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出土时先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记国际竹藤中心竹藤生物质新材料创新团队

2020-12-23

世界竹藤通讯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物质一等奖关键技术

群山叠嶂,苍劲巍峨,万竿皆翠,一派生机。2000 年7 月,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事业单位国际竹藤中心成立,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江泽慧教授带领的竹藤生物质新材料创新团队以竹、藤等生物质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材料的材性及防护改性、竹质工程材料制造、化学组分高效利用、竹炭及竹纤维化能源化利用等全面系统的研究。

“我们不仅要用竹子为大众生活增添便利,更要满足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瞄准世界前沿学科”,这是江泽慧在团队成立之初定下的目标。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团队攻克了竹质工程材料制造的核心难题,研发出新型竹质结构材制造关键技术,创新提出建筑用竹质板材型材制造、新型竹木复合重组等多个核心技术,形成了高性能结构材制造的成套技术及产品,真正实现工程用竹材料的一项重大突破,“竹质工程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因此获得2006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不仅要研究竹子能做什么,”江泽慧给团队定下要求,“还要研究为什么能做,从机理上也要做到极致。”创新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再次凭借“植物细胞壁力学表征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获得2019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真正把科研做到细微之处。创新团队还研发了新型竹质装饰材及炭材料制造关键技术,高效单根植物短纤力学测试关键技术,竹质轻便模块化组装连接技术……

一滴滴汗水、一步步脚印,从理论到实际,从技术到应用,哪里有需要就冲到哪里,哪里有困难就攻克哪里。20 年来,团队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 项、二等奖1 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 项、认定或鉴定科技成果33 项……涵盖竹藤学科多个领域,真正做到了“以竹胜木”“以竹代塑”。

团队还培养了主动奉献的社会责任,多次参加科技救灾,为前线提供智力和物力援助。汶川地震中,向四川灾区建造和捐助70 套抗震竹预制板房。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对口捐赠N95 口罩和竹纤维床上用品等防疫物资,同时紧急成立攻关小组,编撰了《竹林生产经营问答手册》《应对疫情竹材实用技术》。在国际上积极配合我国“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大国外交战略,向国际竹藤组织成员国和发展中国家输出先进理念和技术,通过“竹人造板预制房”项目在埃塞俄比亚和尼泊尔分别建立加工和装配中心,生产60套竹人造板预制房,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护环境、消除贫困、发展生计和实现联合国2030 可持续发展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经过20 年的发展,竹藤生物质新材料研究团队已经成长壮大,包括首席专家、骨干、博士后、研究生共计80 余人,多学科专业交叉互补。团队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定期进入企业生产一线,协助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点,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生产一线,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创新团队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号召,将坚持创新,努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一项重要标准。同时坚持绿水青山理念,不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锐意开拓进取,努力将国际竹藤中心创建成为国际一流科研院所、打造成为世界竹藤创新高地和科学中心。

猜你喜欢

生物质一等奖关键技术
生物质水暖炉 农村节能减排好帮手
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部分)(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及一等奖)
黑斑蛙养殖关键技术
生物质发电:秸秆变燃料环保又增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棉花追肥关键技术
生物质挥发分燃烧NO生成规律研究
2020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生物质纤维在针织行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