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精神引导下合作办学专业“德语强化”课程思政探究

2020-12-22余畅舟

福建茶叶 2020年9期
关键词:德语思政教材

朱 越,余畅舟

(1.合肥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合肥学院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同时,习总书记对高等学校除思想政治课程之外的课程也提出要求,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1]。基于合作办学专业大一新生初入校园、德语课时量大、使用德国原版教材等现实情况,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融入德语课程的工作迫在眉睫。

较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德语课程思政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冯志霞探究了在基础德语课程引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林方基于课堂实践提出高级德语课程教学要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3];孟小果详细展示了其德语文学课堂的教学设计[4],以上学者的研究对象较为聚焦德语本科专业的学生。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交换院校明确,在与德国人交际时、步入外资企业工作前,他们除了掌握过硬的语言能力外,也要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 引言

作为教育部批准的安徽省第一个对外合作办学项目,合肥学院中德合作物流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国际社会需要、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物流专业专门人才。德语水平达到欧标B1等级的学生可参加德方教授来华授课,达B2等级的学生可赴德方合作院校交换。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高校纷纷响应国家疫情防控的要求,制定线上开学方案。在特殊时期,学生居家学习,容易出现懒散、情绪不稳定等多种状况,迫切需要来自老师的引导。笔者的教学对象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中德物流3班的学生,共18人,一学期总课时360学时。

2 “德语强化”课程简介

在《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共同纲领》中,语言能力共分为六级,B1级别的学习者被定义为语言的独立使用者,突破在A1级别、A2级别仅能使用简单句型交流的阶段[5]。

“德语强化”面向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开设。第一学年的德语课程为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中方德语教师课程总计640课时,具有基础性地位。该学年对于该专业同学尤为重要,在之后的学期,达到德语B1水平的学生可以参加德国教授来校物流基础、企业经济学、物流导论等课程的学习。故而,在第一学年,“德语强化”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教师带领学生实现从零基础到德语欧标B1水平的跨越。

3 “德语强化”课程思政实践

3.1 以教学内容为抓手,丰富课程主题

在“德语强化”课程上,教师运用的主要教材为《交际德语教程》,该德国原版引进教材,被歌德语言中心广泛使用。该教材教学目标明确,主题分布由易到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包涵有关德语国家和欧洲的国情知识。学生了解德语国家及欧洲的风景名胜、风俗习惯、人文知识等诸多信息。然而,结合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学生在“应用型、国际化、高层次”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成长之路上,德语老师除了教给学生扎实、流利的德语外,也不能忽视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汪乘平教授指出,通过外语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独特的作用[6]。

在该教材中,很多主题例如工作的变迁、家庭故事、体验文化等,都带有浓厚的德国及欧洲色彩,缺乏中国相关信息、文化。教学完全依赖这本教材会导致学生对于异国文化的渴望及追求,忽视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外语是文化沟通的媒介,教师必须从教程内容出发,扩展主题内容,深挖主题中的德育元素。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探讨的主题往往具有同一性,这使得在“强化德语”课堂融入思政元素成为可能。以B1教材中的第四单元“工作的变迁”为例,学生学习德国鲁尔区的工业转型。学生在观看书本鲁尔区的照片和听采访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而,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学生在了解他国的历史文化时,也要善于类比本国情况,向国际友人介绍中国的工业区,爱国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在课前,教师通过学习通APP发布学习任务,请学生找几幅中国工业区的照片,并简要介绍。很多同学分享东北老工业基地、长三角工业基地的照片,一位湖北籍同学介绍家乡的江汉油田,引发了同学间激烈的讨论。

以B1教材中的第八单元“几代人”为例,学生阅读德国小说《蓝色与灰色的日子》片段,讨论在同一屋檐下代际关系的处理、面对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亲人等现实话题,学会明确表达态度并阐述缘由。在欧洲,近些年兴起“多代共融空间”这种居住方式,多代、多族群的人们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没有血缘关系却彼此照顾,引起了学生们对于国外的向往。孝顺长辈、尊老爱幼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作为老师,也需要鼓励学生关注中国做法。在课前,老师发布辩论题目“你赞成中国的老年人居家养老吗?”,学生收集正、反方观点,并在课堂上展开辩论。

3.2 以教学形式为依托,将项目教学本土化

在语言教学中,项目教学是在一种在德国被普遍应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打破传统课堂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的方式,按照实际工作流程顺序进行授课[7]。如何强化外语课堂的“育人”目标,将项目教学模式本土化,值得教师思考。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生必须增强对于时事新闻的了解,弘扬抗击疫情的正能量。比如:每周组织一次时事新闻汇报活动,学生分组整理疫情相关时事新闻,制作德语版文字云,并做简短汇报。借助可视化的文字云图,汇报人理清汇报线索,聆听的同学大大提高注意力。有一位同学分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里面的中国主张、中国态度,大家加深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再比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分配给学生一些真实的主题调研。在学习“当代人物”这一课程主题时,教师发布任务,学生通过微信随机线上采访五位朋友,询问他们对于英雄主义的理解,列举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并撰写简短报告。许多同学在共享调研结果时,袁隆平、钟南山、李兰娟、屠呦呦等人物的名字频频出现。在交流讨论中,学生表达对当代英雄人物的钦佩,对时事的关切。

3.3 以测评为激励手段,增强“课程思政”的认同度

测评设计应该以实践为导向、以能力为导向。在测评中,教师需要综合听、说、读、写、语言传递功能、跨文化能力的多个维度对于学生进行评价。该如何设计富有知识性和思政元素的测评呢?

在“德语强化”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注重形成性评价。学生的口头汇报、写作训练等均计入过程成绩。例如:在学习完B1教材中的第七单元“这让我很尴尬!”之后,老师发布补充阅读任务,请学生总结德国餐桌礼仪,列举德国与中国的餐桌礼仪的异同点,并在课堂上做口头汇报。在口头汇报中,学生提及餐具、餐桌礼仪以及餐桌禁忌,重新思考中西文化差异。又如:在A2教材中的第八单元“体验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设置情景模拟,请同学们完成写作练习,假设给外国笔友写信,讲述中国的“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及其寓意。在写作训练中,学生转换思维,深刻意识到在未来走出国门、与国际友人相处时,他们要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教师从内容完整度、衔接、词汇和结构等方面对于学生的口头汇报和写作训练进行打分,学生于无形之中学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

4 结语

中德合作专业一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德语教师必须明确并落实肩上的育人责任。通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测评三个维度,笔者在合肥学院中德合作物流管理专业进行了“德语强化”课程思政的探究,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学习德国、欧洲文化之余,增强文化自信,宣传弘扬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反思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点。同时,学生关注国家社会发展,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努力。鉴于部分因素限制,比如德语课程进程较快、线上教学限制了互动性,课程思政实践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

猜你喜欢

德语思政教材
教材精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思政课“需求侧”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