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春雨为主线的班本课程
2020-12-22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徐秀珍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徐秀珍
绿油油的草尖、毛茸茸的芽苞和暖融融的春风都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春天带来的变化是生动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孩子们在春日里的暖阳中感受着万物的复苏,在春日和煦的微风中感受着春意盎然和勃勃生机。慢慢地,绵绵的春雨也来到了,孩子们有了不一样的春之新体验。
一、春雨的声音
在以春雨为主题的活动中,我正在给孩子们朗诵《春雨的色彩》中的精彩部分:“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突然,孩子们对诗歌中的“春雨沙沙沙”有不同的意见。
科科说:“老师,春雨不全是沙沙沙的,也有滴答滴答的!”
圆圆说:“是的,我爸爸说春雨有淅沥淅沥的声音。”
宇宇说:“对呀对呀,你们听,现在窗外就有滴滴滴的声音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话题被孩子们回答出了若干个版本,它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富有创意、又有趣的话题。一直到午饭的时间,大家还在说着各自的想法。
我们忽然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和体验素材。因为雨一直连绵不断地下着,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感知,它是基于孩子们的视角,来源于生活。于是,我们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将“春雨的声音”这一活动主题进行深入探索。
我问孩子们:“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是怎样让大家都知道你们的春雨落在哪儿发出的这些声音呢?”
“可以去看一看!”
“可以一起听一听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着急地说。
这时,之之小朋友说:“老师!我们可以画出来,然后讲给大家听。”
这一回答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是的,我们还可以让其他的小朋友们猜一猜我画的春雨是落在哪里的!”说干就干,大家立刻行动起来。
蒙台梭利曾说过:“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孩子们的这些回答和行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在心底惊叹孩子们的无限创意的同时,也在积极观察着他们的行为——
达达说:“我的春雨落在雨伞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我的春雨落在屋顶上,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
之之说:“我的春雨落在了泥土里,发出哒哒哒的声音;落在杯子上发出滴咚滴咚的声音;落在小河里,发出滴滴滴的声音……”
孩子们的绘画有着各自的场景和音效,在后面的猜一猜和讲一讲的活动环节中,大家的兴趣点非常高,一直沉浸在“你的雨声真特别”的氛围里。
从说到画、再到猜和说,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经历了由听觉到视觉、再到听觉的多重转变,使得“春雨的声音”这一抽象概念变成了大家都可以直接体验和感受的画面……
二、春雨的感受
终于,期待已久的雨天再次到来了,在和孩子们商量好后,我们穿上雨鞋和雨衣,去幼儿园里的各个角落亲身感受春雨……
回到教室,大家兴奋地谈论着自己的感受。
伊伊说:“春雨是唰唰唰不停的,一直一直下的!”
畅畅说:“春雨落在水里和滑滑梯上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分别是哒哒哒和啾啾啾的。”
乐乐说:“哈哈!春雨落在我的雨鞋上的声音是滴滴滴的,落在我的脸上是凉凉的。”
科科说:“春雨落在我的手上也是凉丝丝的、痒痒的,好像在给我挠痒痒一样!”
在杜威看来,所谓教育就是连续地改造和建构经验。因此,经验是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是教育的方法。亲身感受的经验让孩子们对春雨有了进一步的探索兴趣,同时也对春雨的“绵”和“柔”有了自己的见解,能够在雨中亲身感受到春雨落下的声音和那一丝清凉,这些都带给了孩子们别样的体验,而且在交谈中大家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的同时,也都收获了各种感官的春雨体验。
三、春雨的节奏
经过一周的绘画和交谈活动,“春雨的声音”已经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有了深刻的印象,如何对春雨活动进行推进和提升是老师思考的重难点。然而,一次自主的区域活动却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原来是之之和宇宇在表演角用乐器表演的时候,听着八音课铃发出的“叮叮叮”的声音,然后跟着模仿和敲击各种春雨落下的声音。当大家听到他俩因为“敲春雨”发出的声音时,都纷纷加入,一时间“叮叮咚咚”的声音遍布活动室……
游戏刚进行不久,班里年龄较大的菲菲将大家集中在一起,玩起了指挥家的游戏,让大家跟着她的指挥“敲春雨”,但是大家玩得并不顺利。
之之跑来跟我说:“我们不想听菲菲指挥了!”
