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茶文化素养构建
2020-12-22董全悦
董全悦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英语作为一门国家化语言,掌握英语成为更加重要的技能,于是高职英语教学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得到了更加密切的关注。与此同时,针对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崛起与复兴,高职英语教学事业准备与茶文化接轨,加强茶文化及其素养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融入,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力求全面提升高职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率,并做到更加完整的茶文化传承。
1 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自茶叶首次种植至今已有2000余年,距首次完整的茶文化记载也有1200余年,几千年来的传承与积累形成了如今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宝库都有重大影响。
1.1 什么是茶文化
对于茶文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所创造的一切与茶相关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茶文化即是指与饮茶相关的各种内容,衍生出的文化产物,例如赏茶、茶艺及茶道等,有时与茶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也能够算是茶文化的一种。
茶文化是以茶叶及相关物质实体为载体,传递所要表达的精神内容,能够称为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高度统一。作为其载体的物质实体丰富多样且灵活多变,并在茶文化不断充实的过程中更加丰富,主要包括有关茶的相关遗迹与书画内容等,而传递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茶道精神与茶艺礼仪等,在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关茶的相关习俗及规范也隶属于茶文化之中。因此,完整的茶文化体系总共有三种内容,即有关茶的物质载体、所传递的精神内容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相关制度。
1.2 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早在唐代以前,中国的茶文化就已经处于萌芽阶段,中国的茶文化发源于巴蜀地区,传说也是神农氏所在之处,自巴蜀地区最早饮用茶叶开始,饮茶的历史才从此展开,据《茶经》记载,唐代时,神农氏以茶叶泡水制为饮品,从此才开始了以茶为饮的习惯,在这以前茶叶也经过了作为药用及食用的过程,最终才以饮用为主。
唐代的繁盛大大促进了茶树的传播及种植,促使饮茶习惯得以迅速普及,并在唐代茶园茶区的不断扩大下,茶叶的发展逐渐走向精致,大家对茶的品质要求也随之提升,对于茶叶制茶的手法及饮茶的配料也不断精进,直至唐末,茶叶种类及泡茶的手法甚至是饮茶的习惯都有了全方位的发展,最终由陆羽将全国各地与茶相关的知识统一收录于《茶经》,至此茶文化正式形成。在《茶经》问世后,又陆续出现不少有关茶文化的书画及诗歌流传至今,都能够证明唐代茶文化的繁荣之象。唐代以后,各朝各代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都在不断对茶文化进行补充,使其更加完整充实。
1.3 茶文化对社会的主要贡献
1.3.1 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大量茶叶及相关茶产品的相互流通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茶文化体系中的茶道及茶艺文化能够起到很好的修身养性作用,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1.3.2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茶文化中的和谐文化,能够在会茶中有效调节社会人际关系。
2 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2.1 师资力量有限
由于现在高职招生数量的不断激增,原有的教师团队已无法满足线下的教育需求,且多数高职英语老师并非英语专业出身,无法给学生专业知识的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有所影响。且教师资历较老,易出现观念陈旧且固执的情况,无法正确意识到学生才更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需改变教师的现有观念,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主动学习,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及质量。
2.2 学生基础较弱
高职所招收的学生本就存在基础较弱的问题,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于高职期间英语的进一步学习会感到困难,久而久之,会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厌倦及抗拒心理,不利于高职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我们需要针对高职学生,编写更加适合他们的教材并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2.3 教学模式单一
高职英语教学的模式一直沿用传统模式,老师一味地照本宣科,不仅会增加知识的枯燥性,并且会增加学生的依赖性,产生懒惰心理,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会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或效果较差的情况发生。为改变这个状况,我们需要研究出更加贴合当下学生心理的教学模式,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2.4 课程设置陈旧
在我国大多数高职学校的英语课程设置早已固定化,长期缺乏创新,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早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更无法满足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应该改变课程设置的老旧形式,设置更符合当代社会发展与人才需要的课程内容,使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更加具有实用性与针对性[1]。
