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肉羊产业提质增效的困境与对策
——基于唐县的调研

2020-12-22郭帅鹏秦少华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肉羊粪污屠宰

郭帅鹏 张 宁 秦少华 董 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河北省是肉羊存栏量、出栏量、羊肉产量大省,羊肉产量仅次于内蒙古、新疆、山东。2018年河北省存栏羊1 739.3万只,出栏2 502.9万只,羊肉产量34.62万吨;比2017年分别增加6.7%、15.4%和15.05%。千头以上的规模化、集约化羊养殖场的数量在逐步增多。存出栏数量稳中有升,羊肉产量呈上升趋势。但也存在舍饲养殖成本高、饲养管理技术水平低,产业链条不完善、销售渠道窄、品牌建设滞后、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难以兼顾等问题。本文基于河北省的肉羊养殖大县和专业育肥基地唐县的实地调研,探究了河北省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并提出对策,对实现河北省肉羊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唐县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唐县北靠太行山,南邻华北平原,养殖肉羊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肉羊产业是该县畜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占畜牧总产值65%以上。唐县属于山区县,山场广阔、饲草丰富,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4 667平方公顷,年产秸秆25万吨,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比较成熟,为肉羊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草料保障[1]。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条件使得唐县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肉羊育肥基地,常年存栏120多万只,年出栏600万只,年产值20亿元。调研发现,一般养殖户养殖规模在600~700只,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可以达到6 000~7 000只。唐县现有振宏、瑞丽、国富唐尧三个大型屠宰加工企业,成为带动当地肉羊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主体。肉羊的品种主要是从山东引进小尾寒羊,与黑头萨福克和杜泊等杂交,以提高杂交后代羔羊的生长发育速度和产肉能力。由于当地以专业育肥为主,多数养殖户从东北、内蒙古、坝上张承地区购买架子羊进行专业育肥。养殖以散户养殖为主,也发展养殖小区模式。唐县羊肉产量达10.4万吨,销售到全国近20个省市级地区,在北京市场上,一半以上的羊肉产自唐县。目前,唐县与山西怀仁县、山东盐窝镇、河北青县成为我国肉羊专业集中育肥的基地,走出了一条具有唐县特色的肉羊产业发展之路,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2 唐县肉羊产业提质增效的困境

2.1 肉羊产业链条短,利益机制不健全。唐县的肉羊产业主要从事的是架子羊的育肥与屠宰,当地虽然有三家标准化的肉羊屠宰加工企业,但主要是冷鲜肉的分割,考虑到成本、工艺和市场的因素,较少涉及深加工。本地的架子羊多是购自东北和内蒙古,经过本地的育肥,将屠宰之后的冷鲜肉卖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当地没有种羊繁育基地,饲料和兽药的销售多为外地品牌经销商,没有规范的交易市场。

养殖户在交易过程中没有与经纪人、企业签订买卖合同,使得养殖户的利益缺乏一定的保障。虽然通过养殖小区模式加深了屠宰加工企业和养殖户的利益关系,但二者的关系是松散的,羊肉价格波动产生的风险大多由农户承担。

2.2 生产同质化,品牌建设滞后。唐县三家屠宰加工企业生产的羊肉产品都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还有清真食品的认证,但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多生产冷鲜肉,仅仅靠走量获利。当地羊肉产品知名企业品牌少,也没有区域品牌,没有依托羊文化开展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品牌建设滞后,产业竞争力弱。

2.3 销售渠道窄,市场建设滞后。唐县活羊交易市场建设数量少,销售渠道窄,一些散户多通过商贩销售,缺少稳定的销售渠道,在羔羊和育肥羊销售价格上缺少话语权。当地屠宰加工产品品类不丰富,销售方式较为单一,线上销售少,宣传手段落后。

2.4 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不高。基于刘佳慧[1]的唐县肉羊成本收益分析,可以得出在2008~2012年间唐县肉羊产业的总产值增速小于成本的增速,并在2014之后连续三年总产值跌落在总产值之下。造成成本增加的原因:一是养殖成本高(2018年约750元/只,2019年约800元/只),生产附加值低;二是与猪、鸡、奶牛相比,养羊过程的品种选定、杂交改良、饲料挖掘、营养调配、疫病防控等方面的科技推广、运用还不足,智能化、设施化水平低,造成养羊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效率低下,效益不高[2]。

2.5 环境污染严重,粪污治理滞后。唐县肉羊养殖密度较大,绝大多数羊场无粪污储存、处理设施设备,羊粪污清理不及时,加之通风措施不完善导致舍内空气污浊、刺鼻。在养殖过程中病死的羊大约占3%左右,主要进行掩埋,易导致疫病传播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地污染。

3 唐县肉羊产业提质增效的对策

3.1 完善产业链。加强羊屠宰、加工、包装和冷链运输企业建设和改造升级,以深加工产业为突破口,重点支持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羊产品精深加工,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羊产品交易服务中心,组织农村经纪人、经销商创建分工明细的销售服务网络,实现产业化发展。

3.2 培育龙头组织。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家庭牧场、养殖小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挥龙头组织对农户养殖的示范带动作用,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规避经营风险。

3.3 创新生产养殖技术。提高肉羊繁育技术,增强肉羊自身的抗病能力;培养出栏快、养殖周期较短、含肉量高的肉羊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饲料本地化技术研发,推进饲草饲料多元化,加快建设现代草饲料生产加工示范基地,推动草饲料加工业的发展[3]。

3.4 加强品牌建设。加强唐县农产品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可以充分挖掘地域羊文化,深度开发旅游项目,开展美食节,举办产品推介会,加强品牌宣传,提升知名度。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渠道,建设羊肉销售网络体系,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目标市场差异化营销战略[3]。

3.5 健全粪污处理体系。提高唐县当地养殖户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发挥当地养殖小区的作用,统一养殖标准。做好肉羊养殖场的选址,对养殖场合理布局,在养殖场500米范围内创建生态缓冲区[4],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将生产过程中的粪污进行统一处理,建设生态环保的生产养殖模式。

猜你喜欢

肉羊粪污屠宰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规模猪场不同粪污处理模式和利用效果对比分析
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