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研究sST2与NT-proBNP诊断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价值
2020-12-22江西省寻乌县人民医院342200曾军陈文威梅冬环刘汉锋
江西省寻乌县人民医院(342200)曾军 陈文威 梅冬环 刘汉锋
江西省寻乌县中医院(342200)潘英芳
心力衰竭(HF)是众多心血管疾病的共同转归,也是主要死亡原因。目前对心力衰竭管理有明确诊断和评估价值的生物标志物仅有利钠肽,包括B型尿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1]。然而,利钠肽受肾功能、年龄、体重指数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亟需更多生物标志物对心力衰竭患者做出更准确和完整的评估。可溶性ST2(sST2)是一种新兴生物标志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衰,且不受肾功能损害、年龄和体重指数的影响,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国外已有研究报道sST2较NT-proBNP诊断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国内尚无相关研究报道[2]。因此本研究拟比较sST2与NT-proBNP在诊断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价值,以利于改善对心衰患者的预判,从而帮助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决策与应对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80例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依照美国肾脏基金会指南,按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5组(观察组),分别对应慢性肾脏病CKD 1期、CKD 2期、CKD 3期、CKD 4期、CKD 5期。其中GRF<15患者16例、15<GFR<30患者24例、30<GFR<60患者12例、60<GFR<90患者13例、GFR>90患者15例。80例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年龄平均(58.6±5.3)岁,男性与女性分别为49例、31例。另再收集20例肾功能正常的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年龄平均(57.9±5.0)岁,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2例、8例。纳入标准:心力衰竭(HF)诊断参照2013年最新ACC/AHA HF指南、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疗指南。肾功能不全(RF)诊断及分期参照美国肾脏基金会慢性肾脏病指南;具有呼吸困难、运动耐力明显下降和(或)水肿等症状,结合查体、超声心动图及胸片等明确诊断为心衰的患者;NYHA分级为II级以上(包括II级);性别不限,年龄>18岁,患者心衰病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及瓣膜性心脏病。排除标准:入院时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肿瘤及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第二天清晨采集标本,患者保持空腹状态,抽取静脉全血3~5ml,离心保持4000r/min,做血清分离处理,于-80℃冰箱环境保存,做sST2、NT-proBNP检测。检测方法主要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3],标本为血清或者EDTA抗凝血浆,可在室温稳定48h,4℃保存7d,-20℃和-80℃环境保存时间更长。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观察对比,同时观察血清sST2、NT-proBN与相关指标相关性,并比较诊断灵敏度与特异性。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结果统计学处理以SPSS17.0软件实现,数据结果采用计数资料或计量资料形式描述,同时通过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P值0.05以下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1 患者sST2、NT-proBNP水平比较
附表2 血清sST2、NT-proBNP与相关指标相关性
附表3 血清sST2、NT-proBNP在评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中的价值对比
2 结果
2.1 患者sST2、NT-proBNP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对比,实验组患者sST2、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附表1。
2.2 血清sST2、NT-proBNP与相关指标相关性 sST2与LVEF、NYHA分别保持负相关、正相关,NT-proBNP与eGFR、LVEF保持负相关,同NYHA分级保持正相关,sST2水平与NT-proBNP保持正相关。具体见附表2。
2.3 血清sST2、NT-proBNP在评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中的价值对比 通过两种指标对患者心功能分级ROC曲线下AOC观察,对比二者在评估患者心功能分级AOC方面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可发现sST2检测下特异性与灵敏度更高。具体见附表3。
3 讨论
心力衰竭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均有极大的威胁。尽管近年来相关治疗手段不断完善,但仍要求以准确的诊断结果为前提[4][5]。目前,对心力衰竭管理有明确诊断和评估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氨基末端B4利钠肽(NT-proBNP)仅能反映心力衰病理生理的一个方面,且受肾脏功能、年龄、BMI以及不同原因所致肺动脉高压等的影响,临床亟需更多生物标志物以反映不同病理生理机制[6][7]。可溶性ST2(sST2)能对心力衰竭患者做出更准确和完整的评估,改善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风险预测,被认为在心力衰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因而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9]。
关于sST2,近年来尽管国内对其与心力衰竭死亡相关研究报道较少,但对其应用优势做出较多分析,如部分研究中指出ST2同2型辅助性T细胞、肥大细胞免疫情况关联较为紧密,其实质为生物效应学表现,一定程度上也可将心脏相关指标呈现出来[10][11]。部分研究也认为,对于ST2L、IL-33结合,在sST2作用下将被抑制,这样ST2L/IL-33通路传导阻断,可反映出sST2诊断心衰中有重要意义[12][13]。相比之下,生物标志物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断中也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对于合并有肾功能不全情况的患者,与sST2比较无明显优势[14][15]。本次研究中通过做相关指标观察分析,可证实该结论。此外,sST2应用于指导治疗方面效果也较为理想,通过获取患者心血管相关指标,可实现对相关心血管事件的记录,所以尽管目前有较多生物标志物均可被用于独立预测因子,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sST2稳定性相对较好。
本次研究结果中,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对比,实验组患者sST2、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ST2与LVEF、NYHA分别保持负相关、正相关,NT-proBNP与eGFR、LVEF保持负相关,同NYHA分级保持正相关,sST2水平与NT-proBNP保持正相关。通过两种指标对患者心功能分级ROC曲线下AOC观察,对比二者在评估患者心功能分级AOC方面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可发现sST2检测下特异性与灵敏度更高。这些均能反映出sST2指标在用于患者心衰症状诊断中,对于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也可保持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sST2比NT-proBNP在诊断心衰伴肾功能不全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心力衰竭患者能做出更准确和完整的评估,有利于对患者的预后作出判断,指导临床医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