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内中小学校跨校联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构

2020-12-23廖伊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33期
关键词:中小学校

廖伊婷

〔摘要〕近年来,我国校园危机事件频发,而单一学校应对危机能力不足,例如工作重心有误、心理教师配备不足等,有必要建立区内“基层学校—区进修校—区心理辅导专家”三者联动互助的危机干预模式,用统一管理的方式,做好校园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小学校;跨校联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3-0026-03

近年来,校园危机事件频发,学生自残自伤、暴力伤害等字眼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由于校园危机事件的偶发性与媒体对于危机事后处理的模糊性,大部分学校只把危机干预当成一项普通的行政工作。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停工停产,寒假不断延期。面对封闭的宅家生活、未知的疫情恐惧、陌生的网络授课,中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出现波动。之后学校分批复学,戴着口罩上学的不适,快节奏的学习方式,开学考、半期考扑面而来,这些在客观上会引发青少年的紧张和不安,极易诱发或加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因此,复学后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重点。由于不同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施水平的差别,在重大危机来袭时,建构区域内中小学跨校联动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成为必要。

一、单一校园内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不足

校园危机,主要指未预警的情况下在校园突然爆发的事件,如校园暴力、自杀事件、师生冲突、食物中毒、自然灾难等[1]。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制定了三级預警机制,即班级—学校心理咨询室、德育保卫部门—校级。这一预警机制虽然全面,但在具体实施中效果差异较大。在应对本次疫情危机的过程中,折射出了校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诸多不足。

1.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心有误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包括事前预警、事中处理、事后干预三个阶段。事前预警即危机即将爆发前采取危机管理措施,措施包括应激预案、建立预警系统、学生信息收集与传递[2]。事前预警工作完善,有利于校内对于学生恶性事件进行检测与预警,从源头上减少恶性危机事件的发生。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理念,大多数学校往往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点集中于事中处理与事后干预。只有在危机事件出现时,才匆忙开展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又没有作事先安排,这就导致学校面对危机事件时反应不足,各项工作难以有效推进,学校各部门勉力应对,效果不佳。

要使心理危机干预做到位、收到实效,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具备基本的危机觉察知识,建立危机学生档案,密切与危机学生家庭联系,家校共同配合,从根源上防范危机事件的发生。这些都要求学校将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事前预警”列为工作重点。

2.校内专业心理教师配备不足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以心理咨询室、德育保卫部门为核心,由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负责。在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也指出各中小学至少需配备一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由于编制的限制和专业人员的不足,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兼任教师即使拥有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但由于自身繁重的学科教学工作,很难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这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被压缩,一对一心理咨询时间减少,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保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效展开。

3.心理教师危机干预专业水平不高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可分为三类:正常发展危机、情境性危机、存在性危机[3]。这就要求心理教师需要拥有相关的危机处理知识。这些知识包括对危机学生的心理特点的了解、危机出现时的即刻处理、事后对全校师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等。当前,我国的专业心理教师大部分是师范科班出身,能胜任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危机干预方面的知识较薄弱,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和操作技能。在普通学校中,心理教师人员较少,工作任务繁重,很难以个人的方式进行心理危机的培训与学习。

基于单一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不足,可尝试区内跨校间的协作。创建区心理危机干预交流平台,各校互通有无,交流危机干预经验。这便于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进行整体协作,分担单校压力,提升危机处理成效。同时,可根据心理教师的需求开展专项培训,提升他们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水平与技能。

二、区域内中小学跨校联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构

该体系包括三层:第一层为基层学校心理危机领导小组;第二层为区进修校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第三层为区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小组。建构“基层学校—区进修校—区心理辅导专家”三者联动互助危机干预体系,有助于督促基层学校做好事前预警工作,预防校园恶性危机事件的发生。

