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22例病例的系列报告
2020-12-23徐建忠
徐建忠
(长治市人民医院,山西 长治)
0 引言
浆细胞乳腺炎属于乳腺炎的一种慢性的不属于细菌性状的炎症,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乳腺导管腔内出现的分泌物瘀滞、乳腺导管扩张从而致使导管周围出现无菌性炎症以及肿块[1]。由于病因不明,临床特征复杂,临床治疗相对有一定困难,治疗方法也多样。我科自2017年8月到2018年12月,使用手术治疗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22例,现将治疗情况汇总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进行手术治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22例,年龄27~67岁,平均41.82岁,均在非哺乳期,其中未婚的1例,已婚未孕的3例,已婚已育的18例,既往行切开引流治疗的患者5例;病程2 d至15年;病变均为单侧,左侧9例,右侧13例。乳腺肿块16例,乳腺红肿伴脓肿形成5例,可触及波动感,乳头溢液1例,呈淡红色浆液性液体。合并乳头凹陷的5例,其中Ⅰ度凹陷4例,Ⅱ度凹陷1例。19例病变位于乳头旁2 cm范围内,2例病变位于乳头旁2.5~3 cm,1例病变位于乳头旁6 cm。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乳腺B超检查,提示炎性可能的10例,BI-RADS分类:3类18例,4a类3例,4b类1例。
1.2 术前诊断及手术方式
22例患者中,术前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的10例,诊断为乳腺肿物11例,乳头溢液1例。对于急性期患者合并局部红肿伴脓肿形成的,先行局部穿刺抽脓及抗感染治疗,其中有3例行脓液细菌培养,2例为阴性,1例为革兰氏阴性专性厌氧杆菌,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进行抗生素治疗。待炎症局限病变缩小后行手术治疗的有5例。行区段切除术10例,肿物切除术10例,其中微创旋切术2例。合并乳头凹陷的患者同时行乳头凹陷矫正术的有5例。术中常规行冰冻活检,均经病理确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
1.3 效果
22例患者手术后,有7例术中观察有多发小脓肿,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3 d,所有患者10 d拆线,切口均为Ⅰ级愈合,术后患者无一置管,手术瘢痕不明显,乳房未见明显变形,患者对乳房外观的满意度达到90%左右。术后经电话和门诊随诊1年,目前尚未见复发。
2 讨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于人体乳腺内发生的一种慢性的无关细菌的炎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乳腺导管腔内分泌物瘀滞、乳腺导管扩张造成的周围出现无菌性炎症及肿块,乳头出现粉刺样或浆液性溢液,在病变中可找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临床数据统计发现,浆细胞乳腺炎一般多发于30~40岁女性。患者正常情况下一般表现为乳房局部疼痛和肿块、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以及肿块红肿等[2]。耿翠芝等[3]认为,激素的异常刺激和乳腺导管堵塞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的基本,而导管内出现的细菌滋生属于继发感染和患者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有人研究认为:管周性乳腺炎是该病最初的特征,乳管扩张症是必有的病理过程,而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于此病的后期症状[4]。
