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探索与实践
2020-12-22刘洋
刘 洋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1 研究现状与背景分析
(1)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实践基础。机械工程系教学研究团队已做了改革的初步探索,主要有:①以实验平台或者竞赛形式驱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设计能力;②在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允许学生自主选题,体现创新性[1]。
(2)实践教学平台方面实践基础。机械工程系现有实践教学条件较为完善:拥有实验室15 余间,各种实验设备数十套。同2000 年以前相比,实验设备更新率达80%,已基本满足本系列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各项要求。
(3)教学管理方面实践基础。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学研究团队多年来一直按照“2.5+1.5”的培养模式,将学生层、实践平台层和教师层,三层结合,相互融合,打造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2]。
(4)课程体系方面实践基础。机械工程系结合我校办学特色,重新编写了机械专业学生开设的所有机械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为构建新工科要求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打下一定基础。
2 研究内容、目标、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拟采取的方法及主要特色
(1)研究内容。本平台通过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拟解决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计划方案实施中所存在的如下问题:①如何构建大学生创新型工程能力培养的高水平综合实践平台,建设区域型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联合创新平台。②如何构建新工科要求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产教融合战略联盟机制;③如何弥补现实中实践教学平台硬件资源功能缺陷、地域限制和数量限制,构建虚拟实践教学平台体系、自创实践学平台和线上线下共享实践平台,构建高水平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工作目标。结合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办学特色,面向纺织服装装备、先进制造等行业第一线,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旨在达到以下目标:①构建产教融合的战略联盟机制,建设一批区域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联合创新平台;②完成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平台构建,整合相关专业和教育资源,面向多层次人才培养需求,建设更高水平工程实践教育中心;③对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具体运行与测试;④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平台的运行状况考核。
(3)解决的教学问题①通过平台建设能清晰地让学生充分了解平台开发全生命周期环节[3];②通过平台建设能在拓展实践训练中,针对创新开发,实践平台以大学生创新基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平台为驱动,锻炼学生的平台运作能力;③通过平台建设能针对科技竞赛,通过机械创新大赛竞赛、“互联网+”大赛等针对性科技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质量和水平,鼓励和选拔学生参与校企联合实践训练。
(4)拟采取的方法及主要特色。①紧密围绕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课程体系建设与“学教练用”的实践教学体系思路方针,构建包括课程配套实验、专业实践课程、实践平台训练、校企联合实践指导的多维度、立体化创新实践教学体系。②健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配套实验由相关课程教学团队和课程教学实验室完成。专业实践课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在校内完成,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给专职教师,实现小批量、高效率的实践教学;另一部分通过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完成,联合校企导师指导应用实践。③打通校企联合实践应用的通道,让学生能够切实参与企业实践。在实践平台教学体系中,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是基础,且主要侧重于课程实践,校内外实践平台侧重于拓展实践训练,同时基于资源复用的优化原则,两者之间也可灵活调配。
3 平台建设的保证措施
(1)本市软件园区及众多服装机械相关企业均为本校协作单位,本平台可资源共享支持,可以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
(2)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组成员都有一定的平台研究经验,有充足的时间保证该平台的顺利进行。
(3)学校对平台建设提供了相应的专项资金支持。
(4)平台负责人所学专业和从事教学以来,一直从事机械设计相关专业的教学,并能通过大量资源研究和企业合作开展该平台的技术研究。
(5)平台校内实训条件。已基本完善整个智能制造相关的实训室,真正意义上实现理论与实际一体化教学。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6)课程支撑实践平台的探索和实践。学校课程能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过程体现参与性、启发性,实践考试设计科学合理。
4 结 语
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应循序渐进,在相关课程学习及其实训的基础上,通过校内外实践平台开展实践训练是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对于平台研究团队,通过平台的实践,可以总结如下成果:
(1)构建了产教融合的战略联盟机制,建设一批区域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联合创新平台。
(2)完成了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平台构建,整合相关专业和教育资源,面向多层次人才培养需求,建设更高水平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3)对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具体运行与测试。
(4)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平台的运行状况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