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原生家庭正成为我们的情绪洼地

2020-12-23顾建梅

检察风云 2020年21期
关键词:陈小春洼地连环

顾建梅

她来了,她来了——她们带着原生家庭的阴影来了!

从《欢乐颂》的樊胜美,到《都挺好》的宋明玉,再到《安家》的房似锦,这些剧集的播出都曾将“原生家庭”这一词条和一个被“心疼”的人送上热搜。好在樊胜美们再惨,毕竟都还活着,且努力活得不错,不过新剧《摩天大楼》里的钟美宝就没这么好运了——她死了。

这下,原生家庭的阴影更重了。

编剧陈雪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我们几乎都逃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无论贫富,童年时代的任何一个大小事件,父母对于我们的关爱或伤害,都种下了我们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最核心的种子……对钟美宝来说,家人是她的牵绊更是枷锁,她算是最为极端的例子,我想透过钟美宝的身世来凸显家庭对人们的影响。”

《摩天大楼》播放期间恰逢全国频发洪涝灾害。截至9月3日,全国紧急转移安置469.5万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口271人。可是,日降雨量超过250毫米才被称为特大暴雨,一天的水就算囤在地上不流,20厘米深的水能冲垮房屋淹没人吗?正常情况下,不会!除非路段是洼地,而各处的20厘米都纷纷流进它,然后汇聚起来往外泄。

同理,原生家庭的水再深,凭一己之力也很难淹没一个人。除非你把它砸成洼地,把所有汇入的污水都算在它的头上——事实上,原生家庭正在经受着“污名化”。

那么,把原生家庭砸成洼地的都有哪些“石块”呢?

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石块都有,醒目的有这么几块:想当然、片面举证及归因错位。

想当然:依恋理论的演绎

在儿童教育与童年创伤的相关话题中,“想当然”的推论相当多,于是,一些结论与现实相反的情况就格外耐人寻味。比如:在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初期,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多动症意味着神经系统过于兴奋,于是选择用镇静类药物治疗。不料用药后症状反而更严重。原来,多动症是大脑抑制系统不活跃造成的,所以,有效的治疗药物反而是兴奋剂。

依恋理论的演绎也有着类似的情形。

约翰·鲍尔比,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母爱剥夺实验和依恋理论的创始人,于20世纪60一80年代率先提出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理论,认为“孩子同其主要照料者间的最初关系构成以后所有关系的起点”。依恋理论中特定阶段的说法也被人们广泛运用到隔代教育的评价中,即儿童两到三岁是与父母形成依恋关系的关键期,错过这个时期依恋关系就难以形成。

此后,其他的心理学家为此開展一系列研究,结果: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推迟几年会影响儿童与教养人之间形成亲密关系。

此项研究的其中一个结果也令人意外:人们总是想当然地以为早年被疏忽甚至被遗弃的儿童会比较内向、与人相处会有回避的行为;或走另一极端:对他人怀有敌意,具有攻击性。这其中有些特性说中了,但最显著的特点却与此相反:事实上,这些孩子总是对陌生人过于友好。

换个角度思考:依恋关系属于一种亲密关系,而亲密关系总是具有指向性与排他性,所以早期就与教养者形成依恋的儿童对陌生人的开放度与接纳度自然较低,而尚未与成人形成依恋关系的儿童则无所禁忌。

后续的心理学研究提出了多重依恋关系的理论,认为儿童可以与不同环境里(如家庭、学校)扮演不同角色的成人(如父母、老师)建立不同的依恋关系。由于各种依恋关系产生环境不同,它们之间也就不必具有一致性。

所以,即便儿童没有与养育者形成依恋关系,也并不会意味着他无法与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人亲密相处。

片面举证:童年创伤与犯罪行为

如果你看到以下这些数据,很难不动容吧?71%的连环杀手有着孤独的童年;50%的性连环杀手的父母中一方有犯罪记录;69%的连环杀手的家人中有酗酒的毛病;42%的性谋杀犯童年时期曾被虐待。

这些数据极容易让人概括出:连环杀手的邪恶行径都是早期心理创伤或不良经历的结果:贫穷、疏忽、生理或心理上的虐待、父母的排斥等等。人们相信小到偷偷摸摸大到杀人放火都源于早期遭受的虐待或缺乏关爱。

