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类的祭奠
2020-12-23徐志耕
12 月13 日,这个血泪凝成的日子,已经法定为国家公祭日。
2020 年12 月13 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83 周年,推出此文以祭奠30 万死难同胞的亡灵,让我们铭记历史!
——编者
每当冬月,我的心便沉重起来。石頭城那凄厉的警报声把我带回到并不遥远的岁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我与30万遇难者有了永远割不断的联系。
那是1985年的8月,南京城矗立起13块石碑,每一块石碑都记载了1937年冬天侵华日军血腥屠城的铁证。面对沉痛的历史,我开始在茫茫人海和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寻找血染的记忆。1987年12月,我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出版发行。这是对死难者50周年的祭奠。
12月13日,这个血泪凝成的日子,已经法定为国家公祭日。这一天,群山低首,山河呜咽,警报声响彻长空,14亿人垂泪默哀,出席祭奠仪式的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大屠杀幸存者和他们的后人,有工人、农民、学生和干部,还有来自五洲四海的外国友人。南京大屠杀是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制造的全人类的悲剧,全人类爱好和平的人们深切悼念30万遇难者,这是全人类的祭奠。
为了和平,牢记战争。《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作家写的第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痛史的纪实文学,出版后很快轰动海内外。香港、台湾立即再版发行。至今,已有中文、英文、法文、日文等20多种版本发行世界,海内外报刊多有好评,读者来信从四面八方飞来,不同语言和不同年龄的人发出同一个声音:世界需要和平,人类不要自相残杀!
纽约大学教授莫斯·罗伯茨在《美中评论》发表文章说:“这是一本具有巨大道德力量和历史价值的书,它对亚洲问题的研究者,对历史上发生不久的大规模毁灭人类的研究者,以及对那些决心记住完整历史的人们,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每一个黑色的铅字都是对30万遇难者的祭奠。
《人民日报》评论说:“人间奇惨,满纸血泪。世上绝恶,笔底波澜。《南京大屠杀》警示我们:让历史告诉未来!”香港《读者良友》载文:“《南京大屠杀》在揭示历史真相方面居功至伟,它无疑是一部很好的教科书。”《澳门日报》刊文说:“这是一本人类毁灭人类的惨痛记录,大量历史事实揭露了侵华日军的血腥罪行,同时也揭示了造成这一惨剧的种种原因。”《中国文化报》说:“蒙耻不忘,才能激励中华民族崛起和振兴。《南京大屠杀》以大量翔实的史料,触目惊心的事实,真实地记录了人类历史上的大悲剧。”纽约《华侨日报》发文:“民族苦难的缩影,沉痛历史的证言,《南京大屠杀》使人感到历史的沉重、民族的悲哀和人类的不幸!”
同一个世界,同一种命运。侵略战争把和平的居民推入了血海和火海,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谷尾阳竹读了《南京大屠杀》后给我来信说:“读了你的书,我双眼充满泪水,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心里难过极了,浑身感觉罪孽深重,我想让我们日本人都来读一读你写的这本书,所以我们几个日本老兵一字一句地在翻译成日文。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南京的许多死难者,我们要深深谢罪。”
虽然发动侵华战争的是日本军国主义,但是,作为加害国的日本人民也深感惭愧和有罪。我接待过以森正孝先生为首的日本“南京大屠杀历史调查记录访问团”。当我讲完采访幸存者的经过后,30多人大都流泪了,他们连连鞠躬谢罪,并向死难者默哀。他们赠给我一块签满姓名的红布,布上印有8个白色大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2月13日,这个黑色的日子成了许许多多人悼念南京30万亡灵的祭日。这一天,在肃穆庄严的公祭会场,总能见到一队队日本民间团体和友好人士胸佩白花专程来参加祭奠活动,有为中国劳工伸张正义的白发苍苍的林伯耀,有50多次来南京采访幸存者的铭心会访华团长松冈环,有绿色赎罪的日本植树访华团,有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的学者,有紫金草合唱团的演员,有致力于日中友好团体代表。我在队列中见到了在日本访问时认识的由木荣司,这位身材像相扑运动员的铁路工人长期致力于中日友好的和平事业,积极组织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到日本巡回演讲,带领他的团队一次又一次到南京参加公祭活动。
2003年的12月13日,我正在日本的熊本参加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集会。彼时彼地,我想了很多,便即兴发言。我说:“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66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杀进南京,开始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南京大屠杀。今天,南京举行纪念集会,向30万遇难者致哀。进攻南京的日军中,就有谷寿夫率领的从这里出发的熊本第六师团。我们回顾历史,究明真相,目的是哀悼死难者,记取历史教训,让和平的日子永远永远。”我刚讲完,一位名海的和尚上台说:“念经不紧张,现在我紧张。今天是日军攻占南京的日子,是南京大屠杀的日子。派兵去打仗的是什么人?受害的又是什么人?我们要悼念受害的人,不能再走侵略的老路。”
由于政治的原因,一湾海峡割断了两岸同胞的历史认同。但是,爱恨情仇的人性把台湾和大陆联系在了一起。一位名叫李鸿伟的台湾军人给我来信说:我在高雄的书店里买了你写的《南京大屠杀》,读过之后难以想像当时的情况,但的确是铁的事实,的确是现代人体会不出的人间地狱,中国人的生命为什么不值钱?我是军人,军人是保卫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
