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探索
2020-12-23宋云
【摘要】互联网时代,网授平台的发展,教师对网络授课技术的熟悉与掌握,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各项条件都日臻成熟,这种网授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延伸课堂,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但互联网海量新信息的融入,如果没有“思政”主线的指引与对材料有意识的选择,就无法达到育人的目标,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也不会深刻。信息的快速交迭,也要求课程“思政”点随之做出调整。教师只有积极学习,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在教学上做出相应的探索与改变。
【关键词】互联网;课程思政;网络授课;混合式教学
【作者简介】宋云,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2020年初至今,教育行业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进入全员网课时代。师生在不断地磨合与探索中,熟悉并接受了网络授课模式,而随着新学期的到来,网络与面授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否會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与方向呢?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的融入,国际形势的纷繁复杂,都要求英语教师思索 “课程思政”的新内容与新融入点。
二、互联网时代英语学科“课程思政”新契机
1. 日臻成熟的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扩大了“课程思政”的平台。从学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到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我们可以将“课程思政”定义大致概括为: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打造“三全”育人格局。但教育界也一直强烈反对在教学中将思政内容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因此,“课程思政”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文化价值观的“渗入”。为了达到全方位育人目标,我们更应打破原有课堂界限,使“课程思政”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近年来网络教学新模式不断更迭,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但囿于客观硬件的因素、人员主观的因素等,实施效果一直不太理想。例如,笔者所在高校虽一直在提倡使用网络平台教学,但老师们对于网络平台的使用仅限于建立资源库,且学生使用率也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1)教师使用的内在驱动力不够。由于舒适圈效应,人们对新事物往往怀有抗拒心理,因为新东西具有不确定性,而传统的面授模式顺手且比较有效,师生均已习惯。(2)技术原因。例如,平台技术不够成熟,操作不易上手等。(3)缺乏制度上的引导与正面激励。例如对教师专门的网络技术培训,奖励教师使用新技术等。(4)对于网络教学特点掌握不够。由于对操作与功能都不熟悉,无法扬长避短地使用,导致效果不佳而放弃。
但世易时移,由网络授课要求而激增的市场需求,推动各网络公司争相开发、推出各类易上手,易操作,功能齐全的网授平台。高校教师也经历了四个多月的网课实操(寒假期间就开始进行预演,整个学期都在家授课),或主动或被动地投入到新教学模式的学习、实践与反思中,因而师生基本都对平台具体操作已比较熟练,教师更是对网络教学的优缺点有了较好的把控。教师可以在线上布置学生自学知识点、补充材料;完成自测等,在线下课内面授中进行集中答疑、点评与讨论,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除利用网络有效连接课堂内外,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使得英语课堂不断延伸,未来也可使“课程思政”的影响力达到最大化。
此外,在这段寒暑假的超长期间,教师在熟悉掌握网络授课新技术的同时,也没有停止各种有关于“课程思政”的网络学习与培训,教师身兼双重身份,既是教师也是学生,既体验了网授课的优缺点,也为如何有效进行“课程思政”积累了良好的理论基础。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的思政课程的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师对于“课程思政”融入的把握也更能找准方向。因此,互联网时代,借由网授平台发展带来的契机,使得未来混合式教学模式得以展示其长,为未来“课程思政”拓宽其广度、加深其纵深度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新时代为英语教学内容增添更多“思政”元素的选择。互联网时代的学生,接收信息的途径多,信息量大,但由于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很多信息真假难辨,对阅历不深的学生来说,容易理解片面,进而对事实真相产生误读。有些很好的现实素材,在互联网信息交迭推送之下,成为沧海一粟,或在“速食”文化的影响下,只经浅尝辄止,未及深思。这些零散的点点滴滴,如果无法将之提炼与升华,那么过后或许只成为记忆中一个模糊的影子,或永远只停留在浅层的片面地理解上,无法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也无法进而凝练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深扎于心底。而当我们的教学有了“思政”的考虑,就会发现这些素材,并挖掘这些材料背后的“思政”元素,进而将这些原本零碎的材料通过设计进行串连,融入教材相应的主题中。这样不但不会突兀,而且由于英语作为语言,本身负载着的文化性,教师如果能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去进行梳理,也能使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更透彻,思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互联网时代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方式的探索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工作与交流的有效工具。