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不同投入要素对林下经济发展的动态驱动效果

2020-12-22高丹丹郭思源李顺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总产值脉冲响应方差

高丹丹 郭思源 李顺龙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森林资源的保护成为国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在满足生态发展和保护的前提下,林下经济发展成为了新型的生态产业。林下经济产业具有实施范围广、森林资源利用率高、促进林区经济发展、增加职工就业岗位、维护生态平衡的优点。黑龙江省拥有全国最大的国有重点林区,由于森林资源长期赤字采伐,形成了单一的木材经济格局,森林的过度采伐破坏了整体生态系统平衡。对于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前重中之重的任务。但是,目前林区发展面临来自于资源、环境、制度、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掣肘,因此寻求适合林区实际情况的发展路径,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已有较多研究成果[1-11]探讨了林下经济的资金投入、投入产出综合评价方法、投入产出效率对比分析等,对促进林下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已有研究成果对林下经济的生产投入要素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对林下产业发展的投入要素带动性并未有准确判定。本研究结合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构建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林下经济要素投入对林下经济发展的动态驱动情况;并针对相关的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林下经济优势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为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本研究应用的数据来源于2005—2018年的《中国林业统计年鉴》、黑龙江森工总局内部统计资料。为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对各变量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从增长的角度探讨林下经济投入产出之间的动态冲击关系。另外,原始数据在取对数前,数据均依据黑龙江省消费者物价指数(Icp)剔除物价影响(2005年Icp=100)。

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IRF)与方差分解,是依据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结果的重要分析工具。由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系数较多,且每个系数只是变量间局部动态关系的量化,不能捕捉全面且复杂的动态影响,因此,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刻画1个变量的1单位标准差,冲击对自身以及其他变量的动态影响程度,利用方差分解将向量自回归模型变量系统中1个变量的方差进行分解,以量化扰动项因素对模型内所有变量的解释程度[12-13]。本研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剖析林下经济投资对林下经济总产值的动态影响过程。

变量设置:本研究将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视为整体,指标选取以总量指标为主,其中,投入要素选取林下经济投资总额(I)、林下经济林地面积(A)、林下经济从业人员人数(N);产出要素选取林下经济总产值(V)。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林下产业对要素投入的敏感性差异,将林下总产值分解为林下种植业(V1)、林下养殖业(V2)、北药业(V3)、林下森林食品业(V4)、林下产品加工业(V5)、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V6)。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下经济投入产出现状

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下经济总产值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表1)。林下经济总产值是展现林区林下经济发展规模最为直观的指标体系,其上升表明随着林业转型的加快,林下产业规划发生了较大转变。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下经济投资的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由于2014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实施,林下经济对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的经济效益给予保障成为新兴产业,使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下经济投资达到峰值。然而,林下产业是依托于森林资源,停伐政策的实施,短时期内使得林下经济发展投入受到间接限制,产业生产力也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投资额逐渐递减。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下经济从业人员人数,从2005年林下经济从业总人数246 810人至2018年从业总人数271 482人,整体增长人数较少;整体发展趋势处于平稳状态。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下经济林地面积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为林下产业的不断创新、生态与经济相结合,提供良好的保障。

表1 2005—2018年黑龙江省林下经济的投入与产出

2.2 林下经济投入与产出的相关性

依据2005—2018年林下经济总产值(V)、林下经济投资(I)、林下经济林地面积(A)、林下经济从业人员(N)的统计数据,利用SPSS24.0对数据取对数处理,一方面消除数据的异方差,使数据变动趋势更加稳定;另一方面,突出增长率的视角分析各经济变量间的动态联动关系,并计算lnV、lnI、lnA、lnN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2)。lnI与lnV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呈现正相关,相关程度为0.594。lnA与lnV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现正相关、与lnI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6、0.603。lnN与lnV、lnA间,整体呈现负相关,且在0.05、0.01显著水平下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林下经济投资、林下经济林地面积、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数量与林下经济总产值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

表2 投入产出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

2.3 各个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本研究采用扩展的迪克富勒检验(ADF单位根检验)的方法检验各个变量的平稳性(见表3),排除后续分析过程中存在“伪回归”现象。由表3可见:lnV、lnA、lnN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lnI为二阶单整;考虑到现实林业政策影响,该检验结果较为理想,均通过平稳性检验,可进一步进行后续建模与分析。

