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行山瘠薄山地混交林营造技术

2020-12-22安传志刘洪山刘昭阳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整地树种容器

安传志 刘洪山 刘昭阳

(河北省洪崖山国有林场管理局 河北 易县 074200)

河北省洪崖山国有林场管理局于2017年承担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太行山瘠薄山地造林技术推广,在易县流井乡采用密度控制、多树种混交配置技术营造防护林1 500亩。本项目依托承德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完成的 《瘠旱山地聚水节水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技术》研究成果,因地制宜确定防护林类型和造林模式,以耐旱乡土树种为主要造林树种,集成抗旱综合配套技术,建立生态示范林,通过示范带动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多种形式获得了明显的成效。

1 项目地概况

项目实施地点位于洪崖山林管局建新村林区,位于易县流井乡,地理坐标东径115°24′12″~115°31′06″,北纬 39°28′31″~ 39°33′28″。气候类型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少雪寒冷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1.5℃,极端气温分别为41℃和-23℃,年均降水616.0 mm,年均蒸发量1 162.7 mm,无霜期为160 d。主要乔木有油松、侧柏、皂角、黄栌等,主要灌木有荆条、山桃、山杏等。林区总经营面积为46341亩,海拔300~1 390 m,实施区域土层瘠薄,岩石裸露,山势陡峭,施工难度大,传统造林模式不易成活。

2 主要技术路线及造林模式

2.1 技术路线。坚持成果应用和技术创新相结合,适地适树与树种多样性相结合,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相结合,耐旱乡土树种优先、容器苗优先等原则。通过对瘠薄山地进行立地条件分析,选择不同树种进行搭配,采用鱼鳞坑径流整地技术,积极应用抗旱材料进行示范造林。

2.2 造林模式

2.2.1 水土保持林。主要栽植栾树、刺槐、花楸、连翘,按株行距3 m×3 m进行整地。栽植树种采用小容器杯苗,每穴双株。混交方式有块状混交和行间混交,该模式适用于土层较薄坡位中上部的阴坡区域。

2.2.2 水源涵养林。主要栽植油松、五角枫、黄栌、连翘,按株行距3 m×2 m进行整地。栽植树种采用大容器杯苗,每穴1株。混交方式有块状混交和行间混交,该模式适用于土层较厚坡位下部的阳坡区域。

3 造林技术

3.1 选择优良耐旱乡土树种。根据造林立地条件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因地制宜确定造林树种及树种配置比例,选择多树种造林,充分利用耐旱乡土树种,积极引进优良树种。选择油松、栾树、刺槐、花楸、五角枫、黄栌6个乔木树种,连翘1个灌木树种,草本为林区自然萌生品种,无需种植。

3.2 就近培育容器苗。为了提高苗木成活率,结合洪崖山国有林场管理局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距离项目实施区域最近的、水利条件优越的洪崖山林场苗圃育苗(距离造林地不足3 km),选用可降解容器,合理调配容器基质。采取就近培育容器苗的方式,大大节约造林成本,提高苗木成活率。

3.3 整地技术。首先在各个作业区确定栽植密度,根据造林密度沿等高线方向带状割灌,带宽约1.2 m,茬口不高于5 cm;在割灌后的场地内采取鱼鳞坑整地,鱼鳞坑的两侧外沿留出水槽,以利于自然聚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挖大穴,鱼鳞坑的规格为50 cm×50 cm×40 cm。整地时间提前一季进行,整地时注意尽可能减少对原有植被的破坏。

3.4 造林时间。项目实施区不具备浇水条件,只能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在春秋季雨后播种,以及在雨量充沛的7~8月份进行苗木栽植,是保证苗木成活率的关键。

3.5 苗木要求。选苗时严把苗木质量关,选择优种壮苗;起苗时间与造林时间相衔接,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起苗时轻拿轻放,保持容器内基质完整、不松不散;严禁用手提苗茎;对根系生长到容器外的苗木进行必要的修剪。以栽植量最大的油松为例,选用4年生一级容器苗,苗高50 cm以上,冠幅丰满,有顶芽,生长健壮。

3.6 栽植技术。每个造林地块以1种乔木为主,搭配其他品种的乔木,或带状混交或块状混交,同时种植连翘等灌木。栽植过程中,若为容器苗,需要先在种植穴中撒施保水剂(具体方法及剂量参照说明书使用),然后放入栽植苗木,容器不可降解的需要去掉容器,容器可降解则直接放入;再次回填土,注意不要将碎石回填,而是就近取山皮土回填;最后栽植完成后踩实,整理好集水穴面,集水面要求外高内低,使降水集中在苗木根部。

3.7 播种。在地势较高不易造林的地块,采用播种造林,主要树种为栾树、洋槐。播种一般在春秋季雨后进行,播种前先局部割灌挖穴播种,每穴均匀撒播5~10粒种子,然后覆土2~3 cm,压实后略低于地面;上面覆草来保持土壤的湿度,以利于种子萌芽。

3.8 覆盖技术

3.8.1 覆膜。用无色透明膜覆盖,栽植完成后整理穴面,具体方法:沿苗木向外整平,清除石块和杂草,形成外高内低锅底形,覆膜整平,四周压实,膜上压土,以延长地膜使用时间。覆膜一般选择在有效降水后进行。覆盖地膜可提高地温,保持墒情,控制杂草。3.8.2 覆草。将杂草覆盖在栽植穴面上。就地取材,一举两得,既清除了多余杂草,又能充分利用杂草保墒。

3.9 抚育管理

3.9.1 抚育措施。栽植后几年内通过人工干预改善幼树生长环境,促进幼树生长,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局部割灌、中耕除草及修整水沿等工作。

3.9.2 病虫害防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巡护和监测,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防止病虫害的传播蔓延。

3.9.3 封山禁牧。主要是对项目实施林区进行封山禁牧措施,在必要地段架设围栏减少人畜破坏,充分利用自然力量促进植被恢复。

4 效益分析

项目从规划设计、作业实施到抚育管理,坚持少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在不影响正常施工的情况下优先保留原有的乔木树种和灌木树种,尽量减少对草本的破坏,积极应用以上综合造林技术,促进作业区尽早郁闭成林,可有效增加有林地面积,改善林区景观。应用该技术成果可实现一次造林一次成林,不需要补植,与一般造林措施相比,每亩地可节省补植费用100元以上,该项目的实施共计可节省15万元。

通过应用新成果,推广新技术,积极做示范,能有效解决太行山瘠薄山地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加速太行山绿化步伐,对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我们对造林区域实施封山育林技术措施,充分利用自然力量和人为促进更新,最终形成多树种,多层次,乔、灌、草混交造林效果。

猜你喜欢

整地树种容器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难以置信的事情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取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