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的导弹部队战术指挥训练模拟系统需求分析*

2020-12-23高桂清张晶晶吴鹏程秦园丽

舰船电子工程 2020年11期
关键词:导弹部队分析方法战术

王 康 高桂清 张晶晶 吴鹏程 秦园丽

(1.火箭军工程大学 西安 710025)(2.96761部队 灵宝 742500)

1 引言

武器装备需求论证是决定武器装备功能及性能的前提,其论证结论的正确性决定了武器装备体系建设的有效性。长期以来,“基于威胁”的分析方法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装备需求论证领域,其核心观点是以现实威胁为依据、紧盯现实作战对象和对手装备发展,强调确定性、现实性和被动性,遵循的典型的“情况刺激-反应”模式,针对性、独特性较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效地促进了各国武器装备建设。

但随着全球不确定威胁的涌现,美国于2001年首次提出了“基于能力”的新模式,开始将基于威胁的规划转向基于能力的规划,旨在通过建立能力体系,确保通过多种能力的组合有效应对各种威胁[1~4]。

利用基于能力的分析方法对导弹部队战术指挥训练模拟系统需求进行分析,能够从逻辑上对系统需求进行严密验证,准确构建能力指标需求及系统体系结构,为后续设计开发奠定基础。

2 基于能力需求分析方法的特点

与“基于威胁”需求分析模式不同的是,“基于能力”模式更加强调自主性和对不确定性威胁的主动应对,通过装备各项能力的提升以满足对不确定性威胁的处置能力。既要满足当前任务的需要,也注重中长期能力和潜在威胁应对的能力建设。利用基于能力的需求分析方法所得出的装备需求方案,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2.1 侧重点以我为主,突出主体性

从主客体的角度来看,“基于威胁”的模式以现实或潜在的对手为牵引,针对性、局限性较强,能力需求相对固定,能力需求也随着对手的变化而变化。而“基于能力”模式则更加突出我方的主体地位,强调以自身能力建设来应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多种威胁,能力需求具有不确定性。

2.2 基于系统科学方法,突出层级性

“基于能力”模式仍然符合“问题提出-问题解析-方案制定-方案评估-结论论证”的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其更加侧重于将装备需求论证划分为不同阶段,针对每一阶段所解决问题的不同,依据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将系统需求论证过程划分为有机联系的不同层级,建立其自上而下指导、自下而上支撑的层次关系。

2.3 基于反馈机制,突出交互性

基于能力的需求分析方法在需求论证过程中引入了单项反馈、双向反馈的反馈机制,能够准确反映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使得不同阶段的需求方案与能力规划之间信息交互更为顺畅,使得需求方案能够能够始终围绕能力规划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最终显著提高论证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总体来看,“基于能力”的装备需求分析方法将论证模式转变为“目标牵引-塑造”,通过塑造能力来主动应对威胁,以能力“牵引、带动”装备建设发展的作用发挥的更为显著,更加符合现代武器装备需求分析方法发展思路。

3 基于能力需求分析论证的一般步骤

基于能力的装备需求分析论证方法通常按照“论证对象界定-使命任务分析-能力需求方案生成-装备需求方案生成”的步骤进行。

3.1 论证对象界定

以国家安全形势为遵循,以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充分考虑军种发展战略和作战能力建设规划,根据已经明确或者达成共识,以及在未来战争中可能担负的使命任务为依据,确定武器装备发展的目标、路径、时限及能力规划。

图1 论证对象界定过程图

3.2 使命任务分析

根据第一步论证对象得出的装备发展目标及能力规划,根据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概念、作战行动样式、作战活动过程等进行综合分析,生成武器装备使命任务清单。

图2 使命任务分析过程图

3.3 生成能力需求方案

根据第二步生成的任务清单,通过“作战任务-作战能力”的映射关系,得出武器装备能力需求内容;通过“作战任务-作战条件”的映射关系,得出能力需求标准,综合生成初步能力需求方案。将其与论证对象界定相互比较,经过反复迭代后,生成最终能力需求方案。

图3 能力需求方案生成过程图

3.4 生成装备结构需求方案

根据第三步生成的能力需求方案,通过“装备能力-装备功能、作战活动-装备功能”的映射关系,生成装备结构需求。通过对装备结构组成及功能性分析,生成装备结构需求方案。对照装备发展能力规划,建立了能力需求评估体系,经过反复迭代后优化生成装备结构需求方案。在优化过程中,应将非功能需求,如可靠性、通用性、拓展性等因素进行重点考虑。

图4 装备结构需求方案生成过程图

4 基于能力的导弹部队战术指挥训练模拟系统需求分析

4.1 论证对象界定

图5 导弹部队战术指挥能力构成图

根据未来导弹部队能力规划,其战术指挥训练模拟系统设计应紧紧围绕提高指挥员“及时准确的信息获取能力、融合量化的分析判断能力、联合同步的谋划决策能力、网络联动的组织计划能力、实时精准的协调控制能力、综合运用的指挥对抗能力 ”这六种核心能力[5]。

4.2 使命任务分析

围绕提高指挥员的“六种能力”,主要途径为开展指挥要素训练及合成指挥训练。其中,指挥要素训练主要包括基本指挥技能训练、作战分析筹划训练、特情处置训练、战备等级转换训练等。合成指挥训练主要包括全指挥流程训练、专项战法指挥训练、技战术融合训练、生存防护指挥训练及综合保障指挥训练等内容。此外,还可过作战试验的形式,对指挥能力进行评定、对作战方案进行评估,对战法进行论证[6]。

图6 常规导弹战术指挥训练模拟系统训练概念图

4.3 能力需求方案生成

根据任务清单,通过指挥要素训练、合成指挥训练、作战试验三项使命任务,映射出系统所应具备的各项能力及能力需求标准合集。通过基于指标的聚合方法对需求标准进行聚合,从而优化生成包含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的能力需求方案。其中,功能性需求主要包括模型描述能力、战场环境模拟能力、指挥环境模拟能力、人机交互能力、升级拓展能力等方面,非功能性需求指数据库安全性、适应性、可靠性、通用性、可测试性等[7~10]。

4.4 装备需求方案生成

根据能力需求方案,通过“能力需求-系统功能”、“训练活动-系统功能”的映射关系,得到导弹部队战术指挥训练模拟系统结构需求。之后,根据“系统功能-实现途径”的映射关系得出系统体系结构需求方案,如图7所示,由系统应用、系统工具、内部通信、系统资源模块构成。

表1 常规导弹战术指挥训练模拟系统使命任务列表

图7 常规导弹战术指挥训练模拟系统需求方案

5 结语

基于能力的装备需求论证方法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已经取代基于威胁的分析方法在国内外装备需求分析论证领域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导弹部队战术指挥训练模拟系统需求分析实例,从需求分析特点、一般流程及具体应用三方面进行了粗浅研究,成果能够用于训练模拟系统设计研发。但由于常规导弹部队新型作战单元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武器装备、训练模式以及能力指标要求等尚未完全敲定,因此本文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也需要随部队建设不断进行优化完善。

表2 常规导弹战术指挥训练模拟系统能力需求方案

猜你喜欢

导弹部队分析方法战术
基于EMD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分析方法
基于无依托随机发射的导弹部队作战能力评估∗
浅谈气体状态变化的分析方法
战术精确打击“多面手”亮相航展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分辨质谱在氯化石蜡分析方法中的应用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冰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