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茶文化在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及独特价值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9期
关键词:预科生茶艺茶文化

潘 帅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奎屯 833200)

“茶”为中国人日常生活饮品,有着深厚文化积淀,折射出中国人处事哲学,以“茶”为切入点,结合少数民族预科生实际情况,把茶元素融入到汉语教学中,对于其提高汉语水平和审美趣味,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都是大有裨益的。

1 “茶”文化

茶树在地球上已有数百万年的历史,据考证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一带,曾属战国时期巴蜀国管辖,可见茶叶最先兴于此地。中国作为茶树的原产国,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说“茶者,南方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可见,茶树是中国南方树木,悠悠数千年的“茶”构筑了一部清香四溢的茶文化史。

“茶”《说文解字》中并无此字,到了唐代“茶”才作为俗字出现。在《开元文字音义》中已有“茶”字,茶的命名有多种,不乏一些贬蔑之称,如“水厄”“酪奴”等,后被雅化并沿用至今。陆羽在《茶经》中:“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荼,《说文》:“荼,苦荼也。从艹(草)余声。茗,荼芽也。蔎,香草也。”这里以茶味道为标准给予命名,茶最早是“荼”。最早见于《诗经》,如“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邶风·谷风》)、“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豳风·七月》)等。

茶事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历史悠久,由此也产生了很多的茶闻趣事、神话传说,如太姥白茶传说、铁罗汉神话故事等,这些为后世文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素材。茶书著作也颇丰。最早茶与药物学相关,如唐人补《三皇本纪》中记载神农氏“始尝百叶,始有医药”,明《茶谱》中也记录了茶有提神醒酒、化痰利肠等功效。后出现专门描述茶叶的书籍,如成书于1051年的《茶录》、成书于1107年的《大观茶论》等,内容多涉及茶树的种植方法、采茶筛茶制茶方法等。

随着饮茶之风的兴盛,茶与绘画、文学、曲艺等艺术形式融合起来,出现了茶图画、茶诗词、茶歌、茶艺、茶游戏等。如宋代申安老人的《茶具图赞》中记录了宋朝12种茶具的大小、形状、尺寸,并配有图片。《诗经》中有茶的记录,到汉朝茶就入诗了,典型代表是汉朝王褒作的辞赋《憧约》,后来出现的茶诗数不胜数,尤以唐宋茶诗为盛。宋代出现了斗茶游戏,也叫茗战、斗茗,在当时是一种有钱有闲有文化的雅玩活动,徽宗时期最盛。由此可见,“茶”的地位从最初的生理功能上升为药理功能、娱乐功能,最后升华为文化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被世人尊奉为“茶圣”的陆羽,其著《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该书共三卷十章,涵盖了茶树起源、茶叶采制工具、煎茶工具、煮水煎茶方法、茶事记载、茶道示意图等内容,并把人格修养、道德修为融于饮茶之中,使得其提升到哲学层面,国人朴素的自然观、生命观在日常茶饮中得以彰显,相互影响,构筑起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命脉。

2 在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水平有限,如何有效提升汉语水平,提升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成为衡量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重要标尺。目前汉语教学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茶文化博大精深,把茶文化渗透到传统汉语教学中,既能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又有效地实施了美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1)开设茶文化选修课。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较薄弱,在传统汉语课程外,可以增开茶文化欣赏选修科目,由于学生汉语基础底子薄,茶艺文化选修课程可以贯穿一学年的预科学习,结合学生实际,课时安排、内容设置、作业布置、考核方式等要恰当,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学习知识同时,又得到心灵滋养和成长。我国各少数民族也有饮茶历史,可从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采用直观展示、比较鉴别、情境教学、实践操作等方法,介绍茶历史、泡茶煎茶方法、茶具使用等,结合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当下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利用网络多媒体设备,介绍茶马古道、中国茶叶外传等内容,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茶文化历史就在生活里。

(2)设置茶艺体验课。体验课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中理论讲解占小比重,茶艺实践是最主要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在一定程度上汉语表达能力欠佳,但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以及期望提升审美能力的迫切愿望一定是很强烈的,因为人类对美的追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茶艺活动体验课即茶艺表演,对教室的环境、茶具教具、师生的服饰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我院少数民族预科生专业类别比较多,可以把艺术类专业和园林园艺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分级教学,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考核则可以采用茶艺表演、茶席设计等方式。

