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海外业务代表”培养模式优化探讨
——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为例

2020-12-23孙智贤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捷克我院代表

孙智贤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一、“海外业务代表”培养模式概述

“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和共同繁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在促进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同时,“一带一路”建设对于了解贸易伙伴经济贸易发展、社会文化及商务习俗的海外业务代表有了更大的需求。“海外业务代表”培养模式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通过实行海外“实习+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1],从而培养出更多服务于“一带一路”发展与建设的优秀海外业务代表。

1.中捷“海外业务代表”培养模式简介

捷克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国家,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捷克在欧盟之外的最大贸易伙伴,是捷克的第二大进口商品来源地。中欧班列联通了包括中国、捷克在内亚欧国家的市场需求,促进了中捷双边贸易健康发展,促进了中捷双向投资迅猛增长,从而增加了对海外业务代表的用人需求。为了进一步促进中捷双方的贸易往来,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海外业务代表,从而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10月,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与捷克布杰约维采技术与商务学院(以下简称“VSTE”)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海外业务代表”培养项目。双方互派学生在对方学校和当地相关企业学习、实习,同时互派教师交流学习,把学生培养成实习企业的海外业务代表,推动学生海外就业,搭建两国经贸平台。

2.中捷“海外业务代表”培养现状

自2016年起,双方遴选国际贸易实务、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参与项目,截至目前,我院有3批共30名学生、捷克合作院校有5批22名学生参加该项目。此外,我院派出高水平师资开展学术交流,着手开发“海外业务代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标准,完善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目前已派出3批共9名教师赴该校交流。两校教师联合出版英文教材《生产物流》《外贸函电》等。引进VSTE物流、旅游等专业相关课程标准。目前,“海外业务代表”培养项目已经得到有效推广,新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乌克兰敖德萨国立大学等两所海外院校开展“海外业务代表”培养项目,持续为山东省“走出去”企业培养海外业务代表,促进了“一带一路”建设。

二、问卷调研情况

为深入了解我院赴捷克学生在捷期间的实习和学习情况,掌握中捷“海外业务代表”培养模式的实施状况,笔者针对我院赴VSTE交流的学生开展了问卷调研,希望能找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的策略和途径,从而促进“海外业务代表”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推进。我院赴捷克交流学生共分3批,每批10人,所在系别及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学生所在系别及分布情况

针对问题:“请问您在捷克有没有被分配到合适的实习单位?”,18位同学选择了“有实习单位,但与本专业不相关”,12位同学选择了“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单位”。实习单位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实习单位情况

针对问题:“请问您对分配到的实习单位或实习安排是否满意?”,21位同学表示满意(包括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9位同学表示不满意(包括不太满意和不满意)。

针对多选:“请问您认为影响分配到合适实习单位的因素有哪些?”20人次选择了实习时间短,13人次选择了语言障碍,另有13人次选择了捷方学校没有做好充分准备,8人次选择了南捷克州对财经商贸类专业需求有限,1人选择了其他,其他因素为效率低。

针对问题:“‘实习+学习’模式有没有很好开展?”26人选择了只有企业实习,没有课程学习;2人选择了企业实习和课程学习都有,2人选择了企业实习和课程学习都没有。

针对问题:“请问您参与这个项目时,共在企业实习了多长时间”,12位同学选择了2~3个月,9名同学选择了1~2个月,7名同学选择了1个月以内,2名同学选择了3个月。学生实习时间统计如图2所示。

图2 学生实习时间统计

针对问题:“请问您认为该项目的时间设置为多长会比较合适?”14位同学认为6个月比较合适,8名同学任务12个月合适,另有8位同学认为3个月合适。

针对问题:“请问您认为在派出学生去捷克前,应该让他们做好什么准备?”学生回答如表2所示。

表2 学生认为赴捷前应做好的准备

针对问题:“请问在参与该项目的过程中,您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学生回答如表3所示。

表3 学生认为的最大收获

三、“海外业务代表”培养模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在对我院交流学生进行上述问卷调研的同时,我们还对捷方学校安排的实习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研,此外,中捷双方教师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以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海外业务代表”培养模式。通过调研和探讨,发现中捷“海外业务代表”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习单位专业不够对口

我院学生被分配的实习单位中,60%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实习学生收获有限,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实习单位普遍反映3个月的实习时间太短。学生适应半个月,企业培养半个月,剩下的时间不足以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他们接受我院实习生的意愿不强。

第二, 南捷克州主要行业为机械、农业、啤酒产业及旅游业,商贸不很发达。只有物流相关专业比较对口,但是由于物流行业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短时间内进入企业不太现实。因此,虽然VSTE有一千多家校企合作单位,但是仍然难以为我院派出学生提供足够合适、对口的实习单位。

第三,VSTE国际交流处负责人认为,我院每次派出的学生数量超出了他们的接受能力。如果能分2批,每批派出5人左右更加合适。此外,他们要求我院能够提前6个月发送派出学生的计划,以便给捷方提供足够的准备时间。

