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模式探索
2020-12-23姜海燕侯宏超贾若培
姜海燕 马 翠 侯宏超 贾若培
0 引言
2015年8月,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在企业、高校的应用与重视。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培训机构参与的基本原则,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发挥企业的培训主体作用的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1]。企业新型学徒制注重的是培养学徒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校企教师探索契合的教学模式,培养技能人才。
1 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模式现状
企业新型学徒制运行的关键在于校企的深度合作,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培训标准、管理目标等,学校理论教师与企业技能教师双师教学、指导,人才共育、师资互通,不断培养具有工匠精神、扎实理论、技术提高的技能型人才[2]。自2018年起至今,通过政府激励与宣传、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培训机构积极配合、学徒踊跃受训,共同努力之下,企业新型学徒制形成了年培训50左右万人的新型职业技能培养新格局[1]。然而,实际运行中仍常有感慨,如理论课程枯燥乏味,学徒不积极学习不扎实,企业用工需求不足导致学徒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高雪利(2018)对河北省5市首批改革试点进行实证研究,总结目前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与对策,主要问题包括一是难以形成全面而系统的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创新机制;二是管理制度体系尚不完备;三是适合试点企业自身需求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比较短缺;四是企业师傅的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手段应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五是培训机构的专业教师的项目一体化教学能力有所欠缺[3]。以上问题主要围绕教学模式展开,涉及创新机制、制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组织、项目制教学等方面。扶慧娟、刘云刚(2019)在探索现代学徒制运行模式中提出当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企业参与积极性不够高,校企资源未实现深度整合等问题[4]。综合现有文献、校企实地访谈,总结关于教学模式的常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课程中理论突出,缺少匹配实践,实践中重操作,缺少理论指导;二是实践组织缺少创新形式,未能结合企业与学徒需求;三是缺少深度理实结合,未能根本上解决重实际轻理论的问题[5-6]。根据以上问题,有必要探索契合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模式。
2 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模式构建路径
2.1 建设应用型课程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为了更好的解决课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企业教师理论知识不足,学校教师真实项目引进难的问题,教师需要研究项目制教学方法,以企业项目为基础,以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为抓手,将学徒、理论知识与学习过程融合在工作过程中,结合技能培训特点,开发与设计课程的内容和顺序。为了解决部分学徒学习不积极不扎实情况,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可以采用大班授课,小组讨论,个人提交作业的形式,提高学徒学习积极性。为了进一步缓解学习倦怠,保障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措施:实时考勤、过程评价、阶段考试、信息化教学、岗位调整政策、薪酬调整政策、评优优先政策等。课程评价是应用型课程的保障,基于项目制进行教学,校企教师共同根据职业标准的达成制定全面、具体的评价标准,学校教师进行理论融合评价,企业师傅基于过程及结果认定,课程评价抓基础、重实践、强创新,体现多元性、公正性,达成课程目标,服务于培训目标的达成。通过校企双师共同育人,培养学徒抓住理论基础,锻炼专业技能,强化创新思维与能力。
2.2 创新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中的重要环节,与企业产出相结合,符合企业经营活动,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企业培训的良性循环,达到了教学与实践的高效性与稳定性。为了解决实践中重操作轻理论的现象,承德技师学院在与承德龙新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学徒制培训试点管理中,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模式,夏季企业不供暖闲时,学徒进校园集中面授,冬季企业供暖忙时学徒返回企业实操,缓解了企业用工需求不足的现状。学徒参与实战,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强化理解,同时学徒将企业实践需解决的问题带回学校结合理论再学习,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项目制教学模式。企业师傅手把手带学徒,以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为抓手,形成师傅带学徒,学徒小组讨论共同成长,个人完成实操任务的特朗普制创新组织流程,提高学徒的综合能力。企业是企业新型学徒制的直接和最大受益者,主要根据公司的需求、生产实际来确定培训任务,因此实践评价标准按照企业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标准进行设置,对学徒进行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带动学徒积极性并高度参与,达成实践目标。
2.3 增设结业报告
结业报告是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学徒集中进行理论延伸、实践检验、创新训练而要求学徒在结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报告。通常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结束后,企业自主性设置学徒合格认定,常见形式为学徒按照规定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还有的企业根据自己实际,设置适当考核方式,决定是否合格,给予合格者颁发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以上两种认定方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和行业需求,但是为解决学徒重实际轻理论的问题,增设结业报告进一步保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徒创新精神与职业技能提升。
2.3.1 结业报告双导师指导
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指导结业报告的体系[7],学校教师指导学徒结合实践分析、综合、概括新理论和新见解,企业师傅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观测,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在双导师指导下,提升学徒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学徒结业报告重实际轻理论的问题。
2.3.2 丰富结业报告形式
以应用为目的作为出发点,推动企业学徒制结业报告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化形式发展,针对动手能力强的学徒鼓励以企业岗位实践报告作为结业报告,基于体验提高报告真实性和原创性,培养创新意识。针对善于独立思考的学徒鼓励以调研报告作为结业报告,学徒就某一区域或某一工作领域开展与实践和学习相关的调查,撰写报告。经过课题选择、调查设计、资料搜集、资料处理、撰写报告基本环节,培养学徒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针对具有浓厚科研兴趣和实践能力的学徒,在双导师指导下就某一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并鼓励公开发表论文作为结业报告。通过丰富的结业报告形式,加强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3 企业新型学徒制“四协同三融合”一体化教学模式
企业新型学徒制“四协同三融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四个阶段协同和三个层次融合的一体化模式,四阶段基于组织形式设置,三层次基于课程体系设置。
“四阶段协同”实现了企校培训机制、管理制度、课程体系、课程模式、实践模式、结业报告模式等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评价、实行无缝对接,保证课程体系培养目标的一致性,突出一体化模块课程的职业特色,保证知识和技能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满足岗位需求,与企业实际零对接,实现知识、技能、素养的全面提高。
图1 企业新型学徒制“四协同三融合”一体化教学模式框架图
“三层次融合”实现了应用型课程—专业实践—结业报告的一体化教学,在学校通过应用型课程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的培训,设计项目制教学方法、特朗普制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多元性课程评价体系、企校双师育人、信息化教学手段等一体化课程模式;在企业基于专业实践侧重实操培训,实现“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理论—实践—理论”项目制教学模式、特朗普制创新组织流程、过程性和结果性实践评价标准与体系结合的专业实践模式;企校双导师指导完成结业报告,并且不断丰富结业报告形式,包括企业岗位实践报告、调研报告、科研论文等,完善结业报告模式。“三层次融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工学交替方式,实现“抓基础、重实践、强创新”的有机融合。
评价体系贯穿于一体化教学,保障培训目标的实现。总体而言,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方式及手段如实时考勤、过程评价、阶段考试、岗位调整政策、薪酬调整政策、评优优先政策等,结果性评价方式及手段如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培训合格证书,或者独立撰写完成企业认可的结业报告,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岗位调整、薪酬调整、评优优先的依据。
4 结论
企业新型学徒制运行过程中,企业占主体地位,目标明确,通过“四协同三融合”一体化教学模式与学校有效结合,实现企校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评价、实行无缝对接,应用型课程、专业实践、结业报告一体化教学,学徒理论与实践系统结合,创新项目制教学方法、特朗普制教学组织形式、过程性与结果性的评价机制、双导师制优化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政府加强组织领导,规划组织实施,构建培训质量评估监管机制,广泛动员宣传,通过资金支持、政策支持,保障了企业新型学徒制下企业、学校、学徒、政府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