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审水稻新品种禾两优348

2020-12-22向思红郭斌龙正杰林胜波田恩阔

种子 2020年4期
关键词:株型稻瘟病病虫害

向思红郭 斌龙正杰林胜波田恩阔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菜研究所,贵阳 550008; 2.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贵阳 550008;3.牙舟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平塘 558303)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常年种植面积为2 800万hm2,稻谷总产量1.7亿~1.8亿t,超过世界总产量的1/3,水稻种植面积分别占全世界和我国面积的23%和30%[1,6];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将会加大对粮食的需求,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数将达到16亿左右,届时粮食的供给和安全保障是不可忽视的大问题[1-9]。因此,进行农业科技的研究,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水稻单产,是保障我国粮食自给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重大的意义。

西南地区由于生态的多样性,导致发生的病虫害也呈多样性的趋势。近年来,稻瘟病发生的区域不断扩宽,频率不断加大,且许多水稻新品种属于三系稻,难以适应西南地区的特殊环境[6]。为了保西南山区水稻生产安全,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选育了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禾两优348,该品种具有容易制种和控制制种质量的优良特性,于2016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禾两优348属于两系稻,株型较紧凑、矮壮,耐肥水,较三系稻具有更大的增产潜力,正是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宜西南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

1 品种特征特性

禾两优348于2013年参加国家南方水稻上游初试平均产量622.33 kg·(667 m2)-1,比Ⅱ优838(ck)增产6.51%,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93.8%;2014年续试平均产量609.75 kg·(667 m2)-1,比Ⅱ优838(ck)增产5.40%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93.8%,比F优498(ck)增产2.72%,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66.7%;2年区试平均产量616.04 kg·(667 m2)-1,比II优838增产5.96%,增产点比例93.5%;2年区试生育期平均153.6 d。

禾两优348株高109.1 cm,主茎叶片数16~17叶,株型松散适中,茎秆较粗,繁茂性好,叶鞘绿色,叶耳、叶缘绿色,叶直立;剑叶较长、中宽、挺立;抽穗整齐,稃尖无色,少有短芒,后期落色好,不早衰,叶下禾,抗倒直立。分蘖力强,单株分蘖平均12~14个,成穗8~10个,群体分蘖率395.1%,成穗率68.0%,每667 m2有效穗16万~17万。穗型中等,穗长25.6 cm,每穗着粒数189.8粒,千粒重24.8 g,结实率81.6%。谷长粒型,谷粒长7 cm,长宽比2.9。稻瘟病综合指数年度分别为5.5级、6.0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平均级8级,最高级9级[6]。米质主要指标2年综合表现:整精米率66.8%,长宽比3.0,垩白粒率35%,垩白度4.3%,胶稠度70 mm,直链淀粉含量14.5%。适宜南方上游稻区稻瘟病轻发区作迟熟水稻种植。

2 高产栽培技术

围绕在水稻生长前期“增源”、中期“扩库”、后期“畅流”、全生育期“健体”的栽培管理模式,开展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

2.1 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秧田选择排灌方便、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田块肥的地;播种前要平整好苗床,苗床浇水浇透,以利出苗[9]。播种前用强氯精浸种,防止带菌下田,保证种植效果。根据各地气候环境,适时早播,能够有效提升壮秧能力。秧田播种量10~15 kg·(667 m2)-1,机械直播播种量2~3 kg·(667 m2)-1,稀播、匀播。

2.2 适龄移栽、插足基本苗

控制秧龄及时移栽,根据禾两优348株型紧凑耐肥抗倒的特性,实施密植栽培。分厢开沟或采取宽窄行栽培,在秧苗叶龄4~6叶开始移栽,且秧苗生长最好不要超过30 d。行距30 cm,株距20 cm,基本苗应当保持在4万~5万株·(667 m2)-1[6]。

2.3 合理施肥,加强肥水管理

采取重施底肥,少施追肥,采取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的施肥方法。底肥施用35 kg·(667 m2)-1复合肥,移栽返青后施尿素15 kg·(667 m2)-1左右,根据大田肥力水平酌情而定,后期一般不宜追施氮肥,以防纹枯病发生。孕穗和抽穗期喷施一定量的叶面肥,有助于穗期分化,能够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4]。

实施“旺根、壮杆、健体”的水浆定向管理,栽插后寸水返青,薄水与湿润间歇式灌溉促分蘖,够苗晒田,幼穗分化中期复灌,至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收割前6~8 d断水。切忌脱水过早,以防早衰而影响产量和米质。

2.4 加强病虫害防治

通过提高秧苗自身生长素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通透性较差的密闭环境中一般病虫害发病率较高,通过栽培方式(如宽窄行种植)的改进来改善局部小环境,可有效阻止田间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开展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天敌)来减少施用农药次数[3-6]。若病虫害发生严重,及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减少农药对稻谷、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如用吡蚜酮、阿维菌素或康宽、苯甲苯环唑、70%三环唑+拿敌稳或凯润、加收热比、进口富士一号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注意在禾苗破口至齐穗期连续喷施1~2次药剂,预防穗稻瘟病的发生。

3 种子收获及储藏

当全田谷穗粒黄色达到95%左右、籽粒基本成熟时收割,一般采用收割机进行机械收割,减少人工成本;如果采用人工收割,收获晾晒后要及时脱粒。不论人工还是机械收割,收割后要在晴天及时晾晒2~3 d待种子含水量低于14%时入库储藏。采用8~12 ℃低温进行储藏,能保持种子的活力和质量。入库前用50%辛硫磷喷洒储藏库房内外及周围环境,同时注意检查,防止虫蛀、鼠害和霉变等情况发生。

猜你喜欢

株型稻瘟病病虫害
水稻已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