人性是没有国界的。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邪恶的谴责是善良的人们共同的立场。曾经在南京大学留学的一位德国女学生,因为知道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知道在南京大屠杀时有一位名叫拉贝的德国人救助了很多南京难民,她的老师介绍她找我了解详细情况。我帮助了她,并提供了许多资料。回德国后,她作了很多次报告。她来信说:“我让他们看了你给我的资料和你写的书,他们都说很好。因为他们不知道以前在南京发生过这样的事。我告诉他们要知道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特别是日本政府现在还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我觉得这样很不公平,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在什么国家,为了吸取教训,就应该让大家知道这个历史。”
我珍藏着这批来信,它是奋飞的和平鸽,它是正义和公道的声音。
《南京大屠杀》像一把火,点燃了读者的心。有些人受到了感悟和启示,他们也拿起了笔,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形式,传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年过花甲的郎云是在上海机场匆匆给我发信的。她是旅美的华人作家,是特地来中国搜集南京大屠杀的资料,要回洛杉矶制作电视片。就在启程的路上,她在北京见到了刚出版的《南京大屠杀》,如获至宝,她写信向我感谢,信是出版社转来的。
另一位旅美华人女作家叫胡华玲,曾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任教,她撰写专文论述日本军国主义带给中华民族的灾祸与悲痛,她知道有位叫明妮·沃特琳的美国女教师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挺身保护中国妇女,表现了大无畏的英勇精神,她由衷地敬佩,要为她立传。可是,有关明妮·沃特琳的资料很少。有些文章中提到了“华小姐”和“黄小姐”的类似故事,胡华玲不得其解。正在这时,她买到了台湾出版的我的著作。她说:“直到我读完徐志耕的《南京大屠杀——目击者证言》里有关“华小姐——沃特琳”事迹的4页多文字,自己才恍然大悟,原来,“华小姐”“黄小姐”和“沃特琳”同属一人。”明妮·沃特琳的中国名字叫华群,南京人叫她“华小姐”,因为同音,也有人喊她“黄小姐”。怀着无限的敬意,胡华玲专程到伊利诺州沃特琳的故乡釆访,写成了《金陵永生——沃特琳女士传》。她说:“我希望沃特琳女士保护中华妇女的英勇事迹能活在我们这代人和我们儿女子孙的心中,我更希望像南京大屠杀这种浩劫不要在这个人世上的任何角落里重现。”
把爱和死作为永恒主题的作家们,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题材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讴歌战乱中的人道主义光辉,用利剑和刺刀解剖兽性的残酷和暴虐。每一行字,每一句诗,都倾注了作家的激情和义愤。2017年12月13日,我接到邀请函去南京参加国家公祭。坐在休息室的时候,一位精干的中年男子走过来紧紧握住我的手向我问好。他说他叫王久辛。他是武警部队的诗人,我读过他的长诗《狂雪》。这首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抒情长卷在《人民文学》发表后,镌刻在铜板上,镶嵌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围墙上。千千万万参观者凝视着血泪铸成的长篇,吟诵着沉重而悲凉的诗句。他激动地说:“我要感谢你呀!是你的作品点燃了我的诗情。”他在谈创作《狂雪》的文章中写道:“可以说对南京大屠杀血案的了解,我是通过阅读徐志耕的长篇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获得了最初的了解和认识。没有他的这部作品,就不会有我的《狂雪》。”让更多的人从我的作品中获得收益,这是作家的荣幸。
认识张纯如,是1995年的夏天,朋友请我去南京大学西苑宾馆见一位美国女作家。朋友说,她是特地来采访“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你写过《南京大屠杀》,了解这段历史,请你介绍一下情况。我把中文版的《南京大屠杀》送给她,谈了我的采访和写作经过。我建议她多找幸存者采访,并希望她在海外多搜集一些当年目击暴行的英美人士的日记和书信。她的采访很顺利,临走时还请我们共进晚餐。因为张纯如不识中文,我又送给她一本英文版的《南京大屠杀》。一年多后,我从报纸上看到张纯如著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出版并大受美国读者欢迎,我为她的成功而高兴。不久,这本书译成中文出版,张纯如在书中引用了我写的10多处文字,每一处都有詳细注释。可惜的是,东方出版社把我的名字译成了“许志庚”。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登上了全美畅销书的排行榜,《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发表评论文章。有人威胁和恐吓她,张纯如大义凛然地在电视上和日本官员辩论。这本书出版之际,正是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60周年之时,海外赤子用她的心血写成的书祭奠被日本侵略者残害的骨肉同胞,这般民族大义,可歌可泣。大洋隔不断同胞情,故乡亲。可惜的是,美丽的张纯如像彩虹般地消逝了。但她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和张纯如一样,来自美国、韩国、伊朗、巴基斯坦等17个国家的73名国际志愿者最近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他们表示:要像张纯如一样,向更多的人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呼吁他们一起加入到维护和平的事业中来。来自美国的英语外教乔纳森说:“唯有铭记历史,才能避免悲剧重演。无论今后在哪里生活,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我都会向朋友们传播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金秋时节,中国南京国际和平论坛隆重举行。当我与来自美国、日本、以色列、菲律宾、意大利、丹麦和韩国等地的代表,穿着一样蓝色的衣衫,衣衫上挂着一串紫金花的时候,当我和他们共同聆听关于战争与和平,关于人道和正义的课题的时候,当我们一起向蓝天放飞白鸽的时候,当我和日本版《南京大屠杀》作家本多胜一并肩握手的时候,我们呼喊着同一个声音:为了和平! (责任编辑 徐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