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的国际汉语茶文化教学探讨
2020-12-22陈寰
陈 寰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 710300)
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奉行“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倡导让学生在“做中学”的体验学习理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策划者和引导者,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体验式教学注重情感和知识的建立,教师通过营造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以交际为目的,在实际体验中提高汉语能力。中国茶文化的理念已经绵延几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茶文化的功能和意义也在不断更新。学习茶文化不仅仅是学习茶艺、茶道,对茶文化的体验和感悟更是汉语国际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基于将体验式教学应用在国际汉语茶文化的教学中,笔者展开以下的讨论。
1 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内涵和体验式教学模式
1.1 茶文化的“灵魂”
世界饮茶发源于中国,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此处的“荼”就是古“茶”字,相传茶是由神农发现的。茶的产生与发展至今已有4000多年,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咖啡、可可、茶中的一位,茶的发现和利用是中国对人类文化史的一大贡献。17世纪中国茶叶陆续传入印度尼西亚、印度、和欧美地区成为世界性饮料。随着时代的发展,茶从最初作为一种药材到西汉时期完全转变为饮品,魏晋杜育的《荈赋》等咏茶作品表明饮茶已成风气,茶被用来招待客人,成为进行社交活动的媒介,唐宋时期贵族饮茶要使用专门的茶具和专门的仪式,表明中国“茶道”早在唐朝已经形成。陆羽的《茶经》是中国最早一部茶叶专著,其出现标志着饮茶文化的进步与转变。
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不仅包含物质层面的茶之具、茶之器、茶之造等,更涉及到丰富的精神文化层面,茶与绘画、茶与书法、茶与宗教等。中国人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七项中,茶就占据一席地位。亲朋好友拜访相见时,更是有“以茶代酒”“以茶代礼”的风俗习惯。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其灵魂意在“品”,“品”不仅仅是品鉴茶叶品质的优劣,更是领略饮茶的情趣。古时饮茶对水质有高的要求,现如今的“品”茶追求环境的营造,泡一壶茶寻一静谧之处,在有山、有水、有木质桌椅营造出的茶室或园林,与朋友高谈阔论或独自自斟自饮。饮茶已经超越了自身的解渴功效达到放松心灵、解除疲劳、振奋精神的精神上的享受。茶文化的核心内涵是注重茶的意趣而不是注重它的功用[1]。
1.2 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茶文化教学分析
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往往通过自己的体验,任何学问其实都是对自己的经验的总结。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同样需要汉语学习者的亲身感受和体验。体验式教学是指学习者通过教师创造的实际或者模拟的情景中,体验学习,感知理解后再转换,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参与和环境的构建。学习者必须通过去亲身体验后掌握获取新的知识。
根据茶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品”,是感受茶的意趣,是享受精神世界的愉悦,那么汉语国际教学中的茶文化学习应以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茶文化为主。目前课堂上教师通过图片或者实物的形式展示茶艺的用具和过程,学生坐在台下观看,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茶文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学习者熟记茶具的名称后却又不知如何操作,其意义何在。茶文化教学流于形式,过分的注重理论讲解,名称的学习反而忘了茶文化的真正内涵在于切身感受的“品”。体验式汉语教学提倡学习者边做、边学、边用,在确保学习者的亲历性的同时,增加茶文化学习的趣味性[2]。
2 体验式在国际汉语茶文化教学中的融入原则
(1)亲历性。是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特征,体验式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真实情景中的实践参与。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国际汉语课堂尤其是文化教学,学习者不能是传统课堂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以茶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教学要以体验感悟为主,教师通过营造茶文化学习的“人文环境”,让学生身心沉浸在茶文化的真实情景中,从而获取知识能力,实现茶文化的实际应用教学目标。
(2)趣味性。体验式教学注重培养学习者对茶文化的兴趣以及对茶文化的情感体验。母语为非汉语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茶文化时,以兴趣为导向,体验泡茶、品茶的茶道过程为重点。汉语国际教师在茶文化教学中,应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导向,设计趣味性十足的茶艺课堂。茶文化相关内容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要注重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教学环节以调动学习者的兴趣为目标,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愉悦”中产生“共鸣”,进而领会了解中国茶文化,在国际汉语茶文化教学过程中兼顾“情趣”和“理趣”。