但,给出这串数据的FBI却从未下过这样的结论。

以现在为结果回溯过去,探讨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被称为回顾性研究。缺点是:难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特别当它们来自凶手本人的自述时。况且,即便数据真实可信,它也仍然是片面的。71%的连环杀手有着孤独的童年只是一方面,它需要另一方面来作为参照,那便是:具有孤独童年的孩子有百分之几成为连环杀手?只有这两组数据相对照,得出的结论才能被采信。

归因错位: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

有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每年高考结束后的20天,许多地区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数都有较大的增长。以朝阳法院为例,每年高考后20天是高考前20天离婚立案数的2.3倍左右。显然,那些夫妻情感破裂,却在“为了孩子”的口号下选择凑合的家庭,有些是真的认为离婚对孩子影响不好。

不知何时,红娘们也发现:相亲市场存在着明显的鄙视链。在这个鄙视链的最底端,是“来自单亲家庭”——有很多人认为,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上有缺陷,所以很介意。

可是,中国文化的两个祖师爷——孔子和孟子就是单亲家庭出身呀!

无疑,在单亲家庭的问题上,很多人产生了认知上的错位,即把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混为一谈。

一个家庭是复合家庭还是核心家庭或单亲家庭,是家庭结构的不同。家庭的功能是指:给孩子提供安全感、亲密感及信赖感。

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

现在,我们找出了“石块”,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能够消除障碍,把洼地填平?遗憾的是:并不能。洼地之所以成为洼地,不仅因为“石块”也有其“根基”,更因为我们的“原生家庭”缺失一个主角,意味着我们的“人力”不足。缺失的主角是谁?正是我们的孩子——编剧笔下的受害者。

在思考原生家庭问题时,“互动”应成为第一个高亮的关键词。

亲子间的交流是相互的,并具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儿童而言,决定互动成效的两个支点是:儿童气质类型及其主观能动性。

气质类型——心理学家托马斯·切斯等人将婴幼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

容易型的孩子总是会对父母的教养行为做出积极的反应,于是,反过来促成了父母选择更积极亲和的教养方式。如:韩国艺人姜Gary带儿子小好去买儿童节礼物,开车途中由于行人稀少,姜Gary向儿子解释:因为病毒的原因,很多人失去工作了,没收入。到店后,小好每拿一件玩具就要看一下价格,并在最后挑了个很便宜的玩具。在爸爸诧异地追问下,才两岁多的小好说:“因为病毒,没工作。”原来,他以为爸爸失业了,没钱,所以才选便宜的礼物。小好的爸爸非常感动,坚持让儿子挑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你爸有钱)!

教育困难型或迟缓型的孩子,真的需要额外的技能,家长很难应付自如。于是,“沟通不畅”的故事演变成旁观者眼里“教子无方”的事故。

主观能动性——概念上,主观能动性是指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此处指子女的主观努力能够反过来促成亲子关系的改善及良性循环。

如:香港艺人陈小春加盟《爸爸去哪儿》第五季之前,单独与儿子Jasper相处的时间没超过六小时,于是节目第一期就出现这一幕:步履矫健走在前方的陈小春对脚步不稳落在后面的Jasper发狠地吼道:“快点!”察觉到父亲怒气的Jasper虽然畏惧,却还是大着胆子对爸爸说:“你能不生气吗?”陈小春没听清。于是,Jasper举起小喇叭清清楚楚地重申了一遍。陈小春听清儿子的表达后,表情意外又惭愧,态度明显缓和地回答:“好,对不起。”事后,陈小春更是表示:“我相信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段对话”。后续节目中父子关系越来越融洽。录制节目时,Jasper未满四岁。

主观能动性极其重要,因为它的内核便是传说中的“主人翁精神”,对我们的孩子来说,这属于稀缺物质。面对亲子冲突时,他们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待宰羔羊”。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

猜你喜欢

陈小春洼地连环
不一样的口袋巾
非洲 直销的投资洼地
陈小春学做饭展现暖暖父爱
陈小春:最好的家教,是一场幸福的婚姻
三连环
认证,拯救“品质洼地”
峰丛洼地农作物面向对象信息提取规则集
法国紧急搜捕连环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