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0年第41卷总目次
2020-12-23
诺贝尔奖
基因的力量,让神秘的病毒无处躲藏——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吴艳花等)41(6):1010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基因剪刀—重写生命密码的工具——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谷思宇等)41(6):1014
糖尿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朱晓蓉等)41(1):1
KCNH6基因肝脏特异性敲除小鼠的构建及其初步应用(卢 晶等)41(1):8
Unc13基因胰岛β细胞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和鉴定(李 奇等)41(1):14
储存条件对尿触珠蛋白检测的影响(郑晓敏等)41(1):21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李 彬等)41(1):27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杨龙艳等)41(1):31
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魏嘉洁等)41(1):35
初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病风险状况及其临床特点分析(王延雪等)41(1):40
妊娠期血糖异常者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筛查(元沙沙等)41(1):45
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刘鑫垚等)41(1):50
脾虚证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特征(吴凤芝等)41(1):55
人格解体患者认知功能及与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宋 楠等)41(1):59
基于16S rRNA技术分析石珍安神汤对脱髓鞘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马 超等)41(1):64
倒班工作睡眠障碍患者的注意网络功能研究(刘玉莲等)41(1):71
腹针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的治疗效果观察(李 雪等)41(1):7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金荣华)41(2):149
4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特征分析(李 丽等)41(2):155
7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分析(张 维等)41(2):16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诊断指南(2020年第二版简版) 41(2):16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胸部CT表现(李 莉等)41(2):174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基础研究
IL-23在慢性鼻窦炎中的表达和作用(王 敏等)41(2):178
MALAT1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王 明等)41(2):183
不同固定剂对鼻息肉上皮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的影响(李 颖等)41(2):189
白细胞介素-21与复发性鼻息肉组织中IgE的相关性分析(杜 崑等)41(2):19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进展(刘景院等)41(3):32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的若干思考(刘景院等)41(3):328
3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咽拭子与痰标本病毒核酸检测的比较(郭晶晶等)41(3):336
人工智能在CT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转归中的价值(吕志彬等)41(3):340
糖皮质激素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李新刚等)41(3):3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首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过程(刘景院等)41(3):350
诊断病理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Slit引导配体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吴西抗等)41(3):354
人工智能辅助分析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李 雪等)41(3):360
基于WHO新分类的垂体腺瘤诊断及临床病理分析(高 巍等)41(3):364
门诊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董 方等)41(3):372
6例囊性中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学及预后特征分析(刘 敏等)41(3):376
胶质瘤中BRAF基因异常的研究进展(孙梦雪等)41(3):380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脑损伤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线粒体损伤的影响(王明洋等)41(3):385
7月龄及16月龄APP/PS1/tau三转基因小鼠脑内突触相关蛋白的变化及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的影响(杨翠翠等)41(3):391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及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马登磊等)41(3):397
绝经与生殖内分泌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状况及与更年期症状的关系分析(鞠 蕊等)41(4):503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基于腰椎定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测定的内脏脂肪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张露平等)41(4):508
奥利司他综合干预对超重或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影响(闵 敏等)41(4):514
综合干预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雄激素浓度的影响(王宾红等)41(4):520
综合干预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应用来曲唑促排卵的临床效果(豆竹丽等)41(4):525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周期中成熟卵泡性激素浓度对妊娠的影响(秦 爽等)41(4):530
间充质干细胞对人冻融卵巢组织移植后低氧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程姣姣等)41(4):536
泌尿系统肿瘤基础与临床
腹腔镜单纯尿道前壁加强法与尿道前后壁加强法(Sandwich法)改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尿控的对比分析(樊笑琪等)41(4):542
腹腔镜Boari膀胱壁瓣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效果(魏后忆等)41(4):547
CREPT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刘 军等)41(4):552
不同改良术式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尿控及性功能恢复的影响(熊天宇等)41(4):558
校长致辞
不忘初心 再续华章 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饶 毅)42(5):685
学院
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燕京医学院42(5):686~696
附属医院与临床医学院
附属医院与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附属复兴医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附属三博脑科医院、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2(5):697~718
