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水稻+”协同推广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0-12-22曹鹏孙阳蔡鑫张建设

中国稻米 2020年4期
关键词:协同水稻绿色

曹鹏 孙阳 蔡鑫 张建设*

(1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武汉430070;2 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长江大学,湖北 荆州434025;

第一作者:c_p_cp@163.com;*通迅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实现眼前的粮食产量稳定,又要形成新的竞争力”。水稻是湖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省粮食作物的50%和70%[1]。近年来,在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湖北水稻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但仍面临水土资源硬性制约、自然灾害频发重发、比较效益持续偏低以及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等风险挑战。走好湖北“稻”路,应当理性看待“数量供给”和“质量需求”的关系,妥善处理“政府要粮”和“农民要钱”的关系[2],通过提高要素配置和生产组织效率,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和产业提质增效。“水稻+”绿色高效模式是以水稻生产为核心,以稻田生态系统为基础,通过改进提升和集成创新传统模式形成的稳粮优经、种养结合、绿色高效的现代种植制度[3]。近年来,湖北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准,探索集成了多项“水稻+”绿色高效模式,通过“五个导向”促进“五个协同”,实现“五+”成效,全省水稻产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1 工作机制

1.1 坚持目标导向,协同多部门分工合作

为转换农业增长动力、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业创新力、产业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2018 年农业农村部选择内蒙古、湖北、四川等8 个省(区)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4]。根据试点总体目标要求,为切实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整体效能,在全省范围内择优遴选2 所涉农高校、4 所省市农科院、25 家市(县、区)农技推广单位和15 家新型主体,充分发挥推广机构服务生产优势、科研院校创新资源优势、新型主体市场运行优势,初步构建了“多元主体协同、深度广泛参与”的新型推广体系,由原来的推广系统“单兵作战”向推广系统、科研院校和新型主体“集团作战”转变。

1.2 坚持需求导向,协同多技术集成应用

围绕湖北水稻绿色高效模式革新构建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立足资源禀赋和稻作特色,集成优化了稻渔共生(稻虾共作[5-6])、稻禽协同(稻+鸭+蛙[7-8])、稻经轮作(水稻+大球盖菇[9]、水稻+油菜[10])、稻粮统筹(水稻+小麦[11]、中稻+再生稻+绿肥[12-13])4 类7 种“水稻+”模式,将14 个单项成熟技术应用向4 类模式集成应用转变。与此同时,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等团队开展“水稻+”模式全域调研[14],切实找准7 种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需求和痛点,为技术精准服务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打下基础。

1.3 坚持问题导向,协同多行业靶向攻关

从全产业链角度出发,精准定位湖北省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瓶颈,集聚优质学科、优势产业和优秀人才,组建“2(技术首席、推广首席)+4(推广负责人)+X(技术专家)”的协同推广团队,围绕实际问题开展“全方位”“全环节”无缝对接,破除推广部门、科研院所、新型主体各自封闭运行造成的信息交流障碍,由科研部门研发什么用什么的“自上而下”向生产实际需要什么攻关什么的“自下而上”转变,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1.4 坚持效果导向,协同多层级创建样板

按照“统筹协同在省市、集成示范在县乡、指导服务在村组、辐射推广在周边”的工作思路,省市县乡村五级共同参与“水稻+”协同推广工作,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2018 年以来,各级各团队累计开展现场观摩活动150 余次,编印技术资料4 万余份,培训人数超过5.5 万人,加快了科研成果到田间地头的落地生根。2018 年度“水稻+”4 类模式累计辐射带动全省34 万hm2以上,约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15%,多个模式被当地政府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大力推广。

1.5 坚持发展导向,协同多基地扩大影响

围绕产业、产品、产出,在每个基地做到多技术集成、多产业融合,绿色适用技术相对集中可借鉴,由“零敲碎打”向“综合统筹”转变,实现农业重大技术集成熟化、示范展示、推广应用的无缝连接。2018 年以来,部(省)、市、县、乡多个级别、多个行业培训活动观摩了“水稻+”协同推广示范基地,不仅扩大了影响,也有效促进了基地向特色更鲜明、优势更明显的“升级版”迈进。

2 取得成效

2.1 “+”优了结构

通过科学搭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水产禽类品种,优化了粮经结构、种养结构和供给结构,稻经轮作(如南漳县“水稻+大球盖菇”模式)充分利用水稻收获后的秸秆和温光资源种植大球盖菇,每hm2消耗水稻秸秆7.5 万t,大大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每hm2可产鲜菇6 万t,不仅促进了冬闲田的开发,而且丰富了“菜篮子”;稻禽协同(如大悟县“水稻+鸭”)和稻渔共生(如潜江市“水稻+小龙虾”)在水稻产量基本不降低的前提下,收获一至两季水(禽)产品,不仅优化了种养结构,而且丰富了供给种类。

