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以《摔跤吧!爸爸》为例

2020-12-22倪修璟

关键词:吉塔男权女性主义

倪修璟, 夏 磊

(上海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 上海 200093)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电影行业的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方兴未艾。各类题材的影片琳琅满目,电影作品中所涵盖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知识,也随着经济和交通等因素的不断发展而日益丰富。同时,随着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人们愈发关注女性在电影中的角色、地位和形象,因而女性主义题材的电影作品也就迎来了新的春天。女性主义电影作品主要是将女性作为其关注的焦点,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解读和阐述女性的优势和自身的不足,重点围绕女性问题的解决和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主义题材的电影也是对女性主义思潮的反馈和体现。

女性主义题材的电影作品,往往以消除男女间的性别歧视,结束对女性压迫为基准点,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其影响意义和价值不管是从政治层面、意识层面、文化层面、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类题材的电影作品能够从某种层面上体现出社会意识形态的革命性以及提高女性政治和社会地位的斗争性,电影中所体现的思想是对女性价值的肯定,对两性平等的追求,着力打破男性的性别霸权和中心主义思想,引导世人重新思考、批判和建立一套新的社会、政治、文化体系。

有关女性主义的电影作品很多,例如《罗马假日》《亚马逊女王》《蒙娜丽莎的微笑》等,这些电影都是女性主义思想的重要传播载体。在女性主义的电影中,《摔跤吧!爸爸》(Dangal)是印度阿米尔·汗(Aamir Khan,1965—)根据印度摔跤选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Mahavir Singh Phogat)及其两个女儿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影片中,马哈维亚(Mahavir)曾是全国摔跤冠军,但迫于生活,自己只能放弃世界冠军的梦想。他寄希望于儿子能实现其未了的夙愿,但自己却只有四个女儿。他本已放弃希望,却意外发现大女儿吉塔(Geeta)和二女儿巴比塔(Babita)天赋异禀。看到冠军希望的马哈维亚,决心不顾世人眼光,着力将其两位女儿培养成出色的摔跤选手,而不是碌碌无为地虚度一生。最终两位女儿都赢得了世界冠军,成为全印度男性的偶像,女性膜拜的榜样。

整部影片的主线格外分明,除了对两位女儿吉塔和巴比塔成长环境的描画上着色较多以外,其他方面的刻画、揭露与批判都显得十分内敛,并具象化成一个个绊脚石来为吉塔姐妹成长这一主线服务,由此确保了影片立意的纯度,即对圆梦冠军而不懈奋斗之精神的讴歌与赞颂。影片自始至终弥漫着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这种沙蒙蒙的质感不仅形象地表现出极具特异性的印度风情,也在风趣和诙谐的艺术手法之间,铺展开一幅印度最底层小镇人民的日常生活景致。正是在这样一幅写实主义(realism)的生活画卷中,影片将创作视野突破了传统浅层次的体育励志题材,转而在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点即过间于宗教、女权、体制、传统、舆论等众多深层次的问题上留白,使得观众能在观影的热血沸腾过后,细细咂出影片思想的余味,进而拔高了影片的主旨立意,凸显其艺术和人文价值,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影片中,两位女儿的奋斗历程无不凸显着印度女性主义的觉醒,是印度女性解放的新征程,因而女性主义也就成了《摔跤吧!爸爸》中最值得关注的人文价值之一。

一、女性主义

“性别的阶级是如此之深,以至于人们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1]女性在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男性附属品的角色,甚至“女性”一词都可被认为是男性臆想出来的产物。马克思对于女性有这样一段阐述,“男性对女性阶层的剥削是双重的,不仅在市场上是廉价劳动力,在家里也是无偿劳动的根源”[2]。以男性为主导的男权社会,对女性长此以往的双重剥削和压榨,激起了一大批女性主义者的觉醒,而她们为女性主义事业所做的努力,促成了男女平等的新局面。

(一)女性主义相关理论

新弗洛伊德理论(Neo-Freudian theory)[3]:凯伦·霍妮(Karen Horney)突破古典弗洛伊德学说,提出这一新理论,旨在强调孩提时期对女性人格的塑造是极大的。霍妮的“基本焦虑”理念[4]认为,人一出世就会陷入一个充满敌意的社会,所以婴儿和幼年孩子心里都会充满恐惧和焦虑,因而寻求安全和解决焦虑就成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内驱力。大多数孩子的童年时期,更多会依赖于母亲寻求安全,因而会产生一定的“恋母情结”。但随着孩子青春期的到来,男孩会逐渐脱离母亲,寻求独立,并力争向社会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女性则会转向养育性,更多关注于相夫教子的事情。

角色理论(role theory)则认为:女性可以同时扮演多个角色,并能保持角色间的和谐一致,但有时也会出现矛盾。女性在社会上有职业工作,在家庭中有家务劳动,一般两者处于平衡协调的状态。但一旦出现失衡,女性的工作角色便要服从于家庭角色,女性往往被要求去更多关注家务劳动,而放弃职业工作,以及社会上与男性的各类升职竞争,致使女性在事业成就上的动力降低。由于女性家庭角色的重要性远大于工作角色,所以女性较为集中的职业又会因女性精力投入少,缺勤率高,使得女性自身价值和劳动报酬较低。