院士
诸福棠、钟惠澜、吴英恺、吴阶平、翁心植、胡亚美、王忠诚、张金哲、汪忠镐、尚永丰、赵继宗、韩德民、王辰、王松灵42(5):719~723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坚持、坚守、坚定的拓路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教授(胡 磊等)42(5):724
儿童遗传病病因的探寻者——李巍教授团队(李 巍等)42(5):730
专注于胸膜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施焕中教授团队(施焕中)42(5):736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探索慢性鼻病奥秘——张罗教授(赵之玥等)42(5):742
聚焦临床问题 推动科技转化——吉训明教授(李 明等)42(5):748
坚持是成功的基石——范志朋教授(王婉晴等)42(5):752
阿尔茨海默症的探索者——张晨教授(张 晨)42(5):756
神经免疫之峰的攀登者——郝峻巍教授(王 菲等)42(5):763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追逐牙再生的梦想——刘怡教授(刘 怡)42(5):768
临床生物特征谱学:中药质量与临床合理用药评价——鄢丹教授(鄢 丹)42(5):773
使细胞治疗成为攻克疾病的新一代技术手段——陈志国教授(李 默等)42(5):778
中药活性成分“合成生物学”创造与新药发现——高伟教授(童宇茹等)42(5):783
缺血性脑卒中的脑功能与分子成像研究——卢洁教授(单 艺等)42(5):788
代谢重编程的化学本质——李兵辉教授(李兵辉等)42(5):795
北京学者
四十载风雨兼程,开辟学科发展新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教授(王慧君等)42(5):800
春华秋实的光明守护人——王宁利教授(王 瑾等)42(5):805
从颅脑大手术到神经微创和修复的演变——微创神经外科奠基人和开拓者赵继宗院士(韩小弟等)42(5):810
中国主动脉外科的领跑者——孙立忠教授(吕颖新等)42(5):818
守护“记忆之魂”的中国痴呆临床研究引领者——贾建平教授(李 妍)42(5):822
大数据时代下头颈部影像信息学的开拓者——王振常教授(张 鹏等)42(5):828
改善心血管疾病防治现状,一直在路上——马长生教授(贾朝旭等)42(5):834
锲而不舍、力克肝疾——贾继东教授(单 姗等)42(5):839
守护生命的“心”路——周玉杰教授(许晓晗等)42(5):844
医学研究的凿光探秘者——杨金奎教授(卢 晶等)42(5):849
脑胶质瘤精准医疗——江涛教授(江 涛)42(5):854
潜心治学辟新径 气定乾坤嗅芬芳——魏永祥教授(占小俊等)42(5):860
学报之声
栉风沐雨一甲子,同心同行梦启航——《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校庆60周年(张俊敏等)42(5):866
整形美容基础与临床
脂肪干细胞局部注射改善淋巴水肿的实验研究(周晨笑等)41(6):869
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观察(刘 静等)41(6):876
面部骨性轮廓整形(颧骨颧弓、下颌角、颏)十年临床经验回顾(汪济广等)41(6):882
改良倒“L”法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切开法重睑术的临床应用(尹宏宇等)41(6):887
下颌角弧形截骨导向器在内收型下颌角截骨中的应用(尹宏宇等)41(6):891
真皮内脂肪组织调控皮肤生理病理过程与机制的研究进展(李沛霖等)41(6):896
基础研究
卵泡抑素样蛋白1促进肺动脉内皮细胞增生、黏附与血管生成(沙宇惠等)41(1):80
HT22细胞系铁死亡敏感性研究(杨田丽等)41(1):87
Snail介导的肺上皮间质转化在肌成纤维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李思泠等)41(1):92
补肾益髓方及其拆方调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轴突再生抑制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实验研究(王 蕾等)41(2):200
不同亚型的帕金森病及多系统萎缩患者血浆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浓度分析(宋启晗等)41(2):212
胰高血糖素样肽1通过类血管生成因子4调节糖尿病db小鼠棕色脂肪活性的机制(颜 岑等)41(2):217
包载多西他赛的聚合物胶束抑制小鼠乳腺癌转移作用研究(王爱婷等)41(2):225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单采血小板临床需求预测模型研究(彭荣荣等)41(2):231
结直肠癌中O-型糖基化相关差异基因的筛选及分析(姚健楠等)41(3):403
高糖对H9C2心肌细胞系和乳大鼠心室肌细胞钙库操纵性钙内流及相关蛋白的影响(沙勒塔娜提·塔拉别克等)41(3):411
载脂蛋白C3转基因小鼠应用于严重高三酰甘油血症急性胰腺炎的探索(柳 鑫等)41(3):421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情绪智力、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李 杰)41(3):428
GPIHBP1基因敲除小鼠在严重高三酰甘油血症急性胰腺炎导致肺损伤研究中的应用(柳 鑫等)41(4):564
TRIM28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宁婷婷等)41(4):57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哮喘宁颗粒防治心理应激哮喘的作用网络与潜在机制(弓雪峰等)41(4):576
SIRT1对糖尿病胃轻瘫小鼠胃排空的影响及机制(郑 晗等)41(4):59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和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分析(陈剑明等)41(6):901
一氧化氮在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中对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杨 楠等)41(6):908
远志皂苷对脂多糖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袁惠莉等)41(6):914
富血小板血浆对兔骨关节炎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的影响(王振中等)41(6):923
我国社区医疗机构科研论文产出统计与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朱晓芳等)41(6):929
临床研究
血浆氧化三甲胺及其前体物质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熊筱伟等)41(1):99
TMPRSS2-ERG融合基因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学药物治疗后生存率的关系(谢英伟等)41(1):103
老年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研究(修双玲等)41(1):108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夏 勇等)41(1):113
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李亚奥等)41(1):119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乔 莉等)41(1):125
氧化应激介导NLRP3炎性反应小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研究(刘 萍等)41(1):131
反流高敏感与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症状和食管功能特点研究(李 哲等)41(2):237
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效果与食管下段菌群构成变化的关系研究(余 英等)41(2):243
荧光原位杂交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杨树法等)41(2):249
全身麻醉或联合颈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侯瑞雪等)41(2):25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与CT特征初步观察(李小虎等)41(2):257
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分析(林 琳等)41(2):261
静脉血和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红蛋白浓度的相关性研究(梅 曼)41(2):267
影像引导下蝶腭神经节联合选择性颈神经阻滞治疗蝶腭神经痛的回顾性分析(赖光辉)41(2):272
从“湿热疫毒”诊治2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及体会(张 勇等)41(2):277
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影像学表现(董 力等)41(2):283