根据病程,PCM可分为3期:(1)大约2周的时间,患者乳房出现肿块同时出现疼痛以及肿胀等明显表现,但患者全身出现反应情况较轻,且未出现发热症状称为急性期。(2)亚急性期,大约20 d的时间,临床一般表现为局部肿块和硬结,红肿消退。(3)慢性期,患者乳房出现肿块缩小并与皮肤粘连,患者皮肤出现橘皮样病变、形成瘘管和窦道。这些症状出现常年伴随现状,不易根治[5]。曾有研究显示,以上三种分期属于PCM出现急性炎症后在已经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出现病变的整个过程,一般情况下病程分期应该分为:由乳腺导管扩张作为主要的慢性病症主演延伸到以浆细胞浸润作为主要的急性程度[6]。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检查包括乳腺超生检查、乳腺红外线扫描、乳管造影、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以及乳腺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手术活检。对初次发作患者需要结合乳腺超声检查,部分患者需要在给予试验性抗炎治疗后才能对病症做出诊断;使用乳腺红外线扫描可观察患者乳晕区显示出不规则灰色或者深灰色阴影;使用乳管造影检查可观测到患者管道内不同程度的囊状、梭状等扩张现象;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可观察到纤体密度增高且不均匀,夹杂着条状或蜂窝状等透亮区;乳腺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手术活检下多用于检查患者患处呈肿块形成,类似于乳腺癌者[7-8]。
PCM很少能自愈,大多医院多选择使用中西医结合对患者治疗;但有研究显示手术切除是现今治疗此病症最佳的方法。目前临床将PCM分为肿块型、脓肿型和瘘管型。根据文献记载现将治疗方法进行归纳:(1)肿块型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患者常伴随着细菌性炎症,可采取抗炎治疗以及局部理疗进行治疗,待患者肿块出现缩小、肿胀消退,此时可进行手术。急性期时间内,使用地塞米松以及甲硝唑两种药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治疗。甲硝唑是由于抗厌氧菌从而到达预期的治疗效果。患者早期发病时期,如尽快到医院就诊,可以有效帮助乳房肿块减少以及红肿缓解。正常情况下甲硝唑在服用5~7 d后应停止服用,地塞米松一般在5~7 d的持续服用后症状出现缓解,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减少药量,一般情况下最好将患者服药时间控制在2周之内,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9]。急性炎症得到控制后,患者的乳房肿块以及乳头溢液可伴随缓解,根据患者肿块的具体情况及乳房外观的特殊要求采取不同的手术手段进行治疗。(2)脓肿型表示合并急性感染造成脓肿的患者,对患者行局麻后下穿刺引流脓液,注意尽量避开切开引流,术后全身给予广谱抗生素+甲硝唑治疗1~2周;也可以采用中医方法控制炎症。炎症治愈后对于存在乳头内陷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否则容易复发。(3)瘘管型患者最佳的手术方式是采取手术切除,将瘘管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进行切除治疗,同时进行一期塑型或重建。少数患者的脓液中能培养出非结核分枝杆菌,但一般细菌培养为阴性,部分脓肿型及瘘管型患者采用抗分枝杆菌治疗也有显著疗效,常可避免全乳切除。
浆细胞性乳腺炎目前是唯一有效的彻底治愈方法只有进行手术治疗[10]。多数认为手术原则是:切除病灶必须完整充分,尤其需要注意清除完全乳晕下大乳管内的病变部位,否则极易复发[11]。PCM的常见手术方式有:(1)乳管切除术,适用于单纯的乳头溢液以及大乳管扩张的患者。用亚甲蓝标记溢液量较大的导管,采用乳晕环形切口,切除溢液导管以及所属腺体组织。本组中有1例行此手术。(2)乳腺区段切除术,适合应用于炎性肿块以及肿块切除后病症复发患者。使用放射状切口,对患者炎性包块切除,且切除周围大约0.5 cm未病变组织。合并乳头凹陷、内翻者,同时行乳头外翻矫正术。本组中有10例行区段切除,其中5例同时行乳头外翻矫正术。(3)病灶切除,适用于瘘管或者单纯肿块型。采取放射状切口,切除病灶,有条件也可以行肿物微创旋切术,效果满意,我科此组病例中有10例行肿物切除,其中2例行微创旋切术,术后随诊未发现复发。(4)乳房单纯切除术+假体植入I期乳房再造,对较为顽固的多发性瘘管以及乳房严重变形的患者效果显著。选择使用乳晕区小切口,保留乳头、乳晕,同期行乳房再造。
总结我科1年多治疗的2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早期确诊病例仅占所有病例的45.45%,以肿块就诊的患者占50.00%,说明该病患者发病初期的表现不典型,临床表现多样。较多患者急性期表现不明显,就诊时已进入慢性期,且相当一部分病例并未发现有大乳管病变,仅表现为局部肿物,行单纯肿物切除即可。
总之,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保守治疗时间长且效果不佳,复发几率较大,病程迁延易形成窦道或瘘管,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好,早期手术干预能避免病变进一步发展,且远期复发几率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