可以借助问题设计,为学生营造具体的问题情境,为学生们展示法制和学生的关系网:“观察图片内容,图片中都有谁?人民政府是怎样为民服务的?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在教师的问题驱动下,学生都在认真地观察图片内容,同时借助自己已学的知识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究与法制相关的内容。通过这样具体的问题情境设计,在提问的过程中将枯燥的知识学习变成了富有趣味性的网状图,学生在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身的责任意识。

(三)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课堂提问教学策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借助问题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的过程,通过教师问题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都能够从传统被动地接受式学习逐步转向积极主动地探究和思考过程。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简单的为题代入,也不是教师教学的即兴发挥,而是通过备课环节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科学设计教学问题,在提问环节时针对当节课堂所学内容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问题,对培养学生思维辩证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讲解《维护祖国统一》这一课时的知识点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是使学生了解“一国两制”的政策以及其实行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在导学环节为学生播放《七子之歌》的音乐,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一国两制是什么?国家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学生通过预习可以简单地回答出教师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问:“在‘一国两制中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国家?实行‘一国两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关于民族复兴的责任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问题,随着课堂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点拨下围绕课本教材逐步解答。在完成问题回答的过程中,本节课程知识点内容也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同时学生也在探究和思考中逐步形成爱国主义的价值观。

(四)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要注意难易适中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提问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由于每个学生自身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特征,在设计提问的问题时要充分把握好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在贴近生活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合理化设计问题难度。提问问题设计过难,会打击学生参与思考和探究的积极性;过于简单则不能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同样会影响提问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日常和学生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程度,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合理化设计提问问题。例如,在讲授《建设美丽中国》这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正确分析我国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等相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先从课前社会实践活动入手,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基本国策。然后在学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情节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为什么要重视生态文明?你认为建设美丽中国要从哪方面入手?”先从简单的教学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参与,然后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一步升级问题:“如果不重视生态文明会有什么后果?怎么协调我国人口、资源以及环境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可以将一些开放性和层次性的问题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讨和分析,借助辩论会、小组讨论的等方式,在解决教师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我国绿色发展的现实性意义。

(五)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要有开放性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尤其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提问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单一认知型的问题设计,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问题时,教师要兼顾开放性地设计思路,借助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发散学习思维,在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在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例如,在讲解《共圆中国梦》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提出以下开放性的问题:“在共筑中国梦的发展历程中我国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在哪一刻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自信?”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学生们可以从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等多个角度出发去思考和感悟。在问题驱使和教师指导的帮助下清楚地认识到,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复兴是经过几代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实现的,作为新时代的国家接班人,中学生更应该展现出中国人的自信与骄傲,与国家共同进步成长。通过这种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学生在参与探究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国逐步感受到了作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感,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升华了课程教学的目的,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四、 总结

课堂提问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以及开放性的教学问题,吸引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学习,在双向沟通的教学过程中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秦振华.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课堂提问[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93.

[2]李秀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2016(9):58.

作者简介:

卢裕文,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陈东学校。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教学应用高效课堂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