我问:“为什么呢?你们出现了什么问题?”
多多说:“我们不知道她怎么指挥的,我们看不懂,没办法演奏了。”
我问:“那你们自己有什么好办法吗?”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指挥要有指挥棒的!”“我练琴的时候都有谱子的,看着就知道怎么弹了,她手这样挥来挥去,不知道她怎么弄……”
我问:“那你们觉得需要增加什么吗?”
多多说:“应该要有谱子给我们看看。”
之之说:“对了,上次我们演《小星星》的时候,有节奏卡的,我们看着它就能一起演出了!”
经过大家的讨论,决定一起来制作春雨的节奏卡。对于节奏卡的制作方式,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想法……
圆圆说:“节奏卡应该是大大的,才看得见。”
悠悠说:“要给大家说清楚节奏怎么打(击)。”
桐桐说:“节奏卡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画(写)!”
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敲击,大家各自制作的节奏卡都新鲜出炉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确实对节奏有了初步的概念,能够将基本的敲击节奏进行记录,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的差异,他们对于正确标记节奏的方法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下阶段做好相关的跟进工作……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不断听到孩子们一边讲解着自己节奏卡的内容,一边谈论着下雨天和伙伴们一起演奏的计划……
四、春雨的演奏
在节奏卡的汇总过程中,大家发现自己的节奏卡和别人的不一样:有一些是短短的,有一些是长长的,而且经过前期的敲击和表演,孩子们都觉得现在春雨的声音并不是“好听的”“听起来舒服的”——那怎么让大家有美的感受呢?
我们想到了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去收集有关雨天的音乐视频和音频,让孩子们在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受下,理解春雨的特别和美好,从而为下阶段的活动做好准备。
“如何让自己的音乐变得好听?”这个问题在孩子们近期的活动中又一次被提了出来。
波波说:“为什么录音机里下雨的音乐很好听,可我们敲得却这么的难听?”
多多说:“录音机里是有钢琴的声音,而我们没有。”
乐乐说:“不对,是录音机里有阿姨叔叔们这些大人在敲,我们是小孩敲得就不好听了。”
贝贝说:“我觉得是里面有雨的声音,而我们没有。”
程程说:“这(音乐)里面用了很多乐器,而我们用的乐器很少。
孩子们不断地在争论,但最终的结果也没有讨论出来。于是,他们决定向我求助。由于程程有去录音棚录制古筝曲的经验,所以他是第一个过来问我能不能给他们更多乐器的小朋友。
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让自己的下雨音乐变得好听还需要什么?”
程程说:“我们需要钢琴和古筝。”
科科说:“我们还需要下雨的声音。”
涵涵说:“节奏卡要选我们组的,因为我们组的节奏卡大家都能看得懂。”
此时我的帮助就像一场“春雨”,它将会化解缠绕在孩子们心中的困惑,也会为孩子们带来一次全新的感受。于是,我带着孩子们去器材室寻找乐器、上网下载下雨的声音、一同筛选合适的曲子……
集体的智慧是强大的,过了几天,班里就组建了小乐队,演奏的主题就是——春雨。
孩子们的演出略显稚嫩,但是孩子们眼中流露出的自豪和兴奋是无法让我们忽视的,也是令我们感到欣喜和快乐的。孩子们还在继续讨论着,决定要举办一场演出——“春雨哆来咪”,让我们共同期待!
皮亚杰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地同化经验,重组经验,然后改变已有的经验来顺应新经验的纳入。经验过程还是培养思维、锻炼思维的过程,经验的实验性为幼儿思维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我们在上述的活动中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虽然中班的孩子们在知识经验和感受体验中没有表现得“完美”,但正是由于有了每一位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和个性体现,才让我们老师觉得其实这就是十分的“完美”。犹如一场春雨,它会伴有电闪和雷鸣,但同时它也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