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满意度提升研究 *
2020-12-23卓泽林
卓泽林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广州 510631)
一、问题提出
2019 年2 月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单列一章的重要性对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了规划和部署。创新创业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进的关键性任务,特别是依托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新科技创新创业应当成为大湾区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应在充分考虑湾区建设需求下坚定不移地践行“双创”战略,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和创业成果支撑。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一方面,通过提高创新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从而促成创业活动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可以通过帮助受教育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类型,让受教育者直接掌握创业知识,从而增强创业意愿(Jones,B.,Iredale,N.,2006);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地通过改变人们对创业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来对学生的创业意愿产生影响(Fiet,J O.,2001)。相比较国际上其他湾区的创新创业教育,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相对较晚,只有更好地了解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情况,对受教育者的创新创业需求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才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针对性建议,从而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为粤港澳大湾区培育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进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早日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二、文献综述
1.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
与以往粤港澳经贸合作不同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特点在于以创新驱动发展湾区经济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对于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以及东京湾区而言,创新同样是这三大国际湾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旧金山湾区主要由斯坦福大学引领的高水平大学集群为硅谷输送创新型和技术型人才,纽约湾区则有常青藤盟校集群作为其经济发展的强大智力后盾,而东京湾区打造A、B 两类超级国际化大学吸引国际化综合型人才(欧小军,2018)。从上述国际一流湾区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科研技术及创新创业型人才无疑是湾区经济创新发展的引擎,而人才资源输送的源头正是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院校。与此同时,珠三角地区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对具有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是有增无减(辜胜阻,曹冬梅,杨嵋,2018)。因此,打造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大学集群,革新粤港澳高校教育体系尤其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育技术型和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必然趋势。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依然是“各自为营”,高校之间多以自发交流合作为主,合作广度及深度受限于区域上的跨越、体制机制上的差异,缺乏共同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高校而言,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仍存在“精英化”“片段化”现象,即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创业项目与知识体系疏离、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对接脱节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张务农,2014)。港澳两地高校虽然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教育体系,但创新人才的不足和创新创业环境的恶劣,使得创业者面临着转化创新创业成果带来高额成本的压力(倪外,2018)。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提出正好为湾区高校协同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共享创新创业资源提供契机。
2. 高校学生教育满意度对提升教育质量的作用
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主体,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有着最为关键的发言权。学生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有助于高等教育机构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做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改变。例如,在旧金山湾区,大学尝试去回应硅谷的需求,经常引入全新的课程,所引入的课程通常与新类型的硬件和软件技术有关(卓泽林,2019a)。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研究开展较早,美国于1994 年已在全国各高校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韩玉志,2006)。Martensen 等在1999 年基于欧洲顾客满意度模型构建了一个高校顾客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认为评价学生满意度是高校教学质量不断改进的根本要求(Martensen,A.Gronholdt,,l. Eskildsen,J.K. Kristensen,K,2000)。Gremler 等于2002 年设计了学生满意度测评模型,用以研究学生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满意度(Gremler D.D.,McCollough. M.A. 2002)。国内学者近年来也开始关注学生满意度研究,孙友然等通过实证研究构建并检验了高校实践教学满意度结构模型,为高校提高实践教学满意度提供了参考建议(孙友然,杨淼,江歌,2016)。李玉倩则从学生满意、人才培养、感知管理、校园文化、感知质量、硬件支持等6 个结构变量建立了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李玉倩,2017)。以上研究无不表明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对于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其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将持续上升,而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还远远不能满足区域建设的需求和目标。据最新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大湾区中高等教育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仅为17.47%,其中香港以26.18%的比重位列大湾区城市第一,但仍远远低于旧金山湾区高等教育常住人口比50%(段杰,2020)。这就要求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效率,满足湾区建设的人才需求。