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武术教育的发展策略

2020-12-23李世宏杨慧馨翟苏妹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武术教育新时代策略

李世宏 杨慧馨 翟苏妹

Countermeas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LI Shi-hong,YANG Hui-xin,ZHAI Su-mei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阐明武术教育在新时代发展的尴尬境遇,思考新时代武术教育的发展。研究认为新时代对武术教育的新要求可概括为:在巨变中坚守民族精神,在传承中创新中华文化。并指出武术教育应从丰富武术教学内容,创新武术教育模式;坚持教学中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化攻防意识,把握武术的本质精神;坚持文武并重,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尚武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个角度出发,旨在促进新时代背景下武术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武术教育;新时代;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20)06-0025-05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refl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wushu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can be summarized as: adhering to the national spirit in the great changes, and innovating the Chinese culture in the inheritanc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wushu education should enrich the content of wushu teaching, innovate the mode of wushu education, insist on the principal position of human in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attack and defense, grasp the essence of martial arts spirit;We should attach equal importance to civil and military affairs and build up cultural confidence.To cultivate “martial spirit” and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five perspectives,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tial arts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Wushu education;New era; Countermeasure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會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 。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教育应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促进自身发展完善,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武术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9年9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部署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重要作用。武术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中起到重要作用。虽然我国武术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下,武术逐渐走向“体操化”和“竞技化”,武术的价值取向倾向于“金牌主义”,逐渐丧失武术的民族性、本土性。中国武术受西方体育的强势挤压而发生“异化”  [2] ,武术教育面临着外部竞争压力。其次,武术教育自身的内容、方式都应与时俱进。现代强国需要一个自己的、完整的、丰富的、灿烂的、体面的、富有创造力和魅力的民族体育和体育文化体系,与世界体育文化进行创造性对话,以增强民族凝聚力、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3] 。新时代背景下的武术教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探究武术教育在新时代存在的问题,思考武术教育在新时代如何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新时代武术教育的价值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教育,武术教育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和文化的民族性。内容的丰富性体现在德、智、体三个方面  [4] :(1)武术教育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主要指武术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规范,其次便是习武者自身的修身养性。(2)武术教育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过程,对习武者心智悟性有很大的提高。(3)武术对外能够强身健体,对内调节心理,达到身心合一的效果。由于武术是以攻防套路演练为主要内容,长期进行武术教育能够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培养勇敢顽强拼搏的优秀意志品质。文化的民族性是指它具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武术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中扩大中国的影响力,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通过武术教育可增强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 新时代对武术教育的新要求

2.1 武术教育要在巨变中坚守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时代”  [1]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武术教育中所蕴含的崇德尚武、自强不息、爱国精神等表明武术教育蕴涵着民族精神。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武术教育勇担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面对不同民族国家文明之间的碰撞和交流,武术教育应坚守民族精神,促进其在新时代的发展。

2.2 武术教育要在传承中创新中华文化

2017年1月2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中华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武术教育在传承中创新中华文化,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武术文化是中国儒、释、道三种核心哲学文化的有机合成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具有自身独特体系的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  [5]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已的特色,例如,韩国跆拳道、日本摔跤、巴西柔术等,尽管每个国家的表现形式不相同,但都是长期形成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兴盛衰亡与文化和教育息息相关,武术教育向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教育不仅是对技能的学习,同时还有道德和文化上的学习,在新时代有助于坚守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新时代要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武术教育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还应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

3 新时代背景下武术教育发展的困境

3.1 教学内容相对单一

从1915年起武术开始进入学校 ,作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教育可以追溯到更早之前,1954年,全国各体育院系将武术列为课程,武术教育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发展。长期以来,武术教育内容多以竞技套路或规定套路为中心,掌握规定的套路成为教学主要内容  [6] 。传统的家庭武术

教育主要以家族传承为主,但随着家庭成员的分散以及农耕文明的衰退走向衰落  [5] 。社会武术形式多样,影响范围广泛,但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社会武术缺乏育人精神。学校武术教育主要存在着“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普通学校武术教育者、武术学习者和武术教育三者之间发展不平衡  [7] 。馆校武术教育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及时代的发展面临着瓶颈,其教学内容也亟待做出改变。

3.2 教学中忽略人的主体地位

在武术教育的过程中,人是被动的接受学习知识和内容,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容易使人丧失学习武术的兴趣。“从‘人学的角度来看武术教学忽视了人的个体需要、主体地位确立、整体生成目标的达成等”  [8] 。人的一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不尽相同,武术教育应该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征来设置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武术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單一,多数还停留在“填鸭式”“局部式”“灌入式”,忽略人的主体地位  [9] 。现行的武术教育教学内容主要以太极拳、初级长拳、太极剑等为主,新兴的休闲体育项目以其新颖性、趣味性、休闲性、开放性、教育性等受到大众的欢迎,武术教育也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出变革与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吸引更多人的加入。

