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2020-12-23徐军伟

云南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阿托低剂量病程

徐军伟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药剂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冠心病是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的心脏病类型,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眩晕、气促、寒颤等,若不及时治疗则有可能导致心理衰竭,影响生命安全[1]。高血脂是冠心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从而降低冠心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阿托伐他汀是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以及降血脂的作用[2],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9例冠心病患者,所选患者依据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冠心病,且无急性肺水肿者、肾功能不全者、心肌梗死者或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所选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低剂量组33人,男性18人,女性15人,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0.12±7.69)岁,病程6月~10年,平均病程(5.28±1.97)年;中剂量组33人,男性20人,女性13人,年龄57~76岁,平均年龄(61.42±6.99)岁,病程7月~10年,平均病程(5.64±1.59)年;高剂量组33人,男性19人,女性14人,年龄58~77岁,平均年龄(61.07±6.98)岁,病程7月~10年,平均病程(5.43±1.79)年。所选患者一般资料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二、方法 3组患者依据病情情况服用常规药物,包括扩血管药、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抗血小板聚集剂等,其中低剂量组每日服用1次阿托伐他汀,10mg/次,中剂量组患者每日服用1次,20mg/次,高剂量组服用1次/d,40mg/次。3组患者连续服药60d,60d后检测患者的血脂情况,并统计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三、疗效观察指标 血脂水平:经治疗干预后检测患者的TG,TC,LDL,HDL 情况。

统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胃肠道反应、肾功能不全、肌酐升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四、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血脂情况 经过治疗干预后,中、高剂量组患者的血脂情况变化加大,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患者的血脂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不良反应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在治疗过程中有部分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肾功能异常、肌酐升高等不良反应,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冠心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群体中,但其发病年龄也在不断的年轻化。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肌缺血可能出现心绞痛等症状,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影响较大,若病情严重则可能有致残、致死的风险[3]。冠心病的发病包括多种因素,其中脂质代谢紊乱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治疗多使用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聚集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阿托伐他汀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降脂药,也可用于冠心病的治疗。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竞争拮抗的方式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此外还可以使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高,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并减少甘油三酯的合成[4]。除控制血脂外,阿托伐他汀还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帮助恢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维持血流稳定的作用[5,6]。有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可以抑制体内氧自由基的形成,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7]。药物作用的发挥与其使用剂量密不可分,国内对他汀类药物的使用较为慎重,一般用量较小,因此导致患者的血脂达标率较低。

表1 3组患者的血脂情况(mmol/L)

表2 不良反应情况[n(%)]

本次研究表明,采用低剂量时,患者的TG,TC,LDL 情况经过治疗干预后有一定降低,HDL有一定升高,但变化不显著。采取中、高剂量时,TG,TC,LDL 降低较为显著,且HDL 升高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统计的不良反应情况来看,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采取中、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情况,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阿托低剂量病程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