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茶语言和茶文化认知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7期
关键词:饮茶茶文化跨文化

张 娟

(辽东学院,辽宁丹东 11800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和使用。在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要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遵循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实现有效交际。中西方各具特色的茶语言和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有着特殊桥梁和纽带作用。本文探讨如何学习和利用中西方茶语言和茶文化差异的认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和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 跨文化交际理论

1.1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使用不同语言的交流者间的交际,也指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的不同文化背景一般指不同国家的文化,也指同一国家不同地区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跨文化交际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文化做出合理回应,解决文化冲突。而跨文化交际的双方通常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交际的方式有很多种,语言的非语言,并非人们普遍认为的只有语言交际。因此,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际的双方,一方使用的是母语,另一方通常是使用习得的目的语。而当双方没有语言障碍,可以进行沟通交流时,人们又会误认为,无障碍的语言交流可以实现无障碍的沟通。而研究表明,这些都是误解。交际意味着主要用语言进行表达,而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还有许多其它因素的作用,其中文化底蕴的认知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只有在充分了解交际对方语言、民族、习俗、经济、信仰等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才可能实现有效的的沟通,即在解决文化冲突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此外,跨文化研究之于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帮助他们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解决文化和语言产生的文化冲突等。学生学会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各类交际形式有所认识,对部分英语国家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更有效地进行交流。

1.2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基于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特定场景,交际者之间进行的符合目的文化背景的社会规范,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等的交际行为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重在跨文化和交际,跨文化在上一章节做了简要说明,现在来看看交际的理解。交际是一种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意见、情感、信息的过程。一般的交际通常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如尊重原则,真诚原则,宽容原则,互利合作原则,理解原则和平等原则等等。

而跨文化交际在这些原则基础上,还需要弥合文化冲突,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困难和错误交际。比如,中国人的日常交际话题通常是家长里短的话题,婚姻,家庭,子女等都可以是谈论的话题,而西方人尊重隐私,不喜欢谈论个人问题,尤其涉及到年龄,薪资和个人信仰等。西方人特别偏爱天气,体育,休闲等话题,选择无伤大雅和感情的话题进行交际。再如,语言文化的差异,在中国狗这种动物既有褒义也有贬义,而多数是贬义的,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等。而在西方国家,够就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Lucky dog”—“幸运儿”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遵循和尊重交际对方的文化前提下进行的有效和得体的沟通。

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交际者运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非语言技能,在特定文化语境下积极进行沟通,并在此过程中避免文化冲突,调整自身文化认知以适应文化能力。在语言学习者各种能力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语言学习者的一个重要学习目标。笔者在此以中西茶文化异同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中西语言和茶文化对比

2.1 中西方茶语言异同

中国的“茶”字,是象形文字,上部是两个十,像茶的芽叶,中部是人字,象征树冠,下部是木,代表是木本植物。也有一解释是“草”字头,“木”为身,“人”在中间,示意人与茶已合为一体,人与自然合为一体。“茶”可以指茶叶,茶水,茶树和以XXX茶为名的饮品。英语中的“tea”与“茶”对等,在牛津字典中的释义有茶叶,茶水,一杯茶,(用其他植物的叶子沏的)热饮料,如herb tea,药草茶,英国人傍晚时吃的晚点或便餐,和在下午或傍晚吃的茶点,通常喝茶时还有三明治、饼干和蛋糕。由此可见,茶的基本含义,中西方基本相同,也有很多表达是对等的。比如:teacup--茶杯,teabar—茶水吧,teacloth—茶布,teaset—茶具,teaoil—茶籽油等等。但就茶的基本释义来说,中西方文化中也有不同含义的,比如,英文中茶可以是量词和茶的结合,atea,即一杯茶,也可以指茶点,甚至是晚点。

因文化背景等的不同而产生的茶的隐喻意义差别就更大了。如,英文谚语中有“acup of tea”,指的是喜欢的人或物,或者擅长做的事。如果说“You are not my tea”,中文即指“你不是我的菜”,若说“Lucy’s cup of tea is…”,中文即指露西喜欢的是……。英语中“a different cup of tea”,如果不了解语言和文化背景,就会误认为是“不同的一杯茶”,而它是用来强调差异和不同的,并非是不同的茶。在比如“a storm in the teacup”,字面理解是茶杯里风暴,实际指的是小题大做。

2.2 中西茶文化的异同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以种茶、采茶、烹茶、饮茶等为文化形式,以茶书法、茶画、茶歌、茶舞等为延伸活动的茶,上升到文化层面时,被赋予了深邃的内涵和底蕴。茶文化是在漫长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系统文化体系,茶文化的内涵精髓以茶为载体,在茶叶应用和发展的历程中产生反应。茶文化内涵的核心内容包含了各种不同时代文化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等精神财富。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中国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和禅化,更有禅茶为中国茶文化的典范和瑰宝。