3.3 存在重套路轻实战现象

社会武术教育和学校武术教育逐渐向重视套路的应用、忽视实战应用的趋势发展。从学校教育的现状来看,多数是对武术套路的反复练习,套路的复杂性潜移默化中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武术的攻防性并未体现出来  [10] 。“现在的武术一般都是对套路的学习,长期下来,武术学习变成无聊的肢体运动,和其他体育项目没有什么区别,失去了国粹的光辉”  [11] 。自1961年武术被正式列为体育教学大纲中以来,其教材内容主要以武术基本功、规范化套路为主要形式的内容  [12] 。在武术教育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培训机构,大部分是强调对武术套路的演练,逐渐忽视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性,涉及到实战应用上比较少,缺乏对抗性练习。武术套路的每一个动作都蕴涵着攻防意义,大部分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容易丧失对武术学习的兴趣,逐渐偏离武术教育的初衷。

3.4 存在重技能轻文化现象

在武术教育中强调技能学习而不是文化传承是很常见的。“许多的武术训练基地、训练部门和相关教育机构只注重学生武术技能的培养,忽略了武术文化的传承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13] 。武术教育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偏重于技能学习,忽视武术教育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武术教育注重的是对技能学习的掌握与完成结果,武术教育中文化传承比较侧重于多维度教育  [14] 。单纯的技能学习,容易让人产生枯燥、单调的情绪从而降低学习武术的兴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单纯的技能学习并不能弥补文化对人的熏陶。武术教育不仅是学会一套拳,更重要的是要领悟到这套拳背后蕴涵的文化、精神、以及个人的感悟,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在实践中感悟、升华个人的思想境界。

3.5 “尚武精神”的弱化

“尚武精神是一种崇尚忠诚和正义、勇毅和刚强的精神品质。它展现的是一种为国家守护正义、为民族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是当代我们应该重铸的精神力量”  [15] 。在国民身心方面,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呈现下降趋势;国民精神方面,诚信、见义勇为、侠义之举现在很少出现  [16] 。社会上出现有人倒地不起的情况时,围观者尚未伸出援助之手。人际关系的冷漠表明诚信正义、侠义精神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复往日。而武术教育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从古至今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前仆后继,为公平正义挺身而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尚武精神”有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我们的时代需要“尚武精神”。

4 新时代武术教育发展对策

4.1 丰富武术教学内容,创新武术教育模式

武术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不仅仅是身体的活动,而且需要内在精神、呼吸、与形体的相互协调。武术教学的内容必然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体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两者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武术教育不仅仅是对竞技套路或规定套路的学习,还应注重对武术教育内容的开发,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育的发展理念,同时还应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创新武术教育模式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推动武术教育技术创新,随着武术教育的发展,其技巧与技法随時代不断改变。在新时代,对武术教育进行技术创新也是武术教育传承的重要环节。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击,另一方面则是具有民族性。因此在对于武术教育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要以此两点为核心,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保留武术的本质属性。推动武术教育理论的创新、传承和发展。武术教育从原始社会的雏形到今天的成熟发展,是在实践中发展而来的,逐渐形成系统的理论。在诸多武术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时代的发展背景,对武术教育理论进行改革与创新。传承武术教育中优秀的理论,并与时代的需求相结合。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武术教育理论。只有这样,武术教育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影响力。

4.2  坚持教学中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武术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第一,满足人的个体需要,武术教育要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社会需要、情感需要等,坚持以人为中心,健康第一的发展理念。第二,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在武术教育过程中,把人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积极主动的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武术教育最终育人的目的。第三,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根据不同阶段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制定武术教育计划。

除此之外,要注重的不只是技能的学习,还有道德、文化等方面的教育,这样才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新时代我国武术教育“育人”的目的。武术教育如何运用其内涵和力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又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来推动武术教育的发展。这其中凸显人的主观能动性可谓武术教育的重点内容。中国武术教育活动不仅是有关身体层面的,它还有关人的道德情操、性情志趣、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最终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纵观武术教育的整个过程,从理性和感性两个层面来培养人,对于人的精神层面的培养从身体文化的教育过程中孕育而来。因此武术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身体教育,还要关注人的精神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3 强化攻防意识,把握武术的本质精神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武术独具的特色。但是现在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武术教育都弱化了武术教育攻防属性。新时代的武术教育中应注重培养武术的攻防意识。比如在武术学习过程中适当增加对抗练习,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激发学习武术的兴趣、有效的改善减少“热爱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的现象、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将武术应用到实践当中。因此,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防身自卫。

