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子平教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经验举案

2020-12-23罗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9期
关键词:热毒丘疹马拉

罗瑶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0 引言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与马拉色菌(曾称糠秕孢子菌)相关的慢性、复发性毛囊性病变。表现为半球形毛囊性丘疹或脓疱,常弥漫或散在对称分布在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胸背、肩颈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常伴有灼热和刺痛感。该病在潮热地域常见,多发生于青壮年,以男性为主。本病发病与马拉色菌关系密切,马拉色菌是人体的常驻真菌,在皮肤皮脂腺分泌旺盛或皮肤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致病,此过程还有毛囊角化过度和炎症的产生参与,类似痤疮[1];因感染在较深的毛囊,存在感染较顽固,治疗易复发等问题。针对马拉色菌的治疗上西医主要应用包括抗真菌药口服及外用,此类药物多具有肝肾毒性,副作用大,停药后易复发并产生耐药性;其他辅助性治疗手段如冷冻、UVB 等因就诊次数频繁,效果难于肯定,患者依从性差而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抑制马拉色菌的研究深入,愈来愈多同行在运用中医药诊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并取得一定疗效。

吾师高子平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外科学(皮肤、性病方向)临床工作30 余年,传承“川派中医外科(皮肤科)”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关于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丰富临床经验,现将吾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名

目前中医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病名,也没有系统的关于该疾病因、病位、病性等的报道[2]。高子平主任医师总结临床经验认为本病诱发因素、好发人群及皮损部位表现与祖国医学“粉刺”具有相通性,可类比“粉刺”来认识本病;本病总由内蕴热毒与外感湿、热,外内合邪,因而为病,故在潮热、多汗的青壮年多发;本在肺脾,标在皮表与玄府,见毛囊性皮损;外内合邪,营气不从,气血瘀滞,湿、热与气血交阻,阻则皮疹隆起,蕴久则肉腐,肉腐则化脓,表现为丘疹脓疱;又“痒为痛之渐”“不通则痛”,故可见瘙痒疼痛。将此病辩为三证:热毒蕴结证、肠胃湿热证及体虚邪滞证。

2 辩证分型论治

2.1 热毒蕴结证

患者素体火盛,加外界环境热盛,热邪蕴结肌肤,营气不从,气血凝滞日久肉腐,肉腐成脓;常见体实盛壮之人,皮疹色红肿痛甚,多见于上背部;伴发热、口渴、便秘、溲赤;舌质红,舌苔黄,脉数。辩证为热毒蕴结证,治宜清热解毒,方用泻白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泻白散出自《小二药证直诀》,为清泻肺热之剂;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为清热剂,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疮疔之功效,主治疮疡初起及痈疡疖肿,红肿热痛明显,舌红苔黄,脉数者。药用:桑白皮、地骨皮、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蒲公英、紫背天葵、甘草。运用此方时需注意:(1)方中一派清热解毒药,重病即止,一般服用3 日即可,不可长期服用,否则伤阳败气,恐成功反弃。(2)临证使用,随证加减,素有胃疾,食后腹痛者注护卫脾胃,清热解毒药量减少,加白术、半夏、陈皮、山药等固护脾胃;皮疹色红紫血热重者加丹皮、水牛角、生地黄、赤芍凉血。(3)营血虚寒,寒凝痰阻结聚禁用。

2.2 肠胃湿热证(成都地区更为常见)

因患者素食辛辣肥甘之味,嗜酒成习,而致湿热内蕴于肠胃,若复外感湿热之邪,湿热毒邪与气血相互搏结,蕴阻于肌肤毛发,蕴久而化热,热盛而肉腐,腐败而成脓;多见于素体湿热之人,胸背、肩颈皮肤油腻,见红色丘疹及脓疱,自觉刺痒及疼痛不适,伴有口臭、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辩证为肠胃湿热之证,法当平胃清热利湿,治宜加味楂曲平胃散加减。楂曲平胃散本主治湿困脾阳与食停胃脘,方药以苍术、半夏、厚朴、陈皮、茯苓、甘草、山楂、神曲、麦芽组成,高子平主任医师化裁本方,结合本病此证湿热郁阻,气血凝滞,加味白花蛇舌草、黄芩、皂角刺、连翘、;白花蛇舌草清利湿热,黄芩清热燥湿,皂角刺通肺与大肠之气,能消肿排脓、祛风杀虫,连翘消痈散结。诸药相配,在燥湿运脾、消食利气基础上清热燥湿、消痈散结之功。若热重于湿者,热毒甚者,皮损红肿疼痛,可加用黄连解毒汤或五味消毒饮,若湿重于热者,可加白术、薏苡仁、茯苓等。若皮损脓疱,囊肿较多,可加以白芷、桔梗消肿散脓。

