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老战士和大学生村官的“三笑”情缘
2020-12-23裴义红
裴义红
这是新四军老战士真情关爱一个大学生村官的故事。
一看一笑 小荷才露尖尖角
郭碧玉,盐城市亭湖区人,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2007年,江苏省选派1011名大学毕业生去经济薄弱地区任村官,时年23岁的郭碧玉主动报名,有幸被选拔上,派往革命老区盐城市射阳县。射阳将其下派到当时的省级贫困乡镇——四明镇,镇里又将她派到全镇最贫困的新南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
没过多久,省委组织部和省老干部局开展“离退休党员干部牵手大学生村官实践活动”。时年81岁的江苏省纪委厅级离休干部王应勇得知,兴奋不已,育新苗培育年轻人是老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啊。他积极报名,并主动要求到苏北沿海贫困地区。在组织部门的安排下,他牵手射阳县四明镇新南村的女大学生村官郭碧玉。
见面会上,郭碧玉见与自己牵手的是一位年过八旬的瘦小老者,是离退休干部中年龄最大的,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一个80多岁的老人,还要人照顾呢,能帮助自己做些什么?
郭碧玉哪里知道,王应勇的经历可不寻常,是当过新四军的老干部。战争年代,他抗击过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为人民立过功。和平年代,他转到纪检监察战线,与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斗争,为人民建立了新的功勋。离休后他人老心不老,初心伴余生,积极参加公益事业,为群众做了许多好事、善事,受到了广泛好评。见面会上,王应勇鼓励郭碧玉,在大学生村官的岗位上好好干,自己会尽全力帮助她。
王应勇说到做到,通过写信、打电话、寄相关学习材料等形式,奉献真情关爱。
在集镇长大的郭碧玉,刚开始很不适应贫困的农村生活,走不完的田埂,跨不完的沟渠不说,主要是村民对她这个大学生村官不理解,不信任,认为这些娃儿都是“飞鸽”牌,在村里镀两年金会飞走的,因而心里有想法不对她说,别的村干部办事情也不同她商量,她只能当“客人”,跟在村干部后面做“尾巴”。尤其是同来的几个大学生,通过调动和考公务员,陆续离开了乡镇,镇政府的宿舍里没了往日的热闹,只剩下她孤零零的一人,感到很苦闷。
王应勇得知此事,长途电话一打就是近一个小时。他觉得有位名人的话很有哲理,便在信中摘录寄给郭碧玉:“在人生路上,想好了再走,是个智者;走完了再想,是个愚者。边走边想,是聪明人;聪明的人总是急着赶路,急着赶路的人,不一定是走得最远的人。”他还叮嘱郭碧玉,作为大学生村官,一定要安下心,扎下根,扑下身子干,只有干出成绩来,才能获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才能走得更远。
王应勇寄的名人名言和叮嘱,对郭碧玉的启发很大,使她把心留在了新南村。如何使群众脱贫致富?她觉得光干传统农业难致富,只有搞副业才能走上致富路。可是副业从哪里干起呢?村民顾正启家的状况,令她眼前一亮,顾家的养鸡场已办了10来年,每年都有近10万元的收入。对呀,养鸡既能让村民脱贫,又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挂钩。当她向村民和盘托出自己的想法时,村民个个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原来,村民是很现实的,鸡不是那么好养的,不见成效,谁愿意跟你干。
这时,村主任顾正立站了出来,对郭碧玉说,我们要带领村民干,首先要做给他们看,我与你合办一个养鸡场,投入一家一半。办养鸡场,两人算了一下,建鸡舍加上饲料和其他设备,至少投入40万元,一家一半就是20万元。郭碧玉工作不多久,手头只有3万元积蓄,还差17万元,怎么办?郭碧玉向母亲预支了嫁妆钱,将20万元凑齐,终于将养鸡场办了起来。
远在南京的王应勇,闻知郭碧玉开始创业,在新南村打响了第一炮,非常高兴,表示要到新南村来看一看,给郭碧玉鼓鼓劲。省纪委领导考虑其年老体弱,特地派了一个干部陪同。2010年初,他俩风尘仆仆地从南京来到了新南村。王应勇顾不上休息,召开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村干部参加的座谈会,现场参观郭碧玉的养鸡场,越看越高兴。当听说村里进行土地平整和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办其他副业缺少资金时,王应勇当即表示要向上级汇报,积极争取。