王岗教授提出:“武术套路发展要姓‘武,要遵循项目本质特点,强化攻防,要去体操化和舞蹈化,为竞技武术套路入奥创造良好的条件”  [17] 。去“体操化”是指要抓住武术的本质,而不仅仅只是追求武术的高难度动作。去“舞蹈化”是指避免将武术套路与舞蹈混淆一谈,武术的本质是技击,而舞蹈则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们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并不属于同一学科,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总之,虽然当下对武术教育众说纷纭,但要明确的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应该把握武术教育的本质精神。深刻挖掘武术教育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挖掘武术教育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性,使武术教育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最终实现武术教育的飞速发展。

4.4 坚持文武并重,树立文化自信

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树立技能学习和文化学习并重的指导理念,对于武术文化教育,我们应该在武术“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全面认识武术的历史、内涵和价值  [18] 。武术教育过程都应该围绕着武术文化传承来进行,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当代武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武术教学从身体、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培养人的意识和行为,提高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增强锻炼意识,从而树立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复兴,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要大力发掘武术教育的文化价值,发掘武术教育育人的作用,这样才能继承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教育。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的动力之源,只有紧紧把握最本质的东西,才能使中国武术教育源远流长。

4.5 培养“尚武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尚武精神”不仅仅只是崇尚武力亦或者优秀的精神品质, 更是不可或缺的民族气节。“尚武精神”的内涵绝不止步于“重信守诺”“顽强拼搏”,更多的展现在为国家、为民族的舍生取义  [19] 。自古以来武术教育便有“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这一传统。由于中国武术教学内容的实践、社会环境的改变、社会法制体系的完善,丧失了“武德教育”的土壤  [20] 。可见,“尚武精神”虽然作为武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逐渐处于武术教育的边缘化区域。为此,在武术教学培训中,要养成尊师重道的礼仪习惯;其次,还要注重对于人的“尚武崇德”精神的灌输,而不仅仅只是技能的传承;最后,要注重人的顽强意志品格的培养以及增强人的社会责任感。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上提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从民族层面来看就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传统武术教育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武术教育中的“尚武精神”所蕴含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遥遥相映。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尚武精神”必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必然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所必需的,亦是当今时代我们社会所需要传承和弘扬的。

5 结 语

武术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使命,武术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起到很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武术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响应新时代的号召,基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的重要讲话为行动指南,这是武术教育在新时代的正确发展方向。尤其在当代,武术教育在巨变中坚守民族精神,在传承中创新民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武术教育应该体现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使武术教育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 郑海娟,季晓丹.武术文化教育传承嬗变的历史回眸[J].武术研究,2018,3(8):19-24.

[3] 王岗,邱丕相. 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61-66.

[4] 李采丰,龚梦玲,孙超.实现武术教育从姿态存在到现实存在的蜕变[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4):113-115.

[5] 袁金宝,王静,李阳,等. 当代中国武术教育模式的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6):704-708.

[6] 张茂林,邱丽.学校武术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35(5):77-83.

[7]  温搏.中国武术教育模式现状及其反思[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9):24-27,37.

[8] 李本一,姚丹.人学视域下我国学校武术教学的审视与路径构建[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5):128-132,144.

[9] 辛娟娟.“全纳教育”视域下武术教育的发展与定位[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 28(4):313-316.

[10]  李卓嘉,雷学会,王岗. 学校武术教育务实推进的路径选择[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9):91-96.

[11] 王海鸥.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思考[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35(4):460-464.

[12] 李富刚,涂琳琳,季浏. 对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反思[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5):613-620.

[13] 孙成岩. 武术教育由技能传习向文化传承转变的思考[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3):89-91.

[14] 马剑,邱丕相.武术教育观需要一次境界跨跃:从技能教育转向文化教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1):46-50,77.

[15] 尤才成. 武术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9.

[16] 马佩,杨刚,姜传银.衰微与重塑:论古今之尚武精神[J].体育文化导刊,2018(3):134-138.

[17] 中国发布网.王岗:对“武术套路发展要姓‘武”的思考[EB/OL].http://www.chinafabu.com/a/sygd/2019/0813/54642.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18] 王崗,李世宏.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5):84-87.

[19] 马佩,杨刚,姜传银.衰微与重塑:论古今之尚武精神[J].体育文化导刊,2018(3):134-138.

[20] 屈国锋,王羽辰,高嵘.试论武德教育误区[J].体育文化导刊,2015(4):198-201.

猜你喜欢

武术教育新时代策略
论武术教育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1978年-2015年武术教育研究成果分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