3 茶文化如何与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相融合
3.1 发扬茶文化的专注内涵
当前社会早已进入科技时代,什么都追求速度,即使是身处于学校之中的学生们也难以避免的变得浮躁,而这种负面情绪与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产生碰撞时,就会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并有所退缩,从而影响英语教学的质量,若想要改善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改变学生们的心态问题,首先要教导学生放平心态,心平气和地进行英语学习。
在茶道文化中,最注重的就是专注精神,每一个步骤想要做到精准都需要平心静气,专心制作,这正是启发学生的良好机会,能够使学生在茶道精神中悟出专心的方法以及专心为自身带来的益处。但想要学生完全理解并掌握专心的技巧,也需要物质载体来传达这种精神,而最好的物质载体就是茶道本身,可以在选修课程之中设置茶道学习,并配备专业的茶道老师,使学生真实地进入茶道的世界,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如何专心,并将其融入于自己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之中,那么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再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不会轻易放弃,而是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解决该问题。
可见,将茶文化中专注的内涵融入于英语教学之中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甚至改善其生活习惯,影响其一生。
3.2 发扬茶文化的欣赏内涵
茶文化中的欣赏内涵主要适用于授课老师,在现有的授课模式中,老师仍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并不具有过多的话语权,在此过程中通常会形成和谐共处的师生关系,如若师生关系十分恶劣,则需要授课教师从自己身上找寻原因。
茶文化体系中和谐一词贯穿整个体系,将和谐作为最终目标,即使是在品茶的过程中也绝不恶语相向,而是用欣赏的眼光与思维对待自己所接触到的茶文化,任课老师也应该学会使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大部分时候都采取激励的方式,鼓励其进行学习,避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对学生的欣赏,不吝啬自己的赞扬,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缺乏语言天赋的学生而言,学习语言是十分枯燥且困难的事情,如果长期学习得不到成效,在课堂上又处处碰壁,容易造成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且对学习内容十分抗拒,并不利于整体课堂氛围的和谐,任课老师应该承担起创造和谐氛围的义务与责任,达到大家协作进步的最终目的[2]。
3.3 发扬茶文化的分享内涵
茶文化中讲究以茶会友的分享模式,而其分享内涵更是无论师生都应该进行学习的。在英语课堂上,学生们用英语互相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有关茶文化的知识,而老师也用英语讲述自己对茶文化的不同理解,在练习英语的同时还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老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随之制定更加适合学生们的教学方案,以此提高教学水平及学生们的英语水平。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学校内组织茶会,让学生们在真正的茶文化之中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并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从而营造师生之间的良好氛围,为日后更好地英语教学提供坚实基础。
4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茶文化素养的积极影响
4.1 丰富高职英语教学课程内容设置
鉴于目前科技化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以及学生们对于高科技智能产品的灵活运用,他们对于各种知识的掌握甚至能够达到超前水平,当他们对即将学习的知识已经有所掌握时,会在课堂上感到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想要丰富教学内容就必须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且为了不与当下流行趋势有所冲突,我们更应该选择较为传统且不为人们所热烈追捧的文化,加入课堂教学之中。
茶文化便是很好的选择,从茶文化的历史进程来看,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及可供学习的内容,将其大量的运用于英语教学事业之中,能够使学生们有新奇感,随之产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4.2 活跃英语课堂的氛围
对于新鲜未知的事物,学生们总是充满热情,且已经到达该阶段的学生,早已对英语有了长久的学习,对英语的基本内容即使不能完全掌握,也已经具有大概的了解,对英语已经不再感到好奇。而在英语中融入茶文化的元素,对学生们来说是从未学习过的新知识,他们会对茶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丰富内涵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
4.3 提升学生认知能力,促进传统文化传承
茶文化与英语的结合本就是相异文化的碰撞,能够使学生们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中,更加明显的感受到文化的差异性,并建立对两种不同文化客观对待的能力,同时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优秀之处。
且将本不受年轻人关注的传统茶文化,融入于日常的英语学习之中,能够使学生们更加频繁地接触到茶文化,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热爱茶文化,亦是对茶文化的另类传承[3]。
5 总结
通过本文对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顺利构建茶文化素养展开的讨论,我们能够得知,文化与语言能够达到和谐共处,并碰撞出完美的火花,两者之间能够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茶文化素养构建,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整体水平的良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