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藏海
2020-12-22
蜘蛛的经验
文/[美]拉尔夫·马斯顿
编译/班超
当太阳从云层后露出脸庞,一丝银亮的闪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几英尺外,是一张蛛网,它如此纤细,甚至唯有阳光照耀时才看得见。网的中央有一只小蜘蛛,几只昆虫被困在网上,它们比小蜘蛛还大些。我想,蛛网是蜘蛛的食物供应站。它勤勉地织网,耐心等待,然后生活的丰富性为它提供食物。
这儿不缺昆虫。实际上,生活的丰富意味着资源不缺乏,但是,丰富必须以某种特定、有意义的方式被利用。比如蜘蛛,它要织一张网以实现食物的供应。
通过织网,蜘蛛为生活的丰富赋予意义。同样的,当我们想获得什么时,也需要通过某物表达自己的希望。对我来说,是通过建一个网站,或写一本书;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通过成为一名研究员或体操教练。
我们都必须建立某种形式的网。网不创造丰富,因为丰富早已在那里了。网做的,是将我们与自己希望体验的某种特定丰富连接,并且以良性循环的方式,使丰富更多地呈现和获得。
一阵强风吹过蛛网。我想知道,蛛网若被毁坏了,接下去会发生什么?很快,我意识到,蜘蛛的想法和感觉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能否毫不犹豫地织另一张网。
生活的丰富永无止境,来去的是我们与丰富的各种连接。假使我们过分哀悼一種连接的失去,我们将错过制造更多连接的机会。我们珍惜每个连接,不是因为它自身,而是因为它为我们连接着丰富。
蜘蛛明白,昆虫始终在周围,如果蛛网被风吹跑了,再织一张便可。当然,这需要大量工作,那张旧网的消失也并不荣耀。但丰富没有消失,仅需一个新连接。
我们经常失去一些与丰富的连接。尽管如此,丰富仍然存在。我们有机会建立另一个更好的连接,一张更大、更牢的网。一旦这么做了,丰富会比以往更充沛地流动。
现在,蜘蛛吃光了所有猎物。昆虫都飞走了,它在网上来回爬着尽力织一张更大的网。它要与丰富有更强的连接!
(摘自《讽刺与幽默》)
复焙
文/戴茂富
复焙,是制作茶叶过程中的一道工艺。许多茶叶在存放几年后,无论保存得多么严密,都会逐渐丧失原有的醇香。这时候的茶叶品起来远没有了初焙后的浓郁,变得清淡寡口。此时就需要将茶叶进行复焙,用焙烤的方式使茶叶重新醇香扑鼻。经过复焙后的茶叶泡出的茶汤比初焙时更加浓郁,层次也更加分明。这就是复焙的功效。
制茶是如此,做人也是这样。在一种环境下、一个圈子中工作久了,一些人难免会逐渐安于现状,丧失了最初的斗志,虽青春年少却“老气横秋”。这时就需要主动对自己“复焙”一下,接受陌生环境和现实挑战,跨出自己的“舒适区”,实现自我突破。
“复焙”意味着重新接受火烤的历练,意味着和“舒适区”说再见。从某种意义上说,“复焙”即是一种再造,只不过这样的再造来自环境的改变。茶叶在复焙之后能够蒸发出原有的潮气,而人唯有经历艰难困苦的考验,才能真正挤出身上的“水分”。
茶叶复焙时,在火力夹攻之下,一些茶叶会破碎散开。面对陌生环境和艰难困苦的挑战,唯有不断将自己的素质炼强炼精,才能不惧外部“火力”,在反复地“揉搓”“炙烤”之中顽强地挺过来,最终实现凤凰涅。
(孤山夜雨摘自2019年5月23日《解放军报》)
锋利的线
文/竭宝峰
上手工课时,孩子们经常需要把大张的纸裁成小片,老师一再要求大家用刀子裁。
但是由于好动的天性,孩子们对老师并非言听计从。他们放着刀子不用,却喜欢把纸对折一下,在纸缝中放一根细线,然后用一只手压住,另一只手只需轻轻一拉,一张纸就被分为两半。
在为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感到欣慰和惊讶的时候,我们也会感觉到另一种更大的震撼!我们的生命其实也像那张纸一样,经常不是被锋利的刀子切割开的,而往往是被柔软的细线切割开的。
(彼岸花开摘自《树上的精灵》,辽海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