2.3 体虚邪滞证

此证多因素体禀赋不足、体质虚弱者,卫外不固,腠理难密,外邪趁虚而入,正虚邪实,迁延日久,难溃难敛,反复发作,耗伤正气,正气不足,难以托毒而出,毒邪结聚,气血瘀滞,恶性循环;多见于体虚老年或多病久病之人(如消渴、肾病、便秘等)。此证病人皮疹常此愈彼起,缠绵不断,散发或固定一处,皮疹暗红色,突起不明显,脓疱少见,皮肤色暗干燥,伴见低热,面色萎黄或苍白,纳差便溏或大便不成形,四肢乏力萎软;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辩证为体虚邪滞证,治宜扶正祛邪,用方托里消毒散加减,托里消毒散方治痈疽已成,不得内消者,用药:黄芪、当归、白芍、川芎、二花、白芷、连翘、皂刺、桔梗等。高子平主任医师认为,本病本责之于正虚,《灵枢*百病始生》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其余两证亦有正气不足但仍可行卫外之责,尚可形成一道屏障阻挡外邪,重在直接清除外邪,亦可稍扶正气,以便更快祛邪;此证如两军对阵,城门已破,敌军已杀入城内,故重在扶正以祛邪。根据个体差异不同,气虚者重用黄芪以生气鼓动血脉,血虚者重用当归、川芎活血补血充盈血脉,阴虚者合生地黄、山药清补即可,阳虚者可稍加桂枝、干姜助阳生气。

3 外治疗法

外擦药物在本病治疗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皮肤病具有的特色,因病损在皮表,外用之药能很快渗透直达病所,外用药祛除有形凝聚之邪,配合内服药物扶助正气,清除气血经络中游弋邪气,共奏调和阴阳平衡之效;

1)香连金黄散乃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根据《外科正宗》“如意金黄散”加味制成,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其现代药理研究具有较广的抗菌消炎作用[3],运用于热毒蕴结证红肿热痛甚者其消肿止痛之效神奇。针对皮损红肿热痛甚者,可予香连金黄散调敷于患处,每日1 次,每次3-4 小时,干纱固定包扎,连续治疗3 天。

2)止痒酊剂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功效清热利湿止痒,针对皮肤油腻、丘疹瘙痒者,与酊剂外擦,每日3 次,每次涂抹3 分钟,疗程1-2 周。

4 预防调护

《内经》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 妄作劳”,重点预防在于调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不予外邪侵袭的可能;平时护理注重改善环境,保护皮肤干燥,穿透气性好的内衣,出汗后立即擦干,勤洗澡和换衣。

5 典型病例

文某,男,28 岁,四川成都人,颈部及上背部反复散在丘疹1 年余,加重1 周。来我院门诊就诊时见:颈部、上背部散在多个丘疹,色红,微肿,部分丘疹上可见黄白色脓点,可见抓痕,部分丘疹破溃,周围皮肤油腻,毛孔粗大,诉轻微瘙痒,无疼痛,平时好饮酒嗜辣,大便先干后稀,小便色黄,平时口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镜检阳性。诊断为马拉色菌毛囊炎,辩证为肠胃湿热证,治宜清热利湿,健脾和胃,方以楂曲平胃散加减治疗:苍术15g、半夏20g、厚朴15g、陈皮20g、茯苓20g、甘草6g、山楂20g、神曲20g、麦芽20g、皂角刺20g、白花蛇舌草30g、连翘20g。嘱服6 剂,每日1 剂,每日3 次,饭后温服。外用止痒酊,每日3 次,每次涂抹3 分钟。饮食宜清淡营养,禁酒,衣物寝具勤洗勤换。二诊:有少数新发皮疹,原有皮疹面积减少30%,现有皮疹肿胀明显减轻,色暗,未见脓点,皮肤油腻程度缓解,大便日一行,成型顺畅,小便调,口中异味减轻,舌红,苔黄,脉数。治法同前,上方减神曲、麦芽、皂角刺,加赤芍15g、川芎15g,再服6 剂。三诊:未见新发皮疹,见10余个暗红皮疹,无红肿,口中异味少,二便调,舌红,苔微黄,脉实。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好转,上方去白花蛇舌草、连翘,加黄芪20g、当归20g,共6 剂。四诊:患者皮疹基本消散,可见部分色素沉着,嘱其饮食宜忌,保持良好习惯,定期复诊。

按:因饮食不当,感受湿热之邪,蕴于脾胃,阻碍运化,气血凝滞,聚于皮肤肌表,反复发作,经久难愈。故辩证肠胃湿热证,首诊以清热利湿健脾和胃,另增皂角刺、白花蛇舌草、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二诊湿热一去大半,因反复发作病久,气血凝滞难解,湿热胜时不宜活血化瘀以防邪毒外散,此时湿热势衰,加赤芍及牡丹皮增强凉血消瘀之力;三诊正气已复,邪气清浅,去方中清热力量,加黄芪、当归鼓舞气血,增快扶正祛邪,以期尽快调整机体阴阳气血回归平衡。分期辩证,以健脾和胃为不动之举,方证契合,故疗效相当。

6 结论

马拉色菌毛囊炎辩证,标在“外感湿热邪毒”,本在“热毒内蕴气血”。风湿热外感浸淫,气为邪阻,血因热结,气血壅滞,蕴结肌肤而成。气血不通而肿痛难安,壅滞日久,郁而化热则血败肉腐而化脓。导师高子平教授认为此病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行气活血,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需根据患者体质差异辨证施治,固护正气,以辨证论治为基本法,因时因地因人而治病。

猜你喜欢

热毒丘疹马拉
谜地(小说)
行星偏爱未知的引力(诗歌)
得了丘疹怎么办?了解这几点治疗方式很重要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马拉利的账单
花露水治蚊虫叮咬?治标不治本!
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验案浅析
丁书文教授辨治老年高血压特色
热毒宁合阿齐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5例临床观察
耳甲丘疹与胆石症关系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