但近年来,英语学科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占比不断调整,最直观的变化是课时的减少,因而一些思政内容无法深入展开。除此之外,不同的时期,新信息的融入,即使是同一个主题,授课对象的不同,理解角度的转换与深入,课程的“思政”点都应有所调整。例如,以前涉及节日主题,课后师生会一起组织活动过目的语国家的节日,这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回顾,也增加了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兴趣。但现在,很多高校会更多提倡学生过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显然是针对如今学生太热衷过洋节,而忽略了对本国文化的认识。风向标的转换,隐含着时代的变化,国家地位的改变,进而也折射出国家对意识形态的重视。而如果教师没有对此做适当提点、引导,不少学生可能就看不到这些转变背后的深层战略意义,如果片面地去解读这些现象,就会造成误解。
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人文素养课,由于属于学期制授课模式,每周课时稳定,因此在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初始就被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但英语学科本身既承担着培养听说读写技能的责任又负载着文化的符号,要把握好“思政”融入的度也很难。
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思维导向,互联网时代,由于海量的信息,我们需要关注得更多,也要想得更远。例如,对于健康话题,我们不仅仅需要提倡健康饮食与养成健身习惯,更应将防未病的中医理论,与背后的中国智慧联系起来;将全民健身日的由来,与国家建设体育强国背后的战略意义串连起来。因此,“课程思政”的融入既要有时代感,也要与国家的政治方向和要求相一致。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与反思,探索了英语这门学科在实施“课程思政”需要关注的点。
1. 宜“疏”不宜“堵”。课堂里如果出现有争论的政治话题,该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教师宜“疏”不宜“堵”。首先,教師要对话题有把控,如果觉得当堂讨论尚无把握,可以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搜集,教师课后更需对问题研究透彻,为未来课堂话题的展开做好方向把控。在随后的课堂上,由各组组长汇报小组观点,教师听取学生发言,如有观点偏颇,可做适当引导与调整。这样,学生最终会得到一个全面、客观、真实的结论。由于是通过自己的推演,学生会比较乐意去接受。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思辨能力,学会了辩证地去看待问题。反之,如果避而不谈,或自上而下地说教,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思政”目的。
2.在技能模块训练中融入思政元素。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听说读写技能训练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么何不在上述的各项训练中有意识地加入一些思政题材的内容呢?可以是时事类,也可以是传统文化类。例如,正式课开始前的热身活动,可以设置英语时事分享模块,每次选一名同学提前准备素材,课上用英语播报,其他学生听写,最后再校对,教师可针对相关内容,提几个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纵深化。通过这种形式,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听写能力,扩展了学生的词汇量,又养成了他们关心时事的好习惯,一举数得。而传统文化模块可以放入翻译训练中,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树立了文化自信。
3.一条“思政”线贯通课内外。课时的大幅减少已经不可逆转,那么可以将课外的时间利用起来,与课堂内容做出有效呼应,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将愈渐普及。因此,教师的备课设计绝不能再仅限于课中,要往课前与课后两端延伸。对于一个单元的主题,应在备课之始,就挖掘好思政元素,理出一条逻辑线,再将各元素按照特点、难度“埋”入课前、课后、课中的各个环节中,以确保“思政”目标的达成。而每项活动尤其是课外的自学活动都要设置验收点、评价点(因为如果课外的作业只是一句模糊的口令,几段录屏讲解与ppt,那么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同学,绝不要去奢望他们的执行度)。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效果,也才能保证教学与思政不是两张皮。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师生接触得多,经历得多,能触发与催生不少新的灵感与发现,而如果教师能有“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自觉,同时利用好网络能延伸时空的特性,那么师生则会在这种学习与讨论中拓宽思路,对现实有更深地体悟。当然,由于网络时代信息的不断更迭,“思政”点也要不断调整发展,与时俱进。“课程思政”要挖得深,讲得透,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政治素养都是新的挑战。因此,教师只有不断鞭策自己学习,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笔者相信,教师在树立了“思政”意识之后,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也会得到不断深化与提高,正所谓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外语界,2003(3):41-48.
[2]骆郁庭.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 (5):79-87.
[3]安秀梅.《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1):84-85.
[4]梅强.以点引线 以线带面——高校两类全覆盖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8(9):20-22.
[5]任军.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推进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7(4):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