在王应勇的悉心帮助下,郭碧玉在新南村干得风生水起,概括起来有4个“一”:养大“一只鸡”,她和村主任牵头办起了全镇第一家大型养鸡场,养鸡上万只,年赚10多万元。种好“一棚菜”,流转土地建蔬菜大棚400亩,让前来承包种菜的村民增收。搞活“一片水”,新南村水塘多,水面广,过去没人管,成了野塘。郭碧玉带领村民挖塘清淤,辟出千亩鱼塘,养鱼养蟹,养鸭养鹅,使水面得到充分利用,产生效益。提供“一批岗”,村里办起了服装、菊花加工、芦苇编织等小厂,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从而富了他们的口袋。
郭碧玉奋战新南村取得显著成绩,受到重用,不仅由村支书当上了副镇长,还在全县大学生村官中第一个担任了团县委书记。
小荷才露尖尖角,王应勇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对郭碧玉的赞扬,深感自己牵手的这个女大学生有作为,不简单,不由得开心地笑了。
二看二笑 肩挑重担跑得快
2012年下半年,盐城市为大力培养年轻干部,特地拿出10个镇长的岗位在全市招聘选拔,条件是副科级干部,年龄在28周岁以下。郭碧玉正好符合条件,县里积极支持她去报考应试,郭碧玉不负众望,在全市58名考生中,以笔试面试第一的成绩,荣登榜首。
县里为了锻炼郭碧玉,给其压担子,让其到经济较为薄弱的长荡镇当镇长。
当镇长和当村干部不一样,郭碧玉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担心挑不动,当不好。
远在南京的王应勇,及时打电话和来信鼓励,话题就是一个,年轻人要敢闯敢干,迎难而上,在新的岗位上干出新的成绩,不辜负领导和群众的殷切希望。
得到鼓勵,郭碧玉信心倍增,决心在县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带领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在“跑得快”上下功夫,让长荡镇由射阳的“边缘”变成“前沿”。
郭碧玉在长荡镇先干镇长,没过多久又担任镇党委书记。随着她职务上的变化,长荡镇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工业转型升级。盘活存量厂房1万平方米,一年开工4个新项目,其中就有亿元以上的项目。利用靠近盐城的优势,建设新兴产业集中区,承接大市区机械、电子类产业转移项目。
在全县第一家打造商贸街,“互联网+”平台,开拓电子商务模式,催生发展活力。若是说简单点,一台电脑就能创业,可以帮助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大学生村官以及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重点抓镇内万亩现代农业园建设,做好与省农科院共建的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基地,与上海农科院对接的稻、鳅共作试验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利用土地整治項目实施的机遇,建设一个高科技方面的“绿色大粮仓”。
集中精力财力,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如:投资1500万元的中和等村末节渠系工程,投资2000万元的农村路桥建设工程,投资35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提升工程;全镇672户、1090人纳入农村城镇低保,103名“两困”对象得到托底救助;投资500万元的镇敬老院创星工程已通过省三星级敬老院验收;留守儿童快乐家园全面建成使用……
一个又一个喜讯传来,王应勇欣慰不已,又动起了到长荡镇看一看的念头。此时他已年近九旬,身体也大不如前。家人和朋友相劝,年纪大了,不宜出远门,实在想要了解长荡的情况,让郭碧玉到南京来当面汇报不就得了。可王应勇却摇摇头说:“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腿脚还能动,百闻不如一见,我要到长荡去看一看,领略一下田园风光,也为小郭打气鼓劲。”