(3)互动性。体验式学习模式分为四步:具体的经历、思维观察、抽象概念和主动实践。体验式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应该被理解为“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有了具体的经历,经过教师的指点和帮助下进行思维观察和抽象概括。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当着观察者、帮助者和合作者。国际汉语茶文化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克拉申的“互动假说”理论以及克拉申的“i+1”理论,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与学习者反复多次的互动,引导学习者的学习从被动变主动,从接受者变参与者,从而掌握茶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4)实用性。茶文化教学尤其是海外茶文化教学,不仅是文化教学更肩负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在体验式国际汉语茶文化教学中,要注重实行性的原则。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面对不同学习者来自不同的文化地区,选择实用性较高的茶文化是体验式文化教学的重点。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包含在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中,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汉语学习者,进行茶文化教学,使得学习者在上完体验式汉语茶文化课后,能够快速的将茶文化应用在工作生活当中,而不仅限于课堂的体验。
3 体验式在国际汉语茶文化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茶艺是了解学习茶文化的一种体验形式课。在遵循体验式国际汉语教学应用于茶文化教学中应遵循的四项原则,根据茶文化自身的特点,笔者提出体验式在国际汉语茶文化传播中的运用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3.1 茶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
语言的使用目的是交际,学习汉语正是为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能进行交际,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茶文化的汉语教学中要遵循文化与语言相统一的原则。体验式茶文化讲解中,注重茶文化类词汇的讲解与输入,拓展茶文化相关的语言知识。例如茶杯、茶架、茶匙、茶磨、茶碾,以茶为词缀的茶具用词,学生在文化体验中,感悟教师的讲解,并及时提问巩固语言知识,使文化教学避免流于娱乐形式[3]。
体验式学习是一个反复实践的交际过程。在交际中,教师和学生会为交际中的学习者提供与意义或语言相关的反馈,包括对语言误用的纠正性反馈。例如学生在茶文化教学中,使用的语法、语用问题,对茶类词汇产生语音偏误等问题,教师及时纠正,有助于学生产生更多的可理解输入。学习者对自己中介语系统中的错误及时纠正,最终得以将语言规则内化。体验式国际汉语茶文化教学以交际为手段,适时引导学生注意语言形式、纠正语言错误,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利用交际中产生的反馈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交际。
3.2 教学活动由易到难,营造轻松学习氛围
体验式学习是从学生具体的体验开始的,因此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就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所以学习者要有足够的机会在茶文化教学中使用语言交流互动,产出目标语言。学习者需要有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出。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开始。例如从任务型教学入手,教师提出学生在完成茶文化体验课前应该做的准备工作,学生充分搜集自身所能理解的茶文化内容以此激活内在知识体系。然后教师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例如碾茶、捣茶、打茶会产生什么,茶叶第一次冲泡和第二次冲泡的变化,帮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学习者在体验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茶文化,培养茶文化相关技能与能力。
体验式国际汉语茶文化教学活动设计要从易到难,从未知到已知。创造出有利于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挥的学习环境。教师帮助学习者克服畏难情绪,促进小组活动、文化实践等合作式学习,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互动,使学习者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验茶文化,实现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3.3 对比中西方茶文化,提供丰富可理解的教材来源
学习材料的来源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选取教材的决定权也不应局限于教师,学习者有权利,有能力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茶文化不仅限于中国,日本的茶道,英国的英式红茶并有早茶、午茶之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学习者,在进行茶文化教学时,教师按照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需求和语言水平,选取茶文化对比教学。从学习者了解的自身文化入手,吸引学习者产生学习兴趣,引导学习者对比分析中国茶文化与其他地区茶文化的区别。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提供学生大量丰富、可理解的茶文化学习材料,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文化教学本就是世界文化交融碰撞的过程,体验式茶文化教学对比中西方茶文化,体验不同文化下的茶道,提高学习者的多元文化素养。
4 结语
中国作为茶叶之乡,传播茶文化已成为汉语国际教学课堂中必备的文化教学。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学习者获得的积极心理体验为驱动,借助营造人文环境、通过学生互动、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帮助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引入国际汉语茶文化教学中,坚持体验式的亲历性和互动性,营造茶文化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文化与语言相结合,设计渐进性的教学活动,拓宽茶文化的教学来源,使得体验式教学理论更好的适用于茶文化的汉语教学中,促进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