表3 各个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

2.4 投入与产出间的因果关系

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见表4),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林下经济总产值是林下经济投资、林下经济林地面积、林下经济从业人员的原因,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可以建立变量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进行后续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表4 投入与产出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2.5 投入对产出的影响

2.5.1 投资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

依据林下经济投资(lnI)与林下经济总产值(lnV)间的相关关系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建立林下经济投资与林下经济总产值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林下经济投资与林下经济总产值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之前,首先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根据赤池信息量准则(AIC)、施瓦茨信息准则(SC),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2(见表5),进行模型稳定性检验(见图1)。此时lnI与lnV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为:

表5 lnI与lnV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最佳滞后期确定

综合看,林下经济投资(lnI)与林下经济总产值(lnV)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且模型稳定,可进一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二者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见图2、图3、图4)。由脉冲响应结果、方差分解效果可见,lnV与lnI在短、中期内呈现明显的相互带动作用。短期内(1~2期),lnI对lnV的正向带动作用显著,第2期达到最大值(0.012 6),之后的带动作用均为负值。lnV对lnI短期内(1~4期)同样呈正向带动作用,且最大值为0.106 2,长期内呈现制约作用。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由于2014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的攻坚阶段,林下经济投资规模自2014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导致林下经济投资对林下经济总产值的长期带动作用呈现动力不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

为深入分析林下经济投资对林下经济六大产业的不同影响效果,根据最优滞后期模型选择标准、模型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建立林下经济投资(lnI)对林下种植业(lnV1)、林下养殖业(lnV2)、北药业(lnV3)、林下森林食品业(lnV4)、林下产品加工业(lnV5)、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lnV6)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得到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对上述分项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进行整理,以1~3期的脉冲响应函数值的平均值为比较基准,整理后的分项带动效果,由好到差依次为林下产品加工业(0.100 5)、林下森林食品业(0.095 0)、北药业(0.071 0)、林下种植业(0.004 1)、林下养殖业(-0.006 0)、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0.008 6)。由此可见,以当前林下经济投资的增长速度,能够对林下产品加工业、林下森林食品业、北药业发展速度有很明显的正向带动作用,其次是林下种植业。相比之下,对林下养殖业、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的发展速度则呈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影响效果并不明显,趋近于0。显然,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亦需要先进的配套旅游设施;因此,谋求林下各产业的均衡、快速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该类产业的资本与资金的投入,充分发挥该类产业的产业潜力与发展优势。

2.5.2 林地面积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

建立林下经济林地面积(lnA)与林下经济总产值(lnV)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林下经济林地面积与林下经济总产值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之前,首先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根据赤池信息量准则、施瓦茨信息准则,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1(见如表6),进行模型稳定性检验(见图5)。此时lnA与lnV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为:

表6 lnA与lnV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最佳滞后期确定

综合看,林下经济林地面积(lnA)与林下经济总产值(lnV)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进一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两者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见图6、图7、图8)。由脉冲响应结果、方差分解效果可见,lnV与lnA间的交互方差贡献率均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lnV与lnA间存在显著的相互正向带动作用,短期内影响效果上升显著,长期内趋于均衡;相比之下,lnA对lnV的带动作用更为强烈。lnA对lnV的平均脉冲响应值,短期内(1~2期)为0.013 1、长期内为0.012 5;lnV对lnA的整体平均脉冲响应值为0.000 8。说明林下经济林地面积的扩张是推动林下经济总产值上升的重要支撑之一,尤其随着林下种植与林下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森林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林下经济将成为林业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柱。

为深入分析林下经济林地面积对林下经济六大构成产业的不同影响效果,根据最优滞后期模型选择标准、模型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建立林下经济林地面积(lnA)对林下种植业(lnV1)、林下养殖业(lnV2)、北药业(lnV3)、林下森林食品业(lnV4)、林下产品加工业(lnV5)、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lnV6)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得到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对上述分项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进行整理,以1~3期的脉冲响应函数值的平均值为比较基准,整理后的分项带动效果,由好到差依次为北药业(0.066 1)、林下产品加工业(0.064 5)、林下养殖业(0.046 0)、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0.036 4)、林下森林食品业(0.030 7)、林下种植业(0.005 6)。由此可见,当前林下经济林地面积的增长速度,能够对各林下产业产生正向带动作用,对北药业、林下产品加工业、林下养殖业、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林下森林食品业的带动作用最为显著,对林下种植业的影响效果最小;这与林下种植产业本身的产业特性相一致,林下种植需要大量的林区土地资源作为支撑,才能有条件发展种植(如榛子、林下名贵药材、野花组合种子等多种林下产品),才能拓宽林区居民的致富道路,推动林下经济发展,促进当地社会发展。

