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框架构建

2020-12-23叶瑾

校园英语·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翻译教学高校英语框架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暴露了较多的不足,集中体现在教师素质、学生学习能力、课程规划等多个方面。上述因素的存在,导致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有效性难以切实发挥,不利于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持续性发展。在此,本文笔者对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要探析,并就提升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展开了讨论,以期促进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水平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有效性;对策;框架

【作者简介】叶瑾,信阳农林学院。

一、引言

站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角度来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过往传统化的翻译教学理念以及模式并不适应现代化英语翻译的发展需求,致使当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性十分有限。为此,该采用何种方式,推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当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代化发展所必须思考的问题。从上述角度来说,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推动教学方法创新,深化教学有效性,是当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几个重点。

二、当前形势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作用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腾飞,我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日趋频繁,对于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趋于旺盛。除人才需求数量的增长之外,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一名优异的英语翻译人员,不仅承担着将英语翻译为中文的责任,同时还要把控翻译的准确、通顺、得体;反之,在将中文翻译为英文的过程之中,也要遵守上述原则。对于英语翻译人才的旺盛需求,推动了当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发展。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能够通过中文与英文之间的翻译对比,提升学生对于文字材料理解的准确性,增强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在当前全球化持续深化的环境下,我们更应重视英语翻译教学的价值,努力为社会输送一批高质量的英语翻译人才。

三、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简析

1.教学质量评价缺乏合理性。以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在英语教学质量的评价上欠缺合理性。从实际情况来看,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过级率通常是评价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一大重要标准。如果一所高校四六级过级率高,外界对其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就普遍较高;反之,如果四六级过级率不高,则外界对其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就相对偏低。四六级过级率无形中成了高校英语教学质量评价的一大主要指标。但落实到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来看,英语翻译所占比重十分有限,难以切实体现教学成效,仅凭这一项来评价一所高校的英语教学质量,未免有失偏颇,同时也不利于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2.教材及课程设置。从我国当前高校英语教学教材内容以及课程设置方面来看,对于英语翻译这一部分重视性有限,尤其是英汉互译教材十分缺乏,这无疑是限制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发展的一大主要因素。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用于翻译教学的课时也较少,不乏高校甚至未给英语翻译教学设置课时,仅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也正是由于教材内容的有限、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学生片面地认为英语翻译学习是无关紧要的内容,这就进一步限制了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再者,在仅有的翻译练习之中,缺乏实践性内容,同时也未与生活实际与社会热点相联系,时效性局限明显,这就不利于学生日后在生活或是工作之中进行翻译。

3.教师专业素质有限。对于高校英语教学来说,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可以说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从现状来看,目前部分从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工作者,并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或是创新能力不足,同時缺乏对于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视性,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之下,对于翻译学习的积极性也就相对有限。还有部分专业化水平不足的教师,对于翻译教学以及外语教学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混淆两者概念,这也是阻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发展进步不可忽视的因素。

4.学生不具备英语翻译学习的意识。受限于上述因素,不少大学生对于英语翻译学生的意识十分淡薄,这也是影响高校英语翻译学习的一大问题。不少学生在英语考试之中,在填写翻译考题的时候通常就是乱写一气,不乏交白卷者,这不仅对于学生英语成绩影响至深,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对于翻译内容重视性的不足。还有不少学生历经高中三年的磨砺,应试思想已是根深蒂固,未能建立翻译意识,对于翻译问题感到苦手,学习态度有待端正,同时又缺乏足够的引导,未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导致英语翻译学习难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有效性对策研究

上文对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不难看出,当前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工作之中存在着许多显而易见的问题。对此,本次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推动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1.教材以及课程的合理设置。对于教材内容,教师并无选择的余地,因此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的设置方面着手,以此对学生做出良好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教材内容,对授课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可以将教学重心向翻译教学方面偏移。不过,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教师要充分兼顾教学目标,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慎重地规划教学重点,选择适宜的教材、参考资料,同时适度增加课堂练习的内容。此外,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还需要将翻译基础理论、技巧等一一告知学生,鼓励学生应用于实践之中,以此提高自身英语应用能力,对于词句的把控能力以及语境分析能力。教师也可以广泛收集与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相关的英语文章给学生进行翻译,使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始终能够紧跟潮流。

2.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正如上文所述,教师专业化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方式创新的主要因素,同时无形之中对于学生翻译学习的积极性、投入度也会有所影响。部分专业化素质突出的教师,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在翻译学习之中的热情以及积极性,同时也能采取创新化教学方式来提高授课效果。所以,站在提高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有效性这个大前提下,各大高校应较强地对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着力提高在校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校内教师参与各类专业化培训、竞赛等,通过此类活动来提升在校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推动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更新教学理念,总结经验教训,丰富教学方法,这既是提升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保障,同时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途径。

3.信息化技术的合理引用。目前,随着信息化技术与教育行业融合程度的日益提高,信息技术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获益于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校内英语学习资源网站,积极制作网络课件,并利用信息化技术活化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学习心得,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加强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对比。在英语翻译教学活动之中,不可避免的一大重点就是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对比。两者在语言结构以及表达方式方面差异显著。所以,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教师就有必要在展开英语翻译讲解之前,引导学生加强对于英语文化以及相关知识的了解,以此来深化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结构及其表达方式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英语、汉语进行对比,这对于加强学生语言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翻译能力作用显著。

5.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关于该内容,是建立在上述内容之上的延伸。当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结构以及表达方式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之后,就有必要开始加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英语系国家的风俗民情、文化历史、经济政治较之我国有很大的差异,上述内容均属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要点,加深学生对于上述要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翻译水平的提升。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外文化进行对比,探究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要求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视角以及文化特点的角度对外国文化进行探究,以此初步建立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这一方式,能够让学生以更为西化的角度去学习英语,掌握英语语言技巧,并给出更为恰当的翻译。在跨文化意识培养之中,教师可以尝试进行小组教学的方法,利用英语广泛开展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英语是高等教育的一门关键性学科,也是学生现代化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世界经济联系日趋紧密的今天,英语在国家、民族交流合作之间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对于高校英语教学工作而言,应重视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一改传统化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积极引进信息技术,推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晓兰.“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高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5):54-55.

[2]余玉秀.淺谈网络资源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4):181-182.

[3]杨旭明,杜舸.生命化教育视角下的民办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PBL教学方法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6):188-189.

[4]周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探究[J].福建茶叶,2020,42(03):38-39.

[5]张硕.网络智能化对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交互模式的应用与影响[J].昌吉学院学报,2020(01):108-112.

[6]梁慧仪.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高校英语任务型教学法研究——以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4):38-39.

猜你喜欢

翻译教学高校英语框架
框架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高校英语语境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创新教学研究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