在一个油菜花盛开的时节,王应勇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在省纪委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从南京来到长荡,刚下车他连水也没喝,就催着郭碧玉领她出去看一看。看企业,看庄稼,看绿化,看果蔬,看道路,看农房,映入他眼帘的处处是美景。当他经过整治的万亩良田,一眼望不到边的麦子已经抽穗,在微风吹拂下,腾起阵阵细浪,让他赞叹不已;金黄色的油菜花就像金黄色的地毯铺满大地,使他心旷神怡;蔬菜大棚内,长满了各种时令蔬菜,嫩绿绿,水灵灵,他抚抚这,闻闻那,开心得像个孩子。在镇敬老院,他看到的是窗明几净的房舍,闻到的是飘香的饭菜,接触的是脸上挂满笑容的老人,感到由衷的高兴。
晚归时,车子行驶在宽阔的乡间道路上,路两旁绿树成荫,直刺蓝天。王应勇又是一番感慨,这时,郭碧玉动情地说:“王老啊,咱长荡能有今天的发展,也有您一份功劳呢。瞧,这绿树、果树是您写信叫栽的,林下经济是您倡导的,部分农田整治和一些乡村道路修建的资金,是您向上争取的,还有……”
王应勇哈哈一笑:“哪里哪里,这是党和政府领导的好,是你这个书记努力的结果啊!”爽朗的笑声传出车窗外,在广阔的原野上回荡。
三看三笑 新的岗位谱新篇
2016年6月,郭碧玉在盐城市上千名大学生村官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阜宁县副县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
在纪检监察战线深耕多年的王应勇,在为郭碧玉高兴的同时,首先想到的是,衙门大了,庭院深了,聒噪的蛤蟆也多了,能否经得住各种诱惑,对这个手握实权的年轻副县长来说,尤为重要。他每次给郭碧玉写信,都要讲廉政,敲警钟,有时还寄省纪委的相关警示教育材料,要其吸取那些被查贪官的教训,守住底线,莫踩红线。
王应勇还告诉郭碧玉,如今是创新的时代,当上副县长,除了不忘初心、守住廉政这个底线外,还要在工作上有所创新,在新的岗位上创造新的业绩。
郭碧玉牢记王应勇的叮嘱,在廉政上严于律己,在工作上坚持创新,很快打开了局面。
阜宁县是农业大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郭碧玉,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跑遍了阜宁的乡乡镇镇,踏遍了许多田埂地头,很快了解并熟悉了情况,打下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她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发展创意、精致、体验农业,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创牌、塑牌、用牌力度。在她的努力下,阜宁县的“生态三宝”,即阜宁大米、阜宁黑猪和阜宁西瓜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打进了上海、南京等地的市场,从而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阜宁的农旅结合,在盐城甚至在省内也较有名气,“农业+景区”“农业+旅游”搞得有声有色,不仅做美乡村,也鼓起了农民的腰包。这些成果的取得,郭碧玉付出了不少心血。
一次,王应勇看到《南京日报》登载的某地加强农技人员培训的报道,不由想到郭碧玉在阜宁抓农业,搞创新,一人即使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必须发挥所领导的干部和农技人才的作用,应该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培训。为此,他特地将这份报纸留存下来。不久,省纪委的一位同志要到阜宁出差,王应勇闻知,委托其将这份报纸转交给郭碧玉。
郭碧玉在副县长岗位上不时传来好消息,王应勇感到由衷的高兴。他多么想再到阜宁看一看,到现场瞧一瞧啊!然而身体却不允许了,此时的他,已经90多岁,不仅患癌开过刀,且有较为严重的心脏病,手术时放了6根支架,离不开床铺,不能到现场看了,他感到很失落。
第二年春天,郭碧玉到省委党校学习。得知这一消息,王应勇很高兴,党校离家不远,他挣扎着从床上起来,要去党校看望自己的这个牵手人。这时,郭碧玉打来电话,说“王老您年纪大了,还是我上门来看望您,向您汇报吧!”
在王应勇简陋的居室里,郭碧玉一边喝着热茶,一边汇报自己当副县长几年来的工作情况和阜宁县农业农村的新变化,听得王应勇如痴如醉。是啊,眼前这个当年离开校门没有什么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到基层锻炼,从村官起步,如今迅速成长起来了,能担重担,挑大梁了。作为一个参加革命工作多年的老同志,看到年轻一代茁壮成长,能不高兴吗?他不由得再次开怀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