2.学生存在语言交流障碍

布杰约维采的当地企业主要使用捷克语,还有些企业使用德语,而使用英语和汉语的企业较少,因此,语言成为一大障碍。在与中国有业务联系的公司,实习学生交流起来相对比较容易,而在其他公司,我院学生可能会遇到交流障碍问题。再加上我院派出的部分实习学生英语水平欠佳,所以,交流过程中阻力更加明显。因此,鉴于语言障碍,很多企业不愿意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3.派出学生所做准备不够充分

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大多不能直接上手,需要实习单位进行系统培训,这样就降低了实习单位的接收热情,减少了实习单位可以获得的收益。实习单位认为应该在国内对学生进行严格的选拔和系统培训,使派出学生尽快适应国外工作环境,在实习期内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同时,自己也能更快进步、获得更大的提升。

4.“学习+实习”模式落实不到位

我院派出的前三批学生只是进行了实习,并没有进行相应课程的学习。VSTE国际交流处负责人表示,主要原因是我院派出的时间不甚合适,因为在VSTE只有欧盟交换生的课是英文授课。

5.学分互认工作尚需加强

目前我院有两位毕业生在VSTE攻读工商管理本科学位,并且有意向继续攻读研究生。VSTE工商管理本科学习时间为6个学期,由于我院这两位毕业生参加了“海外业务代表”培养项目,所以可以减少一个学期的学习。但是,目前捷方与我院课程的学分还不能进行互认,因此不能进一步减少我院学生在VSTE获得本科学位的时间。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优化中捷“海外业务代表”培养模式的建议

1.调整派出实习生的时间安排

我院可以每年派出2批(每批5名)学生去VSTE,分别安排在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这样利于捷方提供足够对口的实习岗位,并且方便我院学生听课和学习,从而有利于“学习+实习”模式的真正落地。此外,建议实习的时间可以延长到6个月,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在企业实习。在学生收获丰富实习经验的同时,企业也能够获得理想收益,同时便于企业为实习生提供更多的补助,从而为实习学生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此外,6个月的实习也便于企业判断学生是否适合该工作,如果该学生足够优秀并且愿意继续在该公司工作,便可以在毕业后选择该公司就业。

2.在派出之前进行培训和指导

在派出学生之前,实习单位可以提出选拔要求和任职条件,并采用合适方式参与到海外业务代表的选拔中。CK中文信息服务中心是南捷克州唯一一家提供专业中文服务的旅游地接社,也是为中方学生提供实习单位的公司之一,每年对我院实习学生都有需求。CK中文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学校应该要求学生在出国之前做好相应的知识、能力、素养准备,应该对学生加强在团队意识、能力素质、态度情商等方面的指导。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参与对学生的专业培训,使学生在到岗后能够尽早适应并投入到实习之中。

此外,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将对“海外业务代表”培养模式的宣传提前到自招生宣传阶段,以此增加该项目的报名人数,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海外业务代表选拔的质量[2]。

3.帮助捷方为我院学生找寻对口实习单位

通过调研发现,我院实习生的对口单位应该是与中国市场有关联的企业,主要是旅游局、旅行社、免税店、酒店等,在南捷克州主要集中在CK小镇。当然也有一些物流企业,例如,捷克ACO Marine公司。我院可以提醒和帮助捷方根据我院学生所学专业,提供相关的实习岗位,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为学校生活和实际工作搭建一个稳固的桥梁。

4.做好两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工作

如果能做好学分互认工作,我院毕业生(如已经参加过“海外业务代表”项目)只需要两年便可以在VSTE获得本科学历,再继续读两年可以获得研究生学历,这就为我院学生继续深造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和样板。在学分互认环节,捷方需要我院学生提交课程教学大纲和具体教学内容,用来作为互换学分的依据,这些材料的制作就成为比较重要的一环,需要组织专门力量制作。

5.互相借鉴双方课堂中的优秀理念

例如,在捷方Marketing Reaserch课程中,教师让学生分组调研跟学院有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对策,学生提出的建议被很多企业采纳。这样会让企业真正受益,从而让校企合作关系更加稳固。在Business Economics课程中,教师让学生分组设计自己希望创办的公司,并且用英语进行汇报。这种把“双创”理念带进课堂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用英语进行汇报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捷方也可以借鉴中方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及考核方法及方式。

6.进一步加强中捷双方教师的合作和交流

目前双方教师的合作还不够深入,交流时间也比较短。为了促进“海外业务代表”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建议双方教师可以开展更加深入和长期的合作,比如双方互派教师到对方院校进行一学期课程的讲授,这样的深度交流可以带来更进一步的了解,促进更好的合作,从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海外业务代表”。

结语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职业院校要加大开放力度,深入开展交流合作,提高国际化办学能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提升教育管理的全球化视野,培育国际化人才[3-4],充分利用“海外业务代表”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实施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

猜你喜欢

捷克我院代表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捷克Helfštýn城堡重建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的捷克朋友
《红楼梦》年画在捷克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