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的增长以及相关政策扶持的革新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纵观已有创新创业教育满意度的相关研究,多数学者在分析评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满意度时通常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育模式、配套机制等内容出发,其中,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的评价包括授课形式、课程数量以及课程分类等方面,师资队伍评价包括教师数量、授课技能、指导能力等方面。教育模式是评价高校如何结合创业课程、创业实践、创业竞赛等内容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而配套机制包括资金配套机制、孵化机制、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2013)。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 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提升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激励更多学生投身于创业实践(卓泽林,2019b)。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本研究将结合目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总目标,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质量、竞赛体验、实践建设、政策扶持以及教师指导等5 个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切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而寻找和明确现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质量评价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类型、教学方式、教学技巧以及课程内容与时代前沿趋势紧密性的综合体现,是一个衡量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质量、内容的时代前沿性和课程内容与专业紧密联系性的指标(黄兆信,王志强,2013)。竞赛体验评价是创新创业竞赛对高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自信心、人际关系网络拓展、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是否有提升作用的综合体现,是一个衡量创业竞赛对于学生真实创业能力提升的指标。实践建设评价是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在基金支持、服务一体化、科技创业园与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配置是否足够完备的综合体现,是一个衡量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完善的指标。政策扶持评价是高校创新创业政策在税收减免、无息贷款、免费培训、大学生注册企业流程简化等方面是否有足够的扶持力度和与时俱进的革新,是一个衡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扶持力度和革新速度的指标。教师指导评价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指导对于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学习、学科知识前沿动态的了解、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项目落地等方面是否有帮助的综合体现,是一个衡量教师指导下学生创新创业成效提升情况的指标。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针对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共58 所高校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涉及学校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29 所本科高校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24 所专科院校,港澳地区高校包括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澳门大学等高校,共计回收问卷5525 份,剔除答卷时长过短、填写无效校名等无效问卷504 份,有效问卷5021 份,问卷有效率90.87%。本次问卷调查样本的选取在学校类别、年级、专业等方面均符合随机抽样的要求,回收问卷结构较合理,具体数据如表1 所示。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
本研究基于近20 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理论,结合文献综述梳理借鉴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相关调查问卷,拟定初步的调查问卷(黄兆信,黄扬杰,2019)。在正式施测之前,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98 所高校对接受过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进行试测,根据反馈的意见进行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形成正式调查问卷。正式问卷分为3 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包括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所读高校类型、高校所在地及其名称等基本情况,共计10 题;第二部分内容是关于学生对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包括创业课程、创业教师、创业竞赛、创业实践、创业政策等5 个方面,采用李克特5 点计分方式,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评定为1—5 分,共计18 题;第三部分内容主要从授课方式、考核方法、学校层面的政策扶持等方面调查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现状,共计11 题。
表1 大湾区高校学生基本情况
(四)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在正式问卷回收完成后,利用SPSS 21.0 以及Amos 等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分析。问卷将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量表分为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实践、创业政策、创业教师共5 个维度,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61。其中,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实践、创业政策、创业教师5 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864、0.907、0.929、0.929、0.961。由此可知,该量表信度较好。
在此基础上,对量表进行效度分析,结果显示KMO 值为0.959,大于0.8,可进一步做因子分析。卡方统计值显著性为0.000,小于0.01。自由度为153,Bartlett 球体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90908.447,即量表数据效度较好,已达到进行因子分析的效度标准。在5021 份样本的原始数据中随机抽取6%的个案,约306 份数据,运用Amos7.0 对该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数显示, χ2=268.908, d f=125,χ2/d f=2.151,结果低于3,模型拟合较好;GFI=0.912,NFI=0.951,TLI=0.967,CFI=0.973,结果均高于0.8,模型适配度较好;RMSEA=0.061,结果低于0.08,符合模型拟合标准,量表结构效度良好。
四、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满意度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总体分析
调研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满意度评价总体得分处于中上水平(总体平均得分为3.43,总分为5 分),其中竞赛体验评价和教师指导评价平均得分较高(分别为3.52 和3.67),政策扶持评价平均得分处于中上水平(均值为3.43),而课程质量评价和实践建设评价的平均得分偏低(分别为3.24 和3.28)。见表2。
