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二级战斗英雄宋德清
2020-12-23赵宗山
★赵宗山
在张家界,传颂着一位抗美援朝二级战斗英雄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宋德清。1953年3月,在战火纷飞的朝鲜老秃山,对着迎面而来的穷凶极恶的敌人,宋德清端起爆破筒冲上去,一声爆炸巨响,与敌人同归于尽。
宋德清,1923年7月18日出生于大庸(今张家界)一个农民家庭,家有兄弟4人。四兄弟长大后,为逃避抓壮丁,宋德清和弟弟宋海桥不得已在保上当拿枪的保丁,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回家种田。
1950年冬,人民政府将过去当过保丁的人员,集中到教字垭区学习,宋德清和弟弟宋海桥也在其中。当时,全国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高潮。学习期间,兄弟俩报名参加了志愿军。宋德清被编入四十七军一四一师四二三团一营担架排,弟弟宋海桥分配在步兵连。1951年2月,宋德清告别年轻的妻子魏益妹和两岁的孩子,随军开赴朝鲜,在南阳里修建飞机场。那时,美军气焰十分嚣张,每天都有飞机在机场上空侦察,发现目标便投弹轰炸,志愿军只能乘隙施工,夜以继日地抢修。在修机场的过程中,挖土、挑土、炸石头等重活、险活宋德清抢着去干,表现十分出色。
机场竣工后,宋德清随部队开赴前线。
1951年9月24日,美军集结了几个师的兵力,向守卫在天德山和夜月山的志愿军部队发起进攻。敌人先用飞机轮番滥炸,后用重炮狂轰。阵地上弹坑累累,浓烟蔽日,被炮弹掀起的浮土有1尺多厚。宋德清所在的担架排运送弹药上山,抢抬伤员下山,都在夜间进行,十分辛苦。每次执行任务,宋德清都走在前面,还帮助、鼓励战友,努力完成任务。一天傍晚,暴雨倾盆,四处漆黑。上级利用这个机会,命令担架排马上挑选10个精明、强壮的战士,每人挑4箱手榴弹,送上前沿阵地。宋德清被选中。路上,为防止与巡逻的敌人遭遇,宋德清对大家说:“我和熊正殿在前面走,你们8人离开我俩百把米,如有情况,听到我的手榴弹炸响了,你们就停止前进。”大家冒着大雨,挑起百多斤重的担子,摸黑前进,终于在半夜过后把这批手榴弹送到前沿阵地。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
1951年10月,宋海桥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宋德清获悉后,非常悲痛,发誓要为弟弟和死难的烈士报仇。不久,部队调到临津江前线的285高地挖坑道,宋德清化仇恨为力量,掘进效率最高,被大家评为掘进尖兵。坑道挖成后,他又和战友们一道,在那里守卫了6个多月。此时,因为对敌作战需要,担架排也进行了军事训练。训练中,宋德清打靶、投弹、越障、劈刺,成绩都非常优秀。后来,战斗部队补员,他调出担架排,编入三连三排九班担任机枪手。
1953年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强有力的打击之下,美军和韩国李承晚集团被迫接受停战谈判。但他们一面谈判,一面悄悄集中美三师、七师和韩国傀儡军队,在老秃山构筑地堡群,叫嚣要“用大炮谈判”。
老秃山在临津江东岸,是敌军阵地的制高点,威胁着志愿军一线阵地和驿谷川渡口。为粉碎敌人拖延谈判的阴谋,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志愿军司令部决定夺取老秃山,把这一任务交给四十七军一四一师,师部则将攻坚突击任务交给了宋德清所在的四二三团一营。
3月22日夜晚,天空漆黑。一营的战士们在营长郝忠荣的率领下,悄无声息地向敌主峰阵地前运动。在敌人阵地前沿,志愿军已挖下许多屯兵洞,战士们要乘黑夜进入这些屯兵洞埋伏,等到次日傍晚部队发起总攻时,出其不意地奇袭敌人,攻占老秃山主峰阵地。
老秃山有三座山峰,居中的16号山峰是主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与左侧的17号、右侧的15号山峰互相呼应,易守难攻。主峰上,敌人设置了7道铁丝网,网上吊满了照明雷、蝴蝶雷,一碰就爆炸;铁丝网后面,明碉暗堡犬牙交错,一方有警,三方支援,形成严密的火力网。一到晚上,灯光把夜空照得通明,一条条探照灯的白色光柱,不停地在志愿军阵地上晃动。战士们时进时伏,艰难地接近敌人主峰阵地前沿,钻进低矮、潮湿、狭窄的屯兵洞。洞小、人多,夜晚还可勉强支撑,白天太阳升起,温度上升,湿气蒸发,不少人感到呼吸困难。连长李志棠虽叫战士们轮流挤出洞口换气,但为了不暴露目标,战士们谁也不动,咬紧牙关默默地坚守……
23日下午7点30分,志愿军声东击西,向离老秃山主峰不远的德阮洞和石岘洞发起佯攻,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8时许,突然万炮齐发,敌人所在的老秃山主峰上,顿时成了火海。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志愿军担任主攻的一营分成五路向主峰和侧翼17号山峰冲去。在向主峰攻击时,宋德清所在的三排冲在最前面,接连突破6道铁丝网,在向第7道铁丝网扑去时,突然地堡里敌人的机枪响了,突击队数人牺牲,其余人被阻在铁丝网前。这铁丝网又高又长,两次爆破,都没成功。在这紧急关头,班长滕民国带着4个战士,冒着弹雨冲上去,扑向铁丝网,大声喊道:“同志们,从我身上踩过去!”战士们含着泪水,踏上战友的血肉躯体,越过了铁丝网,冲向敌群。16号主峰上的敌人乱成一团。这时,连长李志棠带领三排的宋德清等几个战士向前猛扑。敌人打来一梭子子弹,冲在前面的连长和战士熊正殿被打倒了。司号员高家善冲上去,把连长背下交通壕。宋德清背下熊正殿,给他包扎。这时,十几个头戴钢盔的美军士兵端着刺刀,逼近了宋德清。宋德清怒火冲天,顺手捡起一顶美军的钢盔戴上,从背上取下爆破筒,拉燃引线,飞身扑向敌群。在震天动地的爆炸声中,宋德清与敌人同归于尽。
战斗结束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七军政治部追认宋德清为烈士,并授予其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如今,人们在电影《英雄儿女》中看到的抗美援朝作战英雄王成,就是以宋德清等为原型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