1.基层学校危机领导小组的主要工作

以学校现有的心理危机小组为基础,以心理教师为核心、班主任为主要攻坚力量,并将家长纳入学校危机干预小组。领导小组要进行全校的摸底调查,筛查出危机学生,并为危机学生建立追踪档案。筛查工作需要教师与家长互相配合,结合学生在校内与家里的异常行为表现,确认危机学生。危机学生档案需要上报给区进修校,并进行两周一次的学生情况了解与心理疏导,同时做到每月一次的家庭追踪。对于危机学生,需要做到档案实时更新,确保学生处于可控范围内。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不仅要关注个别学生,更需要为普通学生打好预防针[4]。这一工作需要班主任与心理教师相互配合。心理教师需根据本校学生情况进行心理危机主题知识科普,并集中指导班主任在日常的班会课内容中增加校园危机相关知识的讲解,如拒绝校园暴力、珍爱生命、关爱自我等。

当学生出现一些危险行为时,如自伤,家长与班主任要及时上报给学校心理教师。心理教师应主动向学生了解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并及时将学生咨询后的动态进行档案更新。若问题较为棘手,应立即上报给学校领导,及时与家长联系,同时上报给区进修校,由区进修校进行咨询动态指导,并上报给区专家指导组。

2.区进修校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的主要工作

区进修校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在该模式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面对基层学校,起到督促作用;面对心理专家团队,起到沟通协调作用。

(1)收集基层学校危机学生的基本档案,根据危机学生的类型进行分类归档,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工作。每两周一次收集危机学生追踪结果,及时掌握危机学生动态,以督促基层学校完成相关的危机干预工作,为全区的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工作奠定基础。在校园危机事件发生时,及时与区专家团队联系,参与到学校工作中,做好事中处理与事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2)开展区级心理危机干预专项培训。本培训包括学校领导心理危机干预理念培训、心理教师危机处理理论与实操培训及班主任对于危机学生觉察技能的培训。通过分层分对象培训,全方位地更新基层学校教职员工的心理危机干预理念,做好前期的预警工作,提升心理危机干预水平。

(3)搭建区内心理教师危机干预交流平台,设立心理教师互助学习小组。依靠网络教研平台,设置区内心理危机交流平台,方便小组随时进行交流与讨论。互助小组每月开展一次线上研讨或线下沙龙。研讨以某一危机类型为主题,探讨合适的疏导方案,以及对于班主任和家长的指导路径。小组内开展心理危机知识的微课录制,通过对某一知识点的备课、讲课录制,加深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小组间资源的互通。互助小组不单用于业务磨炼,也用于相互支持,释放小组内过大的心理压力。当校园危机事件发生时,短时间内心理教师需要处理大量较为负面的事情,往往会消耗教师过多的心理能量。可以通过互助小组的解压沙龙,让能量耗竭的心理教师重新恢复正常。

(4)及时与区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团体协调工作。每月与区心理危机专家团进行协调,开展危机干预指导,包括对心理教师与班主任的指导。定期邀请专家与区内心理教师互助小组开展心理咨询督导活动,通过督导提高心理教师应对学生危机的咨询水平。同时与区未成年心理辅导站联系,将学校心理教师无法处理的问题转介到辅导站,由辅导站提供较为专业的心理咨询。与区社工团队合作,当校园危机事件发生时,可通过团辅活动对学校师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3.区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团队的工作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涵盖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因而区专家团队应由精神科医生、心理危机热线志愿者与资深心理咨询师组成[5]。专家团队成员具有多年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经验,并且精通某一类型的心理咨询。同时该团队可参与基层学校危机事件的紧急处理中,也可指导日常危机学生的心理疏导方向;开展每月一次的心理督导,为区内心理教师的咨询工作保驾护航。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因疫情原因,成了當前各中小学校的工作重点。为保证这项工作的有效推进,有必要建立区域内中小学跨校联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当前这一体系的建构正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发现与解决。

参考文献

[1]白玉萍. 针对校园危机事件的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研究[J]. 继续教育,2016,30(2):27-29

[2]卿梦桃,张丽娜. 完善校园心理健康制度 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J]. 区域治理,2019(44):194-196

[3]郭怡,蒋真好,张红梅.大学生危机干预及心理服务体系构建的探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7(1):1-5.

[4]周红五.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4):8-10.

[5]廖全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州,350018)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中小学校
浅谈新常态下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审计
探讨中小学校虚拟演播室的改建
关于加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思考
试论精细化管理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