表2 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描述性分析(N=5021)
1. 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但创新创业课程和授课方式亟需改革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逐步推进,国家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增加。据统计,2016 年至今粤港澳三地政府颁发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政策文件共计129 份,其中围绕产业政策扶持、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创新创业发展高地和平台服务建设及资金支持的文件最多,分别为16 份、12 份、10 份和8 份,占比达23.19%、17.39%、14.49 和11.59%(夏正林,2019)。从调查数据分析中也可看出,大学生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满意度的总体均分为3.43,处于中上水平。
2. 粤港澳大湾区大部分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性不足
虽然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在不断增大,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上却落后于需求,难以回应政策环境的需要,致使高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政策难以形成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局面。总体表现在大学生对课程质量评价的满意度评价在5 个评价维度中的平均得分最低,具体体现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类型不够多样、教师授课方式单一、创新创业课程主讲教师缺乏创业经历、创业课程与专业结合程度低等方面。见表3。
表3 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质量评价描述性分析(N=5021)
具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以1—2 门课程数量居多,但仍有超过40%的学生表示没有上过《创业基础》课程。以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建设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为例。华南师范大学不仅师范教育别具特色,而且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也走在粤港澳大湾区前列。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逾10 年,并于2009 年5 月成立了广东省高校首家创业学院,逐步形成了“创新学科化、创业整合化、政策系统化、服务社会化、价值市场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在其2017 版培养方案设计中,学校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放的公共选修课程划为7 个模块,其中就包含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模块。2019 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为了贯彻落实文件中对创新创业提出的要求,学校从增设创新创业课程入手,致力于培养新时期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根据学校官网公布的2020—2021 第一学期开设的公选课安排表可知,全校共开设公选面授课程182 门,其中创新创业模块共17 门课程,占课程总数的9.34%,与上一学期相比新增4 门课程。整个创新创业模块课程划分为普通公选课、通识培育课、通识课3 种类别,其中普通公选课设有17 门课程,包括《商业模式与创业实务》《劳动法》《华人家族企业的创业、传承与治理》等;通识培育课设有4 门课程,包括《创新思维训练》《批判性思维导论》等;通识课共设2 门课程,分别为《设计思维》与《创新思维与方法训练》。这17 门课程的授课形式主要以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与我们调查所得的64.4%学生认为创新创业课程是以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为主的调查结果较为相符。
在调查中,有31.6%的学生认为创业实践模拟应成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最重要的授课形式,超过67%的学生认为创业竞赛和创业园的实践更有助于创业项目的形成与落地。由此可见,学生更倾向于接受创新创业实践类的课程和相应的授课方式。尽管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不等同于鼓励学生直接投身于激烈的创业大军中,创业实践也不等同于模拟创业,但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主要特征是必不可少的。换言之,对于培养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往创新创业型人才发展而言,无论是参加创业竞赛、经营模拟企业,还是从事创业孵化,实践都不是一个课外的业余活动,而是一个必修的学习内容(施永川,2018)。
3. 以赛促学,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利用丰富的竞赛资源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对于创业竞赛总体满意度处于中上水平,为3.42 分。学生认为通过参加创业竞赛,除了能够提升自身创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业自信心外,还能借此拓展人际关系网络,为将来创业项目实体落地奠定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与社会基础。见表4。
创业竞赛为高校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为高校学生走向创新创业提供了“练兵场”,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重要途径。与内地其他区域高校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凝合了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枢纽城市助推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创新创业融入机制,具有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创业竞赛资源丰富。除全国性的创业竞赛以外,粤港澳大湾区各高校还积极举办区域性的竞赛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如深圳大学主办了国内首个全国性的大学生公益双创专项赛事“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公益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广州市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业大赛”,暨南大学举办了珠澳两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深圳前海创业园举办了前海粤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这些赛事吸引了粤港澳三地14 所高校千余人参赛。多样化的创业竞赛不仅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平台,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表4 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竞赛体验描述性分析
4. 对高校教师指导满意度评价较高,港澳高校师生合作关系鲜明
教师评价在5 个评价维度中平均得分最高,为3.67 分,说明学生对创新创业教师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在具体分析教师对学生创业项目所能产生的影响时,仅有15%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帮助最大。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学生之所以认为教师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是与学生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密切相关。例如,69.9%学生认为教师在创业团队中主要担任协助者而不是参与合作者。对创业团队中师生合作的方式进行调查后发现,教师指导、学生创业的形式占比61.7%,而师生共同研发、共同运营的团队占比21%。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教师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协助者的角色,主要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指引方向,而非是共同的合作者。但其实,在创新创业工作中,教师作为一个合作者的科研技术支持非常重要。