(3)举行各类茶艺活动,积极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少数民族预科生刚入大学,对一切充满好奇,学习热情高,有很强的参与度。作为教学者,举行各类茶艺活动,让学生在其汉语预科学习中,进一步丰富学习生活实践。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茶艺汇报演出,不定期举行茶艺沙龙、茶诗朗诵、茶文化宣讲,举办茶具布置、茶叶品鉴、茶艺术展览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从而提升其综合能力。

3 茶文化在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实践中的价值

茶文化源远流长,是茶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学作为一个门类,内容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茶文化的流变始终与历史、文化紧密相连,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在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和巨大的文化价值。

(1)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听说读写水平,提升其文化审美能力,增加生活情趣。

在上文提到的课堂内外的实践中,把茶知识融入汉语教学中,无论是“茶”的生长、采摘、功效,还是如何去采茶、制茶、煎茶泡茶、品茶,都给少数民族预科生传递了知识,有利于其听读写能力的提高。茶席设计理念、茶艺展示环节对学生汉语写和说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茶艺表演中的环境选取布置、茶艺师姿态举止等,则有利于学生提升其文化审美能力,也促使其形成健美身姿和优雅的气质。

茶本身就有保健功效、药用价值,《茶经-茶之源》中说“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学生在学习茶文化过程中无形中就会对其生活习惯产生有益影响,可以有效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童启庆教授在《习茶》一书中提到“欣赏茶艺的沏泡技艺,应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这种统一的整体美,可以让表演者和欣赏者都沉静浮躁情绪,内心安宁恬适,增加生活旨趣。

(2)培养茶艺技能,帮助学生走向专业化。

“茶文化”在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中的渗透,结合兴趣及专业特点,学生可以在茶技能方面谋求发展,有所侧重进行专业学习,进行茶艺师、茶艺技师、评茶师、评茶技师的资格认证,进一步助推高职类院校“1+X”实践。掌握技能并逐步走向专业化,为就业创业打下基础。可以进入茶楼、茶企业,成为茶艺师、技术人员或茶文化讲师。或自主创业,进行品牌建设,开茶馆、茶学堂、茶文化公司。

(3)深刻体悟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人才观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茶文化在汉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知生活。《诗经》中“茶”实为“荼”,代表着苦。云南白族有在生辰寿诞、婚姻嫁娶、宾客来访等喜庆节日用“三道茶”来款待的礼俗,其寓意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先苦后甜本是茶的自然属性,古人把茶与人的生命轨迹相结合,把对生活、生命的哲学理解化在茶汤里,这些给人以思考:当遭遇困难要吃得苦中苦,方能收获人生甘甜。

卢仝在《七碗茶歌》中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写出了饮茶后的身心感受,饮茶体验极具层次性和丰富性,除满足口腹之欲外,更是对人类自我精神世界的表达。面对不如意甚至苦难,我们要始终保持苦中作乐的达观心态,也正是这种文化精髓才使得中华民族不断壮大,中华文明绵延悠长,这些文化底蕴可以帮助学生把个人命运同民族、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4)深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国茶文化与“道”、“德”相连接,其思想旨趣无不体现着国人的文化精神,陆羽在《茶经-茶之源》篇中写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唐末刘贞德在《茶十德》中认为茶可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可见茶已经与完善个体品德修养联系在一起。于是无论哪一阶层,都把茶事活动看作提升修为的重要途径,以茶合德,展示“和、静、清、俭、真、美”的道德观。

作为礼仪文化的一部分,在茶艺表演中也可得到印证。茶艺师常用礼节有伸掌礼、寓意礼和鞠躬礼,鞠躬礼根据弯腰程度又分为真礼、行礼、草礼,在斟水、斟茶、烫壶等动作中,讲求右手逆时针回转、左手顺时针回转。少数民族预科生深入学茶,本身就是对中华文明礼仪的亲身实践和继承传播,通过习茶而知礼仪,在生活中可以跟师长同学融洽相处,既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又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茶作为物质和精神的载体,反映了古人的基本生活和审美情趣,把茶文化深入到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教学实践中去,以多种形式弘扬茶文化,这对少数民族预科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充实了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茶文化知识,提升了其汉语水平综合能力和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帮助少数民族预科生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认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猜你喜欢

预科生茶艺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大作家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大作家
校园茶艺飘香
试析茶艺表演中舞蹈元素的文化表达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预科生导读服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