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英语分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0-12-23高岩
摘 要: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所关注的重点,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虽然可以做到对人才的大面积培养,但是却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发挥,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了初中英语教学的难点所在。分层教学法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文章将对通过分析分层教学法的概念与教学特点,对分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创新能力
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落实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英语教师一直关注的课题之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引导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能力。教师要因材施教地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通过良性竞争实现自我超越,进而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一、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概念
所谓分层教学,陈漱逸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分层教学就是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不同层级,并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通过分层教学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出,分层教学需要教师创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马双来曾这样说过:“教师需要通过班级授课模式建立分层教学,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与接受能力把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并按照对应层次因材施教,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差异,对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也要进行分层设置,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与练习方式,实现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由此可知,分层教学需要教师结合不同学生的自身差异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不断拓宽他们的知识层次,对学习能力稍弱的同学教师要放慢教学速度,帮助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有效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分层教学也要求英语教师熟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科学地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并保证每一层级的学生水平旗鼓相当,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秉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挖掘出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二、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优势概述
(一)教师可以充分关注学生的不同差异
在对初中英语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需要设置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讲解课堂内容之前,教师也需要设计多种教学内容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大多单一,而且无法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虽然有时会被动地调整教学内容,但也是在发现教学内容无法适合所有学生的前提下才会进行,这无疑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做到因人而异,也就不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分层教学更加注重教学质量
有的英语教师简单地认为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来布置教学任务,例如对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就安排他们阅读两篇短文,能力稍弱的学生则阅读一篇,对自主能力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全部掌握课本单词,对自主能力差的学生只要求记住80%即可。这种做法虽然符合分层教学因人而异的设计理念,但其实是无效的,对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无论是阅读一篇或是两篇短文,对他们来说都没有很大压力,过多的阅读理解都只是机械地重复而已;而对于阅读能力稍弱的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他们也很难找准学习要点,完成正确的阅读理解。所以分层教学法要注重教学质量而不是注重教学数量,一定要因人而异,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并通过不断提高任务质量,从而实现真正的分层教学。
(三)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教与学本身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需要在不断地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与进步,并努力完善自身不足。所以教与学必须做到有机结合,才可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学习任务,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概述
在对初中英语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要以因人而异为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学生层级,设计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与授课内容,并为不同层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促进所有同学全面发展。
例如以南京市某中学七年级两个班的同学为例,他们拥有共同的英语教师,七年级1班选做实验班,本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1人;七年级2班作为对照班,本班共有学生41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20人。两个班的同学在七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考试中成绩不分伯仲,教学环境与教学设施也没有明显分别。
(一)分层教学法的研究目的
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2. 利用分层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3. 通过分层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不同层级,让学生在旗鼓相当的对手中通过不断竞争,取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在竞争中建立合作学习模式。
(二)分层教学法的研究过程
1. 学生分层
实现分层教学法的第1步骤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分层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前提,需要教师详细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并对他们的性格、爱好、特长有一定了解。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起点,并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
英语教师在通过对七年级1班上学期英语期末测试卷的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后,决定把本班40名同学分成三个层次,即A、B、C三层,其中成绩理想的11名同学作为A层,成绩中等的20名同学作为B层,成绩不理想的9名同学作为C层。A层同学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强,并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B层同学学习成绩中等,也代表着大多数学生的现状,虽然具备较为强烈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尚显吃力,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C层同学普遍对学习没有兴趣,英语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甚至不能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也大多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分層原则
(1)保证分层标准的多样性
虽然英语成绩是实现学生分层的主要标准,但是教师也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爱好特长,做到科学合理分层。
(2)保证分层过程的流动
通过一段时间的分层教学,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现有分层结构,保证分层过程的流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一直处在一个适合自己的层级中。
(3)保证分层的灵活性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后,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建立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保证每个小组都具有不同层级的同学,实现学生的互助学习,帮助学生创建紧张合作的学习气氛。
(三)学习目标分层
分层教学需要面对的是所有学生,所以教师也要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要帮助学生找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本次实验的学习目标分层如下:A层同学在熟练掌握英语知识的基础上,要不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B层同学要不断巩固与扎实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切忌眼高手低,改变自身学习方法,养成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C层同学要敢于表达自己,努力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建立学习英语的兴趣与自信,掌握课堂上老师所讲解的内容。
例如以英语作文为例,各层同学具体的学习目标如下:A层同学不仅要准确地翻译英语语句,更要运用恰当的介词以及连词并结合一些复杂句型,使译文流畅优美。B层同学需要利用句型和词汇翻译出语句,并使文章通畅,无明显语病。C层同学只需抓住句子重点,做到对句子的简单翻译即可。
(四)教学任务分层
教学任务分层是分层教学法中最难的部分,对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实验的教学任务分层主要为:给予A层同学明确的学习方向;引领B层学生一起学习;对C层学生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掌握课堂内容。课堂教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一定要保证C层同学可以充分理解课堂内容,跟上老师的节奏,并且在课堂中适当拓宽一些知识点,增加挑战性,为A、B两层学生延展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且A层同学还可以为B、C两层同学答疑解惑,实现班级的共同进步。
教师要在课堂中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并结合问题难度让不同层级的学生回答思考。例如对于一些简单的、在课文中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就应该让C层同学回答,并给予必要的鼓励与引导,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与信心;对一些答案不明显或者需要稍加思考的问题可以让B层同学回答,在思考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在大多数学生都束手无策时,教师就应该选择A层同学来回答,通过他们的努力思考,提高同学们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保证C层同学有机会回答问题,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找准自身定位,不断向更高一层的学习目标而努力。
(五)分层教学后学生的成绩分析
在对七年级1班进行分层实验后,英语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有所改善,通过与上学期期末成绩进行比较,发现有4名B层学生进步明显,可以进入成绩理想区域,10名C层同学均取得很大进步,有5名同学可以进入成绩较为理想区域,成绩对照表如下:
与七年级2班相比,1班成绩进步明显,对照情况如下:
综上所述,通过上海市某中学的实验对照可知,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进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对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的综合养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不仅适应了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教育方法的一种创新与完善,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永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J].名师在线,2019(24):22-23.
[2]王丽.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10):49-51.
[3]陈飞飞.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115.
[4]李贵民.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大众,2007(3):26.
[5]刘辰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780.
作者简介:
高岩,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共青团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