在对数据的差异性检验中进一步发现,港澳地区高校与内地高校相比,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港澳地区高校学生对其创新创业师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内地高校,其得分分别是3.49 和3.22。从后续的数据分析中,我们也看到在教师合作方面,港澳高校的学生更加认同教师作为合作者的定位,与教师的互动也更加频繁。这可能与港澳高校教师大部分有海外留学经历和师生关系模式有关。港澳高校教师拥有较强的科研与创新实力,教师与学生是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合作学习者”(co-learner),共同参与到知识的生产与创造,二者之间重视平等、注重互动、强调合作。他们在与学生创新创业合作过程中推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主要采取师生共同研发与运营的方式,同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对话,尊重个体的特色潜能,为学生提供平等自由的合作空间。
(二)不同层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差异分析
对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层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各维度评价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后可以发现,专科院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满意度评价在各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高于本科高校学生的评价(p<0.05)。见表5。
结合其他的调查数据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已设立大学生创业园的本科高校占比36.2%,明显高于占比只有31.5%的专科院校;同时,已有78.7%的本科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显然也高于专科院校的67.9%。可见,本科高校在创业园区的设立和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比例均高于专科院校。可以认为,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开展进度快于专科院校,但是学生的满意度反馈却低于专科院校。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本科院校综合性高,学术性更高,偏重理论研究,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也偏理论,欠实践;学生们更倾向于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选修课,或者以读研为目标不愿面对就业或者创业,对待创新创业教育的态度颇为消极。专科、高职院校则更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创业就业实践,学生对学校创业环境的认可度更高,因而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满意度评价也会更高。
表5 大湾区高校不同层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差异性分析
(三)不同专业学生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差异分析
在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毕业之后的创新创业意愿进行卡方检验,可以看到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创新创业意愿呈现显著的差异(p<0.05),经管类和理工类学生的自主创业比例高于均值1 到2 个百分点,而文科类专业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低于均值2.5 个百分点。文科生的自主创业比例偏少,可能是因为高校在文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往往把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定位于公务员、银行、外企等企事业单位,因此,更注重学生的现实就业情况,常把就业率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行动不到位(文君,2015)。
此外,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到不同专业学生对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差异显著(p<0.05)。经过多重比较(LSD)得出,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对本校创新创业教育满意度在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实践、创业教师等均有着显著差异,而在政策扶持方面的满意度差异不显著。
从表6 的数据看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文科学生与理工、经管类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满意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如下:
表6 大湾区高校不同专业学生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差异性分析
在课程质量和教师指导方面,文科类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满意度评价高于理工类和经管类的学生。在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方面,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较为缺乏。而相比需要更多实践机会的经管和理工科学生,文科生对于传统课程的接受程度较高,课程表现也更加优秀,所以对课程满意度较高。而在教师指导方面,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专业师资短缺,相比文科学生,理工和经管类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对教师指导的需求更高,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而师资的短缺便导致了理工类和经管类学生的满意度较低。
在竞赛体验和实践建设方面,文科类专业学生的满意度则显著低于理工类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这与文科专业的学生在创新创业竞赛过程中,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限制,难以将自身的专业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资本密切相关,相比之下,理工类学生和经管类学生则能够较好地将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创新创业资源,相对的,满意度评价也就越高。在实践建设方面,与竞赛体验类似,理工类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建设的满意度也高于文科类专业的学生。调查数据显示,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认为创新创业实践对于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最大,但是,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与平台建设还比较基础,难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五、结论与讨论
