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2020-12-21潘瑶王彩艳
潘瑶 王彩艳
在经济条件限制和教育资源流动的双重影响下,隔代教育已成为城镇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本文主要阐述隔代教育家长所处的现状及困境,并呼吁从家庭、学校、社区三个角度来解决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
隔代教育是指学生父母无暇照料学生,学生长期跟随祖辈生活、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很多学生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由此,陪读的重任自然落到了祖辈们的肩膀上。
二、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问题。部分之前生活在农村的隔代家长,离开家乡来到城市、县城开始陪读生活。这一过程中他们面临文化和生活的适应融入,如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络,适应新的环境。隔代家长陪读虽便利了学生求学,却无形中加重了家庭支出,老一辈失去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以至于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2.沟通问题。一方面,隔代家长与学生之间存在沟通障碍。首先,部分隔代家长以“经验丰富者”自居,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评价或指责,这种做法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妨碍祖孙之间的有效沟通。其次,两代人之间的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差异过大,使得隔代家长与学生之间存在代沟,缺乏沟通话题。另一方面,隔代家长和父母没有建立统一的家庭教育标准。隔代家长的“慈幼心理”被学生父母认为是溺爱,隔代家长却认为这是对学生的包容,从而加剧了家庭矛盾。学生在两种教育价值观相悖的拉扯下,变得迷茫无所适从。
3.辅导问题。隔代家长的文化水平偏低是隔代教育存在的一大困境,学生的学业超出了隔代家长辅导能力范围,使得他们在课业辅导方面无计可施。且大部分的隔代家长存在“重养轻教”的抚养观念,认为自己的责任只是照料学生的生活起居,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业辅导。
三、隔代教育的优化策略
1.家庭层面。隔代家长需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隔代教育的优势,在对学生的教育中相互理解,多交流沟通。虽然隔代家长大多数缺乏辅导学生学习的能力,但是他们可以将自己对学生在学习上的要求转变为能力方面的培养,比如:纠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感恩意识,等等。与此同时,父母应主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空闲时不仅要关注其物质生活,也要满足其精神生活,做好正面的引导。与祖辈沟通出一致的教育观,调节矛盾,耐心教导。
2.学校层面。学校可通过成立隔代教育家长协会,将隔代家长们组织在一起,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依据祖辈的接受能力为其提供科学化教育方式的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态度,收获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班主任要特别关注陪读学生情况,与家长建立网络互动群,共同商讨解決隔代教育学生的教育问题,定期对学生进行家庭访问,增强与隔代家长的沟通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校互动。
3.社会层面。加强社区建设,把隔代家长纳入社区的日常管理;广泛建立隔代教育家庭的网络群,让隔代家长融入新的生活环境。一方面,社区可为学生提供学习教室,开设课后学习辅导平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同时,定期开展趣味活动和知识竞赛,让学生展现自我,挖掘自身潜能。另一方面,社区可为隔代家长提供交流、疏导的平台,开展老年学习小组,传授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让他们走出家庭教育的困惑与迷茫,举办各项文化活动,缓解老年人身心压力,让老年人体会到归属感、价值感。
隔代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但祖辈身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和资本,能够弥补单一亲子教育的不足。合理运用和链接老一辈人所拥有的有效资源,不仅能缓解老年人的孤寂感,还能帮助他们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创造出一个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驾护航。