肾移植病史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喻荣辉等)41(3):433
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术后远期预后的因素(曹 迪等)41(3):439
高压氧治疗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张 静等)41(3):444
血管编码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烟雾病直接脑血运重建术中的应用(刘兴炬等)41(3):449
肝癌放射介入治疗患者辐射剂量的分析(房 达等)41(3):454
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岳 睿等)41(3):458
首次和重复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无鞘区急慢性损伤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比较(牛 丹等)41(3):464
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对重症脑血管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治疗效果初探(陆晓炯等)41(3):470
肺结节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意义的临床观察(盛海燕等)41(3):475
睡眠重叠综合征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调查(范正阳等)41(3):482
集束化干预在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刘 月)488
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李 扬等)41(4):597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处理及随访研究(张 博等)41(4):60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与确诊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比较(安彦虹等)41(4):608
多潘立酮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发咽喉反流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闫素英等)41(4):613
HTP102型无创鼓膜温度持续监测装置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张菊霞等)41(4):617
后交叉韧带替代型与保留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比较(曾 峥等)41(4):622
5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患者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特征报告(胡 琪等)41(4):627
mpMRI与超声融合导航技术在前列腺靶向穿刺的临床研究(白志杰等)41(4):631
开腹腹部手术延迟性术后肠麻痹的危险因素分析(张景辉等)41(4):636
直肠腔内超声与磁共振诊断直肠肿瘤的比较研究(张闻平等)41(4):641
超声诊断先天性肾旋转异常的方法探讨(马 佳等)41(4):647
精神因素在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的中介作用分析(马兰芳等)41(4):652
汉族人群ADIPOR1 rs753954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的关联分析(李 响等)41(6):935
术前乳腺MRI对乳腺癌保乳手术切缘评估的回顾性分析(杨 阳等)41(6):943
背驮式与经典非转流式肝移植围术期临床疗效的研究(张菊霞等)41(6):954
CYP2C19基因多态性联合血小板功能检测指导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选择的效果观察(李 兴等)41(6):960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应用(张颖彬等)41(6):965
2型糖尿病患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心理状态及行为调查(尹星琪等)41(6):970
冠状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症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谭 静等)41(6):978
鞘管法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价值(刘明明等)41(6):982
联合手术方式治疗退行性下睑内翻的疗效(袁 玮等)41(6):986
2013-2018年北京市顺义区哨点医院腹泻病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流行特征分析(冯 冉等)41(6):991
6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表现分析(姚春勇等)41(6):997
专家笔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口腔卫生保健(周 建等)41(2):29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脑卒中绿色通道管理专家共识:41(2):293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柯 静等):41(2):298
病例报告
溴敌隆中毒伴脑出血1例报道(岳晓艳等)41(1):137
胰腺来源腹膜假黏液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王 冰等)41(1):140
布鲁菌心内膜炎1例(高元明等)41(1):144
复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延髓麻痹1例(刘 薇等)41(2):312
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特点分析及思考(詹永婧等)41(2):3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肺孢子菌肺炎1例的临床鉴别(纪 宇等)41(3):492
全胼胝体梗死后胼胝体离断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武婧月等)41(3):495
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容易合并胸腔积液?(胡 浩等)41(4):671
大隐静脉-腘静脉交通支通路联合导管导丝对接技术逆行开通下肢股静脉血栓1例(单海丰等)41(4):676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合并冠状动脉夹层及自发性腹膜后血肿1例(郭新颖等)41(6):1007
综 述
老年急性单纯性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凝血指标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相关性(胡 悦等)41(2):302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麻醉管理中的应用进展(齐新宇等)41(2):30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心血管系统影响(杨 毅等)41(4):657
缺血/缺氧预适应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吴 剑等)41(4):664
免疫营养改善肿瘤患者预后(王 欣等)41(6):1019
专论与综述
TrendMD——一种文章推送服务对提高中国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借鉴(张建军等)41(6):1025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运营初探与思考(陈瑞芳等)41(6):1029
医学类科技期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策略分析——以《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为例(慕 萌等)41(6):1033
名 师
坚持,坚守,坚定——记首都医科大学王松灵院士(易桥)41(1):147
天道酬勤 业道酬精——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李巍教授 41(2):319
儿童健康守护神——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沈颖教授(梁颖)41(3):500
不负韶华 肝胆相照——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段钟平教授(刘颖)41(4):680
严慈良师·医影传承·创新引领——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振常教授(庞少华等)41(6):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