1.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创新创业资源与产业特色,建立分层分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根据伯顿·克拉克三角协调理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最终将由来自政府、市场和学术的力量整合主导(陈丽,陈劲松,2019),所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高校、社会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和协同配合,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但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来看,目前创新创业课程类型同质性较高,不同层次的高校及其不同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难以区分,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因此,不仅要丰富创新创业课程类型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更要从大局上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整体规划中提出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群建设目标,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的有效整合。
具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构成要素要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实际,既要在总体规模上满足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创新发展需求,同时也要优化其内部规模结构,如不同专业的创业规模,不同领域的创业规模,甚至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特色,依托核心城市的创新创业资源。例如,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核心城市中的金融科技、电子信息、文化创业和旅游休闲等产业特色,抓住“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重要机遇,充分吸收自由流通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建立起分层分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让不同需求的学生在不同创新创业课程中得到满足。在打造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开放进阶型创新创业课程选课机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需求状况,制订自己的创新创业课程计划。对于有创新创业实践需要的学生,可以选择到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或者孵化机构进行实习;对于有专业需求的学生,可以提供融合创新创业内容的专业课程,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资源,建立好分层分类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以便贴合区域多层次的人才需求。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大量的资本、空间场地以及智力资源,推动这些或隶属政府或隶属市场主体的资源进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发挥其要素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黎勇,崔延强,2019)
2. 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竞赛资源,开发专创深度融合的精品课程
课程是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培养其就业创业意识及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创新创业课程作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但是在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构成上,理论性的创新创业课程占据主要地位,缺乏创业实践和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从访谈数据来看,不管是文科类专业还是理工、经管类专业的学生,都对当前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居多的现状表示不满,甚至有些理工类学生认为当前的创新创业理论课程照本宣科,落后于社会的创新创业潮流,既无助于创新实验研究也不能指导创新创业实践。重理论、轻实践是当前国内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弊病。相比国内其他地区,如前所述,粤港澳大湾区除了“挑战杯”和“互联网+”等传统的全国性创新创业竞赛外,还有诸多创新创业孵化机构举办的创业竞赛。高校应该重视涵养和汲取创业竞赛资源,将创业竞赛实践纳入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之中。
另外,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的专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和双创型学生的有效方法(黄兆信,杜金宸,2020)。目前,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已取得显著成效,各市又有各自的产业优势,如广州的服务业、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深圳的文化创意、高新技术、节能环保,东莞的国际性加工制造业等,这些优势产业都对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旺盛的需求。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时,应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刻融合。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创业者的角度思考身为创业者在基于专业进行创业时应该掌握的相关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应向学生展示专业领域的创业前景,将创业具象化,这不仅可以调动大学生的专业热情和创业激情,而且可以突破高校之间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同质化倾向,使学生从专业吸取营养,化专业为专长,在创新创业活动取得优势。
3. 完善创新创业导师聘任与绩效评价机制,建立良好的师生共创模式
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依托,是把创新创业教育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的根本要求。调查中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紧缺,不仅体现在数量上的缺乏,更体现在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学生对教师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方面。不少承担创新创业教学的教师受访者表示,由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对创新创业导师的工作考核体系尚未完善,虽然有不少高校出台了对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教师的奖励政策,也大力鼓励专业教师积极投入创新创业活动,但整体的效果并不显著,部分创新创业教师仅仅停留在课堂指导方面,难以深入到项目当中,更遑论跟学生共同运营。另外,由于目前对校外创新创业导师的聘任缺乏系统的制度,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尤其是珠三角9 市的高校难以利用社会资源来充实自身的创新创业导师资源,更不用说对外引进国际型“双创”人才。总体而言,创新创业专任教师较少,对校外创新创业导师的资源利用不高,引进社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机制欠缺。因此应借助粤港澳大湾区深化区域体制机制改革的契机,尤其是利用港澳多元文化交流氛围,积极引进港澳地区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粤港澳三地人才的交往交流。对于相应的配套措施,首先是要完善校外导师聘任机制,引入企业家、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投资专家或相关政府工作人员等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一线精英为兼职创新创业导师,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有利形势吸引境外人才,为学生讲授产业结构、行业背景、业内实务等内容。同时,要提高教师在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参与度;学习国际知名湾区高校师生共创的创新创业项目运作模式;加强创新创业导师在创业指导工作方面的绩效评定,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有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辅助学生运营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