中国人茶叶种类繁多,源于封建时代皇家贵族,因此茶被赋予了高贵清雅的意蕴。而之后来,品茶,饮茶,茶会等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和交际,甚至是商务交际的一种特有方式。沏一壶茶,与家人,志同道合的朋友,商业伙伴等细细品味,沟通情感,缓解压力,也能达到商业洽谈和沟通的目的。甚至中国有“茶余饭后”的说法,正说明茶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茶与自然,茶与人已紧密结合,是有灵性的能抚慰人类心灵的饮品。

与中国茶文化相比,西方茶文化底蕴相对较浅。十七世纪,茶传入欧洲时,主要是作为草药,茶饮也是作为药物食用的。而十八世纪前,英国普通民众基本没有机会饮茶,直到十八世纪后,茶叶大量出口到英国,英国才从宫廷和贵族开始掀起饮茶之风。现在,英国人已经将饮茶当作自己的生活习惯,但英国人更喜欢红茶的浓郁,这也是为什么红茶的英文是“black tea”的原因,其色深至黑,顾为“red tea”。此外,英国人习惯在茶中加入牛奶,糖或其它调味品,让茶的味道更香甜浓郁。源于英国宫廷和贵族的饮茶,最初都安排在午后闲暇时间,成为贵族们消磨时间的好方式,因此也成就了英国特有的茶文化,如英国闻名的下午茶等。而中国人更爱绿茶,爱绿茶的天然无雕琢和纯粹的味道。

中国的茶道和禅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瑰宝和精髓,其内涵可以体现为“正、清、和、雅”。禅茶的“正”是正气,天地之间为正,八正道,“清”是清明,洁然,清净心,“和”是和谐中庸,天人合一,禅茶一味,“雅”是文雅,天然本真,清雅脱俗。以茶待客、以茶赠友、以茶定亲、以茶祭祀等习俗传统,这些既是儒家、道家、释家文化的中庸之和,天地人之和,禅茶一味之和,是中国茶文化的灵肉合一。相比中国的茶文化精神,西方茶文化就比较单纯,虽然英国人对茶非常热爱,他们把饮茶作为一种习惯,人们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茶,但英国人的茶文化反映出的是英国人对舒适和优雅生活的追求,当然也是一种从容生活态度的表现。

谈及西方茶文化,必不可少要谈到美国的茶文化。十七世纪,荷兰商人把茶叶引入了美洲大陆,那时起美洲才开始有人饮茶。美国人饮茶是自欧洲大量移民涌入之后开始的,美国的茶文化也极为恰当地反映了美国人的特点,随性,想象力丰富。美国人大胆创造了具有美国特色的茶饮,他们发明了速溶茶、袋泡茶等一系列的茶类饮品。这一特色也逐渐收到全世界年轻一代的追捧,也与当今快节奏的社会和生活相契合。

3 中西茶语言与茶文化认知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启示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会根据自身对文化的认知寻找匹配点,依据个人的认知去理解目标语的含义。当交际者存在文化差异或文化冲突时,同一信息点的不同文化内涵将会造成双方的误解。基于中西茶语言和茶文化内涵的认知,我们要竭力培养交际者的茶语言学习和茶文化意识,了解中西方茶语言和茶文化间的差异冲突,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和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交际能力。

首先,认识中西方茶语言和茶文化差异的原因,将帮助语言学习者从表面感知到挖掘其产生的本质原因,增加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差异的产生,通常有着多方面客观因素和长时间的积累。就中西茶语言和茶文化差异而言,茶的种植,地理气候因素,历史,社会风俗,民族习惯等等都影响了茶语言和茶文化的发展沿袭和变革。不同文化的比较和对比有助于理解自己的文化和其他文化,最终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其次,中西方茶语言和茶文化之间的差异产生的溯源首先是客观的,其次也是主观的。比如中国禅茶文化内涵精神的人格实践。禅茶文化内涵精神的“正、清、和、雅”,是基于人类认知的,蕴含人类大智慧的。以清净心对待周遭的客观存在,戒骄戒躁,缓解和去除焦虑心理、恐惧和不安。领悟和谐中庸之道,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人际交往中以和为贵。而西方国家,尤其英美等国,因为本国不生产茶叶,他们更多地依赖对外掠夺和进口,这就使得其饮茶活动和茶文化内涵中,更多反映贵族生活的奢华,之于美国更多显现的是其随性和快捷方便,而西方茶文化也更多体现了一种精英文化。

再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学习者会更多地关注语言交流层面,对于茶语言的认知会让更多的语言学习者意识到交际不仅是语言的,更是文化的。在文化交流逐渐多元化、成熟化的大趋势下,要更好的进行跨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塑造,就要充分注重合理利用多种文化元素,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引导学习者在具体文化差异基础上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失为一种新颖而独具魅力的方式。

4 结语

茶语言带给语言学习者趣味,茶文化给语言学习者以启示。语言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充分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在语言学习中融入跨文化意识。在中西方茶领域认识和学习相关语言和文化及文化内涵,尊重不同文化,感受跨文化交际中的神韵与内涵。学习和认知中西方茶语言和茶文化,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和对文化差异的包容。同时,基于茶语言和茶文化的精髓魅力,语言学习者在实践茶文化内涵的同时,更多地了解茶文化的礼仪和语言表达,提高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猜你喜欢

饮茶茶文化跨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