2.5.3 从业人员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

建立林下经济从业人员(lnN)与林下经济总产值(lnV)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林下经济从业人员与林下经济总产值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之前,首先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根据赤池信息量准则、施瓦茨信息准则,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2(见表7),进行模型稳定性检验(见图9)。此时lnN与lnV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为:

表7 lnN与lnV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最佳滞后期确定

综合看,林下经济从业人员(lnN)与林下经济总产值(lnV)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进一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两者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见图10、图11、图12)。由脉冲响应结果、方差分解效果可见,lnV与lnN间的交互方差贡献率均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lnN与lnV间呈现相互正向的带动作用。相比之下,lnN对lnV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且影响效果呈逐渐上升趋势,随着从业人员人数的不断增长,其创造的劳动价值能够显著提升林下经济总产值的增长。

为深入分析林下经济从业人员对林下经济六大产业的不同影响效果,根据最优滞后期模型选择标准、模型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建立林下经济从业人员(lnN)对林下种植业(lnV1)、林下养殖业(lnV2)、北药业(lnV3)、林下森林食品业(lnV4)、林下产品加工业(lnV5)、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lnV6)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得到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对上述分项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进行整理,以1~3期的脉冲响应函数值的平均值为比较基准,整理后的分项带动效果,由好到差依次为林下产品加工业(0.088 5)、林下森林食品业(0.038 7)、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0.030 6)、北药业(0.019 3)、林下种植业(0.007 2)、林下养殖业(-0.005 6)。由此可见,当前林下经济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能够对林下产品加工业、林下森林食品业、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北药业发展速度有很明显的正向带动作用,其次是林下种植业;相比之下,对林下养殖业的发展速度则呈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制约效果并不显著。显然,林下养殖业发展的各环节、各项目需要大量劳动力资源投入,才能将生产逐步转化为成果,进而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木耳种植中的场地选择、制种、耳木准备、接种、散堆排场、定植、出耳管理等依赖于大量劳动力资本,劳动者的知识能力还能进一步推进其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3 对策与建议

本研究根据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通过对林下经济投资、林下经济林地面积、林下经济从业人员对林下经济总产值以及内部六大产业的动态影响分析,了解三大林下经济投入指标对林下经济以及内部构成产业的不同带动作用。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以及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整体布局,为充分发挥投入要素对不同林下产业的动力驱动效果,提出三点对策与建议:

(1)完善林下经济投资机制,推动林区发展。在林下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财政资金对林下经济的投入是政府依据现行林业实际情况实施的宏观经济发展把控政策,对相关从业人员、散户经营者、林业企业等对林下发展起着动态引导性作用。各地级政府可以根据地方性林下经济发展条件进行财政投入机制设定,通过逐渐增长的财政资金投入刺激多元化林下产业链的形成。同时,社会资金的投入与金融款项支持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关键。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将资金以贷款贴息的方式提供给林下经济的经营者或林业企业,增加林下产业资金投入,促使林下经济的多方向发展,带动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的整体发展。

(2)促进林下经济产业融合,扩大经营规模。在满足开发非木质森林资源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林下产业的规模化、多元化,并使之相互融合出新型的产业集团。通过提升和吸收先进的科研技术促进林下产业的种植、养殖、培育及所涉及产业的加工水平,以此增加林下产品的附加价值,促进林下经济多元化产业链的形成与延伸。培育新型林下经营模式,构建多元化林下经济格局,完善林下经济产品的综合性服务系统,扩大经营规模,促进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下经济发展。

(3)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改善林下经济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搭建科研院所、农林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林下经济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平台,推进科研协作。通过引进各类优质的“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定期考核等,提升林下经济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其对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下经济的带动作用。

猜你喜欢

总产值脉冲响应方差
概率与统计(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方差生活秀
中国原油进口需求主要受国际油价影响吗?
基于脉冲响应的厅堂音质评价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与转移数量的动态关系研究
揭秘平均数和方差的变化规律
方差越小越好?
浅析基于计量方法的农业贷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014年中国网络视听产业总产值预计达378.4亿元
陕西林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