2.2 “+”高了品质

通过筛选优良品种、配套节肥节药绿色生产技术,稻田农药、化肥用量明显减少,有效提升了产品品质。如洪湖市“中稻-再生稻-绿肥(油菜)”周年绿色高效模式肥料用量减少30%左右,农药用量减少40%左右,再生稻米更加安全、优质,“洪湖再生稻米”因米质好、口感佳、更安全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品牌影响逐步扩大,袁隆平院士对洪湖市发展再生稻给予了高度评价,亲笔题字“洪湖市,中国再生稻之市”。

2.3 “+”靓了生态

通过应用抗性水稻品种、有机肥替代化肥、使用生物低毒农药以及采取性诱、灯诱等绿色综合防控方式,有效实现了“一控两减”,农村环境更靓。如石首市“稻+鸭+蛙”绿色模式最大限度运用生态调控功能,通过全过程绿色生产,农药使用量减少90%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50%以上,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石首市连续多年在“稻+鸭+蛙”绿色生产示范基地举办国际国内重大推荐、参观活动,为全球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石首方案”。

2.4 “+”出了融合

通过分地域打造、分层次构建和适度规模经营,初步构建了“稻+N”产业体系,培育了一批复合型新型主体,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天门市以水稻生产为基础,围绕三大产业(种植、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功能(生态农业、有机食品、观光旅游)多极发展,“后备箱经济”发展迅猛;潜江市大力发展“四水”农业(水稻、水果、水产、水生蔬菜),打造涵盖“名米、名虾、名店、名厨”的“四名”稻虾全产业链,助力潜江“决战1 000 亿虾稻产业”。

2.5 “+”多了效益

以稻渔共生为代表的“水稻+”周年绿色高效模式实现了“百斤渔、千斤粮、万元钱”,“稻虾共生”模式水稻每hm2平均产量7 500 kg、小龙虾1 800 kg,平均效益45 000 元,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相比,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30%以上,效益提高30 000 元左右。“稻鳖共生”模式水稻每hm2平均产量7 500 kg、中华鳖1 050 kg,平均效益75 000 元以上,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相比,化肥、农药施用量平均减少40%以上,效益提高60 000 元以上,不仅稳定了粮食产量,提高了种粮效益,保障了粮食安全,而且彰显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 存在问题

虽然湖北在“水稻+”协同推广模式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一是产业发展不够平衡。稻弱“+”强现象普遍,与水稻相加的水产、经作、禽类等农产品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水稻,稻米生产、加工企业能力普遍不强,品牌不大不响。二是技术模式不够精准。部分新兴模式离标准化引领还有差距,精量高效技术依然欠缺;部分成熟模式扩张过猛,潜在的市场、生态风险日益凸显。三是“一主多元”机制不够顺畅。“一主”中,以农技人员为主的推广队伍承担的社会责任与自身力量不相匹配,“多元”中,产学研推用之间融合互补稍显不足。

4 对策建议

4.1 科学引导,抓好“三适”

根据湖北稻作区域资源禀赋特点,继续深入实施《湖北省水稻产业提升计划》[15]和《湖北省“虾稻共作 稻渔种养”三年行动方案》等既有规划,坚持因地制宜、有序发展“水稻+”,科学划定不同模式类型适宜区域。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按照优质稳产、特色专用、抗病抗倒、绿色低耗等要求,合理搭配水稻、经作、禽类、水产等品种,科学发展适宜品类。根据市场容量变化和消费升级需求,深入做好市场调研,努力做好供给预判,科学调控适宜产量。

4.2 强化创新,促进“三化”

积极制订适宜“水稻+”革新发展的地方标准,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形成可复制的操作规程,做到全程、全面标准化发展。横向做好“加法”,有效串联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和各有关部门,做到产业化发展。纵向做好“乘法”,充分发挥新型主体、种粮大户等示范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产业集群和新生业态,做到规模化发展。

4.3 完善机制,推进“三高”

树立开放、共享的大体系观,积极协调“一主”与“多元”的融合推广能力,联合产、学、研、推、用等单位开展大协作、大攻关,深入推进种业、耕肥、植保、农机、水产、畜牧、加工、物流等行业的有机融合,提高协同发展能力。积极构建有序、高效、融合的全产业链体系,实现产品品质、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的“三高”。

猜你喜欢

协同水稻绿色
绿色低碳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