自由女性主义(liberal feminism)认为:社会习俗法约束了女性的地位,限制了女性对社会的参与,社会剥夺了女性相较于男性的平等权利是孰不可忍的。女性无论是作为群体亦或是个人,都应当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女性遭受压迫的根源在于女性作为个人或群体,缺乏社会公平竞争以及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自由女性主义旨在建立能人统治(meritoracy)的社会,以人的能力素质来建构社会,争取与男性的“同等机会”,在社会机会和稀缺资源方面享有与男人同等权利[5]。

(二)女性主义的主要形式

女性主义在发展中,曾经出现过三次女性主义浪潮,其中“第二浪女性主义”[6](the second-wave),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女权主义运动。这一时期,主要关注的女性主义形式,便是激进女性主义[7](radical feminism),而这也成了女性主义的主要形式。

激进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普遍屈从于男权制(patriarchy)的压迫,这种压迫是剥削形式中最深刻的,且是其他各种压迫的基础,因此激进女性主义试图找出使妇女摆脱这种压迫的方式,而父权的存在则从根本上造成了男女的不平等。其所用的名称激进(或基进)(radical),一方面表达出妇女的压迫是其他压迫根基(root)的主张;另一方面则表现出她们较自由女性主义更具革命性和进步性。

“第二浪女性主义”中的激进女性主义有一重要理论成果,那就是最先正式提出了男权制(又称父权制)。激进女性主义认为,男权制并非“自然”,也非永恒存在的。男权制含有人为建构的成分,且是可以改变的。在过去的100多年间,男权制因女性主义而产生的巨大变化,是女性主义不断斗争和发展的重要成果。

二、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的女性主义

(一)叛逆与自强

影片中马哈维亚的妻子与两个女儿的命运构成了鲜明的对比。马哈维亚的妻子是一位温柔贤良的母亲,却因一直生不出儿子,遭到当地人们的耻笑,甚至鄙视,全村人都会对他们夫妻的生育之事指手画脚,让她隐忍着尝试各种“秘方”。镜头中的她每次出现,不是卧在产房里,就是围着锅炉转,全心服侍着丈夫,对于丈夫教育女儿的事情,丝毫没有任何话语权。

影片中两位女儿吉塔和巴比塔,在童年时期都畏惧父亲的“摔跤”训练。她们多次哀求母亲,试图通过她们心目中的“女英雄”(恋母情结),来转变她们艰难的处境。但印度是极为男权的社会,女性的地位非常之低,更无话语权可言,因而母亲并未能解救她们。但吉塔和巴比塔并未因此变得像母亲那样,屈服于父权,在家庭和职业之间,选择放弃摔跤职业,而只会关注养育性问题。在她们成长过程中,吉塔和巴比塔发现不能依赖于母亲这位女性,于是她们开始转向自身,寻求自救的叛逆方法。一定程度上,她们畏惧父亲,但也不愿就此屈服。为表示出自身的反抗,她们把爸爸的起床闹钟调晚,弄坏训练场灯泡,故意摔不过她们的陪练等。

吉塔和巴比塔甚至不经父亲的允许,叛逆地请求母亲为她们化妆打扮,偷偷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影片中,印度的女孩子超过14岁便要嫁给男性,以后的生活除了生孩子、洗衣、做饭等家庭事务外,再无其他可言。而她们姐妹俩则过着与正常女孩截然不同的生活,与那位结婚女孩相夫教子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的生活虽然让吉塔和巴比塔羡慕不已,但前者对自己悲惨婚姻的态度让吉塔和巴比塔恍然大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便走上了积极训练的道路,变得自强起来。在这点上,她们代表的是印度新时代的女性。

(二)骄傲不服输

吉塔和巴比塔第一次被父亲带去参加乡村男子摔跤比赛时,受到了各种冷嘲热讽。但她们并不愿认输,她们后来还是向男子选手发起了挑战。虽然第一次失利,但她们并未向男人低头,这反而激励了她们去拼命练习,并希望以此改写自己的命运,甚至能在男人独霸的“摔跤”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果不其然,她们不服输的性格以及钢铁般的意志,让她们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比赛,甚至夺得了全国摔跤冠军,她们凭借实力战胜了似乎不可逾越的男性,充分展现出女性作为同男性完全平等的“人”所具有的人格魅力,这使得她们十分骄傲,成为印度万千女性和男性的崇拜对象。

每当女儿要参加一场非常重要的摔跤比赛时,爸爸都会和她们说“你们的对手不仅仅是那些选手,还有那些歧视女性的人”。一直以来,摔跤运动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偏向于男性竞技的运动,鲜有女性涉足。吉塔姐妹在摔跤事业上的不懈努力,颠覆了印度传统女性的形象,改写了传统意义上的男权社会,扩大了世人对美的定义(不再是印度传统意义上女性受男性追求的纱丽之美,而是女性富于进取的力量之美),也正因为如此,影片中所体现的女性问题才更能够唤起观众的共鸣。

影片中吉塔的形象塑造最为丰富,也最具灵魂。她崇尚自由,有着个性的思想和意志,她不愿再做父亲的“夺冠工具”。吉塔乐于接受新事物,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父亲的训练方法。吉塔进入高校学习后,曾一度沉沦,开始过上传统女性的生活,看电影、吃大餐、涂指甲油,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她渐渐失去了当年那份骄傲和反叛。吉塔在国际比赛中一次又一次的失利,与妹妹巴比塔坚定而又不服输的性格所带来的披荆斩棘,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吉塔内心那股不服输、不愿向男权社会低头的骄傲再次觉醒,她有着自主的判断力,在发现教练的方法不能奏效时,便及时转向父亲的方法,随机应变,这才使得她和妹妹一起,重新登上了冠军奖台。姐妹二人骨子里追求男女平等,不愿屈从于男权社会的性格,是她们向印度传统社会发起的挑战,也正是她们的反叛和骄傲,才铸就了男人都未能取得的世界成就。

(三)自主而独立

有学者指出,吉塔和巴比塔的成功,是男权社会下,父亲一手安排出来的成功,并不能凸显女性主义。但事实并非如此。影片中,马哈维亚因故未能出席女儿的决赛,像此前一样给予她指导,但吉塔却在逆风的危局中,突破自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判断,赢得了世界冠军。吉塔的成功得益于父亲的鼓励,“胜利不只属于你,也将属于千千万万个被认为不及男孩,只能跟锅碗瓢盆打交道被困在家务中、一辈子相夫教子的女孩”,更得益于吉塔对自身的不断超越与自主,她有着和男性一样,平等而独立的选择权和思考意识。可以说,除了最初选择踏上摔跤之路,是父亲因材施教(父亲依据女儿是摔跤好苗子的特性专门培养,为女儿争取她们应有的权利)作出的抉择外,更多的还是吉塔自身独立的自主判断和选择(由起初不理解的反抗到后来理解下的支持与配合)。

虽然马哈维亚的动机,是借助女儿圆自己的世界冠军梦,但他也是基于女儿的摔跤天赋而言的(女儿小时候打架,便能赢过男孩)。他引领着女儿走上摔跤之路,继而吉塔和巴比塔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化父亲被动的选择为自身主动的战斗,改变了自我的命运,并同父亲一道站在了捍卫女权的战线上,因此相较于父权而言,影片中凸显的女性主义色彩更强。在女儿们的成长过程中,马哈维亚更多扮演的是引导者,而非男权至上的父亲角色。他自己也曾说过,“如果我选择了教练,我就要舍弃父亲的角色”。因而他更像是一位教练,潜心挖掘女儿的摔跤潜力,对女儿实行魔鬼式训练,鼓励她们参加男子比赛,甚至以自己独到的训练方式与“专业”教练抗衡,是他一步步引领着女儿,大步迈上了冠军领奖台。换言之,吉塔和巴比塔之所以能成功改变命运,成为印度女性的骄傲,更多是因为自身不屈不挠的努力,以及独立自主的抉择。

三、《摔跤吧!爸爸》对印度及世界女性主义的影响

根据《2017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TheGlobalGenderGapReport2017)显示,过去十年里,全球68%的性别差距已经消除。然而,在全球性别差距呈现缓慢缩小的态势下,2017年全球男女平等现状首次出现了倒退,这无疑又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印度的两性地位在144个经济体中,排名又由2016年的第87位下降至第108位,一下从中等偏下水平滑落至严重低等水平。印度重男轻女的现象很是严重,许多女性胚胎被直接堕掉,父母对女性婚姻的包办,社会对女性财产权、教育权、工作权等的剥夺现象十分严重,印度多数女性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家庭生活中都处于一种很不平等的地位。

《摔跤吧!爸爸》是印度女性主义强烈的发声。这是印度新型父女关系的诚挚探索,也是印度女性追求自我救赎,改变人生命运,实现未知目标的积极探索;这对提升印度女性地位,促进印度女性主义的觉醒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印度有着相似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也面临共同的挑战——从贫困走向富裕,从乡村生活走向城市生活,从男权社会走向男女平等的社会。世界上的这些国家会因为《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而促发对女性主义思想的再思考,进而促进国际社会的男女平等。同时,这部影片能激起世界人民追求男女平等的共鸣,这对推动世界协调发展,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四、结束语

《摔跤吧!爸爸》中凸显了女性主义思想的光辉,是一部真正的女性主义电影。整部影片包含着一种毫不妥协的社会批判向度,表现为情节中规训与挑衅所构筑的一种张力关系的设定。吉塔和巴比塔不屈不挠的性格,使她们面对困难时,不畏挫折,迎难而上,敢于挑战权威,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实力,自主选择一切,改变自身的命运,成为印度女性心中的“女神”。这部影片中表现出的女性主义思想为印度女性,甚至全球女性的解放事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吉塔男权女性主义
Myth and Mechas
为了梦想,倾尽全力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身体批判
《摔跤吧!爸爸》叙事学解读
《摔跤吧!爸爸》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从古典到西洋
浅析《金瓶梅》中男权社会的畸形状态
男权,一把悲剧的锁
——细读《孔雀东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